謝賓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現實意義
謝賓
(河南經貿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450046)
摘要: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的現實意義是深遠的。它以人文關懷為導向,經過規范設計的高校體育文化為載體,濡化體育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影響學生,促進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形成和自由而全面發展為目的的體育文化教育。
關鍵詞:高校;體育;人文教育
依據“理論分析一理論建構一理論檢驗”的研究范式,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調查法和質的研究方法,從體育、文化與人本質關系出發,探討高校學體育人文教育的內涵、外延、價值、目標、設計與實施,初步建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并嘗試踐行理論,探究理論應用過程,檢驗理論實踐效果,進一步完善理論。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研究從高校教育發展性、體育教育獨特性、高校體育規定性、高校體育偏頗性四個現象闡明。體育教育本身含有獨特的人文教育元素,人文教育是高校體育歷來就有的育人成分;高校體育重體質輕靈魂、重技能輕文化、重課上輕課下、重功利輕人文的現象積弊很深,進而提出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研究。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本質是以人文關懷為導向,經過規范設計的高校體育文化為載體,濡化體育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以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方式影響學生,促進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形成和自由而全面發展為目的的體育文化教育。其中,人文體育觀是指導思想;體育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是內容,高校體育文化是載體。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價值,從學生、體育教育和高校的發展需要來看,其主要價值包括:滿足學生合理的體育需求,促進學生體育行為自由自覺;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全面而協調發展;完善體育教育理論,提高體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統性;有利于高校文化的傳承一與創新。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設計與實施,其指導思想是“文化育人”:其機理是高校體育文化濡化的發生機制和大學生主體內化的接受機制構成的互動機制;其途徑是以人文關懷為導向,規范設計高校體育文化,包括精神、物質、制度和行為文化中的每一個可能濡化體育的文化內涵和人文精神的要素,創設一個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育人環境。
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實踐效果檢驗,踐行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運用質的研究方法將這個實踐過程歸納為“診斷一改善一評估”三個環節;評估方法是綜合運用文獻分析法、觀察法、訪談法、三百六十度反饋法和關鍵事件法獲取信息,然后通過分析、比較、綜合、概括來判斷高校體育人文教育效果,評估結果是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實施有效率且有效果地提升了大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促進了大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體育作為高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從體育、文化與人本質關系出發,探討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的內涵、外延、價值、目標、設計與實施,初步建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該理論研究旨在解決當下高校體育中存在的觀念問題、認識問題等制約高校體育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研究意義。
首先,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在對體育與人的本質關系認識的基礎上,堅定人文體育立場,確立了科學與人文相融合、體魄與人格并重的基本觀點,厘清了“人文體育”與“體質論”、“技能論”等體育教育思想的各種爭議,揭示了長期以來大學體育重科學輕人文,重體魄輕人格的教育弊端,并闡明了體育特有的人文教育價值與意義,從而為體育原本就含有人文教育的內容正名立說,尋找到了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存在的合理性,為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的最終確定奠定了基礎。
其次,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從體育、文化與人木質關系出發,進一步探索了體育的本真意義,闡明了體育作為一種文化而成為高校教育的組成部分不僅是作為知識傳授、訓練技藝、增強體質的顯性教育,而且還包括體育本身所蘊涵的哲學、藝術、歷史和文學知識,以及體育理念、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規范等體育文化內涵的隱性教育,這些教育要素以高校體育文化為載體,并涵蘊其中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它打破了傳統的單一課程教學組織形式,通過高校體育文化的濡化,實現了顯性與隱性并存、課上與課下相結合的全方位文化育人教育,進一步提高了體育教育理論的完整性和系統性。
再則,本研究除人學、文化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外,還廣泛涉及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邏輯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基礎理論,拓展了體育教育理論研究的視野,豐富了體育教育理論研究的內容,具有一定的理論創新意義。
就體育工作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指導意義,他們在體育工作的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很多是觀念問題或是體育認識問題,高校體育人文教育理論,從認識層面上,不但能夠轉變體育工作者的觀念,樹立人文體育觀,而且還能進一步提高對體育本真意義的認識,豐富體育教育教學的內容;從價值層面上,指導教育工作者以人本的方式理解人、尊重人和塑造人;從操作層面上,指導體育工作者科學合理地規劃、開發、設計、實施和評估體育教育工作。
其次,從大學生的發展需要來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通過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育人情境,不僅能夠有效地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關懷學生生命健康,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而且還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認知水平,改變原有的體育價值觀念,真正的懂體育、用體育,通過自覺參與體育鍛煉或活動來促進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全面而協調的發展。
其三,從高校發展需要來看,在國際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潮流的背景下,中國大學需要廣泛開展素質教育和人文教育。然而,這類教育很少是通過學科課程來實現的,更多的是營造一種高雅、時尚、積極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體育人文教育是以大學體育文化建設為載體開展的體育文化教育,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元素對大學實施素質教育、人文教育有著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最后,從社會發展的需要來看,高校體育人文教育實施與推廣有利于貫徹落實“堅持以人為本,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先進文化是大學承擔的重大任務”。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86-01
基金項目: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52400410118。
作者簡介:謝賓(1972.7-),男,河南鄭州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