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莉
習作要求:寫一件親身經歷的事,注意要把事情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題目自擬。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打開話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些圖片,想和大家分享分享。你們可要仔細看。可以跟著圖片學一學、做一做,學給你同位看看。
(老師畫表情圖。學生看了,樂了,興致勃勃地模仿圖片上的表情。)
師(話鋒一轉):咦?剛才學的時候有沒有想到自己啊?(一字一頓地)你什么時候也這樣笑過,哭過,怒過?或者緊張過、害怕過、興奮過……
(學生陷入回憶)
二、回憶生活,指導選材
師(繼續啟發):仔細想想,可能在昨天、前天,或很久以前……它也許發生在家里、學校、馬路、游樂場……請你用一句話告訴大家。
(有幾名學生似乎回憶起來了。)
生:期中考試我沒考好,爸爸打了我,我當時很傷心。
師:哦,這是你傷心的經歷。
生:上個星期天妹妹拿了媽媽的手機玩,媽媽當時沒找到偏偏以為是我拿的,當時我很委屈。
師:被冤枉的滋味可不好受。這也是傷心的經歷。誰有過(手指著圖片)快樂、激動、害怕、緊張……其他的經歷的呢?
生:一次放學后我的鑰匙找不到了,當時我很著急。
生:去年暑假我和爸爸坐翻滾過山車,我第一次坐緊張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學生紛紛舉手)
……
師:這么多同學想給大家介紹自己的經歷,那咱們在小組內交流交流吧。不過,老師有個要求:仍然用一句話向組員介紹你印象最深的一次經歷;四位組員人人都要介紹;如果誰有困難想不起來,其他組員要幫助他回憶;時間是三分鐘。
(學生小組交流,老師巡視指導困難生回憶。)
師:看到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講述自己的故事,老師也想起自己小時候的故事來,想不想聽聽?
生:想!(興奮起來)
師: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我和你們一樣大。(學生更好奇)當時別的我記不清了,但是這一幕,我一直記憶猶新。
三、片段引路,快速成文
師(出示片段):我讀讀,你們邊聽邊想畫面,看看當年老師是什么樣的。
……“紅燒肉來了!”……我抓起筷子,端起盤子:“我全包了!”……(具體內容見文末附的下水文)
(老師聲情并茂地讀起來。學生聽完都笑了。)
師(問一同學):你為什么笑?
生:有趣。
生:哥哥搶紅燒肉的情景寫得很有趣。
師:把你認為有趣的那句話讀給我們聽聽。
生(讀):“突然……哥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手擋住了碗口。”這句話把哥哥搶肉時的動作寫得很有趣。
師:這是哥哥的動作描寫。
生:還有下面的“他搖頭晃腦地說道”也寫得有趣。
師:這是神態描寫。
……
師:看來只有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靈活現地描寫出當時的情景,故事才吸引人哦。
(板書:抓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將事件寫具體。)
師:聽完了我的故事,老師也想聽聽你的故事,但只想聽聽你的故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那一幕。你也能像老師這樣用一兩段話寫下來嗎?
(學生握筆思考,老師繼續引導構思。)
師:不急,先想想要從哪里寫起,怎么寫。當時都有誰在場?你在做什么?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學生提筆,教師巡視。)
師(俯身):“‘丁零零!一陣清脆的鈴聲……”她是從聲音寫起的;“我邁著沉重的腳步往家走去,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這是心理描寫……
(學生都埋頭創作,老師默默巡視,并相機指導學困生,同時注意瀏覽典型習作,為面批做準備。)(習作時間十五分鐘)
四、面批典型,評中導法
師:精彩的故事要和大家欣賞哦。誰愿意和我們共享你的故事?
(學生紛紛舉手,老師根據巡視摸底,選取一篇典型的)
師:欣賞故事要有標準的。我們欣賞的標準就是:看看她哪些地方抓住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將事件寫具體。
師(對小作者):你讀得慢點,老師要面批你的文章,好嗎?(生點頭)
師(又面向全班):你們一邊聽老師面批,一邊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生(讀):“我不嘛!”(語言描寫表現出自己的不情愿!)媽媽要給我剪小平頭,我一個女孩子留平頭多難看啊?(心理活動,很真實!)我不想去,媽媽硬拉我去。我們倆來到了理發店——”
師:停!(面對其他同學)你們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嗎?
