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啟文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
?
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
閆啟文
(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110159)
摘要:藝術設計專業具備高度綜合性的特點,是實用性與創新性充分融合的學科體系。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飛快,對于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在不斷上漲。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藝術設計專業,但是對于碩士研究生培養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其中存在著較多不良問題,根本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于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本文就是對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化的改善建議,希望對相關高等院校有所啟示,促進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水平提升,為社會輸出更多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關鍵詞: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
藝術設計專業在我國起源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截止到今日雖然發展時間不長,但是卻取得了非常可觀的發展成就。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教育體系也在逐漸完善,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不良問題也需要提升重視程度,主要是因為創新型人才缺失嚴重,需要對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教育體系進行改良。所以對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的培養進行深入探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下面就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一、教育產業化對藝術設計專業發展造成的沖擊
(一)盲目開設藝術設計專業,大規模的進行招生。
現階段,我國高等教育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開設數量居于世界第一位,先不考慮我國具備的師資力量是否可以滿足藝術設計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這樣龐大的教育體系可以培養很多的藝術設計人才,與我國社會人才市場對于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不匹配。院校將教育工作開展看做是生意,沒有過多的考慮自身的條件和社會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盲目的進行藝術設計專業的開設是我國一些高等教育院校普遍存在的情況。導致很多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很難找到好的工作崗位,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尷尬就業局面。藝術設計專業招生規模也在不斷擴展,與人才市場的供求問題也越來越為嚴重化。對于藝術設計專業考研難度進行調查發現,難度有所降低。一些高等院校在生源方面應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導致部分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生源下降,對于高校可持續發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響。
(二)招考制度不科學降低了藝術設計人才質量。
對藝術設計專業的招考制度進行深入調查發現,其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不能呈現出科學化、合理化的特性。招考制度并不能將藝術設計學科的應用性較強的特性充分顯現出來,與其它學科的招考制度具備一致性,導致招生質量與專業的實際需求存在一定差異性。很多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并沒有扎實的美術功底,對于所學習專業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些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也非常令人堪憂。
(三)藝術設計學科建設不合理,人才培養不能滿足社會人才市場需求。
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是需要面向市場的,如果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社會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導致社會人才市場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有著很大的需求程度,也沒有高素質人才可以應用。藝術設計專業在逐漸發展過程中,需要對教育體系進行深入反思,要使得人才培養可以與社會人才市場需求接軌,保證藝術設計專業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不良問題
(一)沒有從實際進行考慮。
藝術設計專業的設置要對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如果沒有對現實條件進行充分的考慮,理想化的創新會使得實際與市場存在較大差距,盲目性的進行藝術專業設置是不切實際的。在藝術設計專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明確創新才是專業發展的核心所在,藝術設計教育體系構建過程中也需要注重創新性和獨立性的體現,有尺度的創新才是最為重要的。
(二)沒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藝術設計專業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在專業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特別是在碩士研究生培養階段,不能只是注重學生理論知識教育,還需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是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內容,但是對于現階段的碩士研究生教學進行深入調查發現,教學中過重的強調理論知識講述,閉門造車的情況普遍存在。
(三)師資結構較為單一化。
現階段我國高校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導師大多是都是來自高校藝術設計或者相關理論專業的教育工作人員,這些教育工作人員有著相似的學習、教育經歷,具有的知識結構也較為單一,能夠為學生擴展的教育內容也較為有限。教師從事藝術設計的經驗較少,很難從實際的角度進行出發[1]。
三、強化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對策
(一)保證生源質量。
生源質量是創新型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的基礎所在。如今高校正在擴展藝術設計專業的招生規模,需要對學生招考方式進行優化和改良,對藝術設計專業考試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這樣才能選擇具有創新意識、學習能力較為良好的學生。只有保證生源質量,才能強化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在進行藝術設計專業設置的過程中,需要做好師資隊伍建設工作。教育工作人員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這樣才能保證創新型設計人才培養。教師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教學理論,同時還需要參與到設計實踐中去,保證人才培養滿足社會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
(三)培養學生具備職業生涯意識。
對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研究生進行職業生涯意識培養,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前進目標,增強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的信心,促進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成效提升。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需要考慮市場需求,要以社會人才市場的實際需求為基準。在教學活動開展前需要深入考慮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市場的發展動向,對教學活動進行適當調整,保證學生畢業后可以得到良好的就業機會,促進藝術設計專業實現可持續發展[2]。
四、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設計專業屬于一種新興學科,藝術設計專業發展還需要較長時間的摸索。要深入研究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存在的不良問題,依據藝術設計專業的教育規律,對招生制度進行優化和改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社會發展輸出更多高素質創新型藝術專業人才,保證藝術設計專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鵬,彭雁,王歡.對我國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比較引發的思考[J].科技創新導報.2011(09):77-78
[2]黃華明,王伯睿.基于設計藝術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質量保障體系的思考[J].裝飾.2011(11):112-113
本文為遼寧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課題(課題批準號JG14DB353)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