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麗雅
摘 要:針對新形勢對職業教育的要求及自主學習模式在中職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本文就如何構建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進行了分析,并對自主學習模式下教學過程中需要建立的三個重心進行了闡述,意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關鍵詞:自主學習模式 中職電子技術課程 教學過程
自主學習是一種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在中職電子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監控,自我指導,做到自主學習。
一、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構建
自主學習模式是建設高效課堂的有效平臺和載體。針對中職電子技術課程理論難懂、實踐性強的特點,在課程教學過程中這一模式由以下幾個環節和步驟:預習、展示、合作探究、評價總結、鞏固拓展。
1.預習
預習是前提環節。為取得良好的預習效果,在課前一天至兩天,教師提前下發編制好的“學案”,引導學生課前通過網絡平臺、互聯網搜索、模擬仿真軟件、學習交流群等進行自主預習,小組探究。預習內容包括:基礎理論內容分析梳理、疑難反饋、實踐操作的仿真模擬等。
2.展示
利用課堂15分鐘,小組代表向同學和老師展示自主預習、合作探究環節的成果,在展示的過程中,臺上的學生可通過板書、投影、講解、演示等形式進行交流互動。展示環節包含生生、師生互動,即聆聽者可以向展示小組進行提問,從而實現知識的深入理解,解決知識難點,最后由教師通過整理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梳理重點知識。
3.合作探究
課堂任務是學習活動的平臺,也是學習活動的目標。在課堂合作探究環節,學生根據預習對實踐環節進行仿真模擬、展示環節對基礎理論知識梳理后,進行實踐任務實施。實踐過程中,教師做適當引導,在巡回檢查中,共同探討共性問題,個別交流個性疑難。此時學生也能通過現代媒體進行自主研究。該過程體現了“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理念。自主學習模式在保證任務順利實施的同時,更兼顧后進生的輔導,是理論與實踐逐步融合、相互滲透的過程。
4.評價總結
自主學習模式應體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監控的理念。評價總結由學生自我評價總結、小組評價總結和教師評價總結組成。評價總結的內容應包括預習、展示、合作探究的內容,主要是評價和總結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在評價中,自評40%,組評30%和師評30%的比例構成總體評價,充分體現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我監控和自我指導,自主構建知識體系。同時,可以通過多元評價對學生學習情況的進行綜合評價。
5.鞏固拓展
鞏固環節主要是對項目的知識深化和拓展,目的是查漏補缺,落實后進生的達標。鞏固拓展中分必做題與選做題。必做題是重點知識的整理,意在“溫故而知新”,通過課后的鞏固,幫助學生進一步深化知識的理解;選做題為專業拓展題,為拓展學生的專業領域知識,拓展題可以是國內國際產品的性價比分析,簡單產品的制作與銷售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學習書本上沒有的實用的專業知識。
二、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思考
在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建立以下三個重心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以信息化技術的現代教學媒體為重心的學習過程
現代教學媒體依托互聯網形成了時代特色的信息化教育。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普及,交流實現了互聯網空間的零距離。依托信息化技術,立足電子技術課程標準,結合學情,教師精心設計和開發可供學生課前預習、課后鞏固與拓展的學習資源,包含教案、課件、微視頻、學案的設計與制作等,并利用網絡平臺分享進行互動學習活動,科學延伸課堂,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優化教學過程,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降低教學難點、豐富教學內容、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抽象概念形象化。在電子專業中,很多概念都非常抽象,比如,二極管搭建的直流穩壓電路、三極管的放大電路等原理等。這些知識點抽象又難懂,運用動畫演示、仿真操作后立刻變得生動易學。同時,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多次觀看理解,反復操作練習。
(2)教學難點簡單化。微視頻在教學中方便學生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比如,三極管的三個工作狀態的分析,通過10分鐘以內微課講解以及動畫演示,讓知識點更加簡單易懂。
(3)教學反饋高效化。通過教學資源平臺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可以及時跟教師和同學互相交流,做到及時反饋。
(4)教學進程自由化。教學過程中,優秀的學生可以自由向后學習知識點,后進生可以反復通過平臺學習未掌握的知識,兼顧性更好。
(5)教學過程探索化。利用教學資源平臺之后,教學資源學生可以不受空間、時間的局限,自主、合作,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探索。模擬仿真讓學生探索時更大膽,更主動。
信息化技術的運用,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學生初步感受到了信息化技術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學到了解決問題的一些方式方法,提高了自主探究能力,培養了創新思維品質。與此同時,學生拓寬了獲取信息途徑,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2.以鍛煉能力為重心的學習理念
職業教育的教學體系具有鮮明的特征,必須突出能力的培養。中職生能力不僅體現在專業上,還應對外界知識的適應,所以學會學習的能力顯得極其重要。
(1)自主學習能力。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依托現代教學媒體,將每個學習項目中抽象難懂的知識點,并以微視頻、仿真模擬等形式上傳至網絡平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自主選擇學習,逐步培養了學習的自主性。
(2)信息檢索能力。學案設計時,針對專業領域知識設置互聯網檢索后才能得到答案的知識題,培養學生的信息檢索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3)實踐操作能力。在電子技術課程教學中參照無線電裝接中級工技能要求,鍛煉學生的操作技能。模擬仿真的反復練習,能夠消除學生對實踐操作的恐懼心理。
在學案引導中,注重鍛煉學生的學習獨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為建立終身學習理念奠定基礎。
3.以培養發現學習為重心的學習意識
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本位”代替傳統的“課本本位”,推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的整合,構建“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由原來的知識接受者變為知識的發現者和問題的解決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在發現知識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智能的目的。
三、小結
學會學習不僅重視知識的掌握,更應注重學習的方法和過程。在現代教育思想、理論的指導下,中等職業教育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培養中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同時,滲透終身學習的理念,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動機、方法,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監控,自我指導,自主學習,真正地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齊江碧,胡若曦.運用微課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學周刊,2016(25).
[2]艾元元.微課在高中信息技術技能課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3]劉曉玉.微課程和學案引導的個性化學習模式構建[J].文理導航,2016(7).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