生:不是“媽媽要給我剪小平頭”,是“媽媽帶我去剪小平頭”。
師:嗯,有道理。(問作者)你接受嗎?(她點頭)對照習作要求再看看,還有疑惑的地方嗎?(生似乎沒想到)
師(對小作者):你從“我不想去”重讀一下。
(作者讀,學生恍然大悟,舉手。)
生:我還有點疑惑,當時你不愿意去,媽媽硬拉你去,你當時有什么表現?
師:對啊?我也很好奇。要不,我們現場表演一下吧。(面向其他學生)想看看她當時怎么做的嗎?
生(樂了,齊答):想!
(小作者表演撒嬌耍賴的樣子)
師:誰來描述一下她剛才的表現?
生:她擺動著,嘴里不停地說:“我不去嘛,我不去嘛!”然后坐在地上。
師:他抓住了動作和語言描述,觀察很細致。但,她這是“擺動”嗎?
生:晃動。
生:不對,扭動!
師:這個詞準確!你來描述一下。
生:她身子一扭,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邊哭一邊大聲嚷嚷:“我不去嘛!我不去嘛!”
師:“一扭、一屁股、嚷嚷”用得太形象了!看來有了動作、語言和神態,畫面就活了。(對小作者說)你還可以加進你的想法。現在加進這段話再讀給大家聽聽。他們倆描述的你喜歡哪個就加哪個,這叫會學。如果你想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也可以,這叫會創。
生:“我不嘛!”媽媽要給我剪小平頭,我一個女孩子留平頭多難看啊?我不想去,可是媽媽硬拉我去。我身子一扭,一屁股坐在地上,一邊哭一邊大聲嚷嚷:“我不去嘛!我不去嘛!”“好孩子,剪了頭媽媽給你買好吃的。”媽媽哄我說。我一聽有好吃的,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跟媽媽到了理發店。(真是一只小饞貓,為了點零食,一頭秀發就這么拱手相送了。)我們倆來到了理發店,理發師把我按在椅子上,拿來一塊寬大的布,熟練地給我圍上,(這一連串的動作寫得好!)看了看媽媽問:“剪什么頭?”“小平頭吧,省事。”“嚓嚓嚓!”推子在我的頭頂運動。(這個詞用得很風趣!)一會兒,我的頭發就沒了。看著鏡子中的自己,我忍不住哭了起來。(鏡子中的你是什么樣的?具體說說。)只見鏡子中露出一個光光的腦袋,簡直像個小和尚,真難看。我忍不住哭了。
師:短短的一段話,把自己剪頭時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都寫具體了!獎勵三顆星!最難能可貴的是你把不具體的地方修改具體了,再獎勵兩顆星!
(學生都驚奇地張大了嘴巴)
師:下面嘗試著這樣修改自己的文章了。修改好了,和大家分享一下,老師也一樣獎勵!看誰是咱們班的星級小作家。
(學生讀,修改,老師巡視個別面批指導。)
五、課末小結,揭示內容
師:這是我們習作五的要求。(大屏幕出示習作內容及要求,學生讀習作內容和要求。)剛才我們寫的是故事的片段,下節課我們把它寫完整,并加個精彩的題目。
(備注:以上用40分鐘教學時間)
第二課時
一、師生比賽,完成習作
師:上節課你們聽了老師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幕,想聽聽完整的故事嗎?
生:想!
師:那好,你們把你們的寫完整,老師也開始寫,咱們比賽比賽?
師:寫之前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嗎?
生:寫清故事發生的時間。
生:寫清故事的結果。
師:注意寫完要讀讀,修改哦。
(師生比賽把故事補充完整)
(十多分鐘)
二、范文引路,抒寫“真情”
師:讓老師聽聽你們的故事嗎?
生:想先聽你的。
師:將我一軍啊,好吧。不過,不能白聽,聽完了要說說感受的。
(老師動情地讀自己的故事)
(學生鼓掌)
師:你們的掌聲是對我的贊美。為什么送掌聲給我?
生:你的故事很感人。尤其是寫你和哥哥讓肉的情景,寫出了和哥哥之間的親情。
師(深情地):是啊,這么多年了,這件事一直刻在我的記憶深處,它讓我時時想到家人對我的愛,也時時提醒我要愛我的家人。所以今天我把它寫下來就是為了表達我對這份親情的珍惜。
師:老師的故事是感人的,你的故事呢?
生:不感人。
師:不感人?那是不是急人?惱人?煩人?樂死人……咱們本次習作的要求是——
生: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
師:只要能把你想表達的感情通過具體畫面表現出來就行了。看看你的文章想表達什么感情呢?請你完整地讀讀自己的文章,邊讀邊修改,注意圍繞你要表達的感情修改。獨立修改完,再和組員互換修改。
三、修改提高,欣賞總結
(學生各自修改自己的文章。老師巡視輔導學困生修改。小組合作修改習作。)
(優秀習作朗讀,全體欣賞,總評。)
師:要表達真情實感,就要學會再現生活情景。“要想打動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動。”請你再次放聲讀讀自己的故事,并給它擬個合適的題目。
(反饋文題)
師:人間充滿真情,生活才更有情。同學們,從今天開始,拿起你的筆每天記下一點點。多年以后,你會發現,它們因為你今天的記錄而顯得彌足珍貴。
附:老師下水文
周末,哥哥從學校回來了,為了給哥哥補充營養,爸爸特地做了我們最愛吃的紅燒肉。我和哥哥早早就趴在飯桌旁等候。
“紅燒肉來了!”隨著爸爸一聲店小二式地吆喝,我們終于等到了。一盤紅燒肉飄到桌子上。我和哥哥不約而同地伸長了脖子。“啪!”突然,那塊最大的紅燒肉在空中劃了一道美麗的弧線,接著迅速落到哥哥的碗里,還沒等我看清楚,哥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手擋住了碗口。我愣了,眨了眨眼睛想再看看那油汪汪、紅乎乎的肉,已經不可能了。我呆呆地望著他,他正得意地瞥著我,那神情似乎在說:“你別搶,搶也搶不去的。”“你!你!……”“噌!”盤子里又多了一個缺口!我忍無可忍,沖他大叫:“你就不能吃塊小點的?”“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以大欺小非君子!”“我是——君子動口不動手。”他搖頭晃腦地說道。這下可把我氣壞了,太不可思議了!這就是和我情同手足的哥哥?!怎么會這樣?我真希望他長著一張不吃肉的嘴。哼,看我的!非把你氣暈不可。我抓起筷子,端起盤子:“我全包了!”
“哈哈!饞貓!”他們都笑起來。“給。”“不給!”我扭過頭。“剛才騙你的,我沒吃,留給你。你比我需要營養。”我莫名其妙,低頭一看,那塊最大的紅燒肉竟然在我的碗里!我驚訝地看著哥哥。只見他又放了塊小的在嘴里嚼起來,還笑瞇瞇地望著我。我怔怔地看著他,慢慢放下盤子。“愣什么,傻丫頭。我每個月只能回家一次,不能照顧你。爸媽也忙,你自己要照顧自己哦。”哥哥還是笑瞇瞇的。我望著他,感覺鼻子酸酸的。我夾起一塊肉放在他碗里:“哥,以后有肉我還和你一起吃。”“嗯。”他笑了。我趕緊低頭扒起飯來……
【思考】
“寫具體”和“表達真情實感”是這次習作的教學要求,兩者究竟誰是重點成為老師們爭議最大的地方。
其實我認為它們就好比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語文學科共存的兩方面一樣。“真情實感”要通過“具體情景的描寫”來表現,“情景的描寫”“具體”了,“真情實感”也就具備了,文章就能感染人了。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但在這次習作的指導過程中我還是把兩個要求分開訓練了,這樣打破整篇訓練的課堂慣性思維,進行片段性的分階梯式的訓練,其目的有二:一是分解習作要求,逐步達標,降低習作難度。二是突出重點,有所側重。這是學生進入高年級段的第一次面對寫實性記事習作練習。“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寫具體”對他們來說是第一次接觸。通過多次試教我發現這是大多數高年級學生的習作難點。磨課結束后,發現對于班級學生整體習作上欠缺寫具體訓練,這樣的分塊訓練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是學生表達能力很好,教師只需要在打開思路上下點功夫,至于寫,就交給學生好了,而后可以在評講中幫助學生明白怎樣才能“寫具體”“表達真情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