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南南
摘 要:檔案工作者的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可分為內、外兩個方面,針對不同的影響因素采取合適的策略有助于提升其主觀幸福感,促進其心理健康從而有助于檔案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主觀幸福感;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提升策略;檔案工作者
中圖分類號: G27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6)31-67-2
0 引言
檔案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文化事業,其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檔案工作者作為檔案管理利用過程中的主體,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減緩和消除職業倦怠帶來的身心消極體驗,提高檔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促進檔案事業的良好發展。
當前國內關于檔案工作者心理健康狀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職業認同方面的調查分析,如張玲等從職業認知、職業技能、人際支持、價值實現、職業承諾、職業情感6個指標對對河北省某些省直單位的檔案工作人員的職業認同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張昱等則從性別、年齡、學歷、職稱、職務、工作年限等維度對南京省直企、事業單位檔案工作者的職業認同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主要是通過各種變量與職業認同間差異的細化研究,揭示了檔案工作者職業認同的特征和現狀,以期通過建立良好的職業認同從而提升檔案工作的績效。
職業認同側重于反映特定行業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況中的工作因素,但檔案工作者除了作為特定行業人群的職業認同外,還需要考慮其作為個體的心理健康的全面建設。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簡稱SWB)是個體依據自己設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所做的整體評價,作為衡量個人生活質量的綜合性心理指標,能反應個體的社會適應狀態,可以作為分析、研究和提高檔案工作者全面心理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切入點和抓手。
1 檔案工作者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
主觀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度和主觀體驗兩個基本成分,其中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總體生活質量的認知評價,而主觀體驗包括個體生活中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消極情感體驗兩個部分。
縱觀近年來有關檔案工作者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中,有袁萍萍從工作滿意度的定義、檔案人員工作滿意度研究的意義、相關研究理論以及研究方法做了梳理;朱伶杰等用對遼寧省檔案系統內9個單位實地調查所得數據,重點進行了檔案工作者工作滿意度的總體分析和基于人口變量的差異分析。另有趙雪芹等對上海市各檔案單位和部門的檔案工作者從“身體健康”、“經濟條件”、“家庭生活”、“工作現狀”、“人際關系”、“人生目標的實現”等6個方面的九個維度(生活滿意、正性情感、負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關注、利他行為、自我價值、友好關系、人格成長)和衡量整體幸福感水平的自述幸福感指標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分析。以上研究關注主觀幸福感中生活滿意度的一個方面(工作滿意度),或者是對各類影響主觀幸福感的因素進行了比較細致的劃分。威廉·佩沃特對主觀幸福感研究的總結表明,主觀幸福感主要與個人性格因素、環境與人口統計因素和文化因素等相關。
綜合分析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有關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從辯證法的角度主要可以歸結為內外兩個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工作、家庭、社會等客觀條件,內部因素包括自我價值感、人格成長、應對方式等主觀因素。其中工作現狀與社會支持以及應對方式與自我價值感可以作為檔案工作者相對一致的具有共性的內外影響因素。
1.1 外部影響因素
①工作現狀。
檔案工作相對煩冗,無論是檔案的收集、整理還是檔案的鑒定和利用,檔案工作者每天面臨數量龐大的案卷,與門類眾多的案卷打交道,需要投入極大的精力。在現代化技術手段日益發達的今天,檔案工作者又要適應“無紙化”辦公及檔案利用頻繁的新形勢,工作量激增,領導不夠重視,工作待遇、部門升遷相對緩慢的現實狀況使得檔案工作者的工作認同感和歸屬感降低,對工作產生厭煩心理,從而產生職業倦怠,這樣的認知體驗大大影響了檔案工作者的幸福感。
②社會支持。
檔案作為歷史的記錄和見證,是寶貴的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利用價值。但是檔案的這一價值卻不是在短期內可以看到的,在很多情況下人們對檔案的價值并不了解,社會大眾對檔案的這一價值認可程度并不高。作為社會的個體,檔案工作者的價值需要在社會中得到承認,需要群體歸屬感和積極的情緒體驗。整個社會群體對檔案價值的態度直接影響了他們對于檔案工作者社會地位的認可度,檔案工作者的工作無法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從而產生偏離的價值觀。在工作過程中,這樣的價值觀使檔案工作者處于被動的工作狀態,潛力和價值無法實現,對于未來的目標沒有更高的追求,僅僅是滿足于現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的鏈接,降低了幸福感的體驗。
1.2 內部影響因素
①應對方式。
應對方式是個體對環境或內在需求及其沖擊所作出的認知和行為反應。它包含解決問題、求助、退避、不良情緒發泄等維度。有研究表明應對方式與生活滿意度呈顯著的相關,并對主觀幸福感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采取積極應對方式的個體獲得較多的積極情緒體驗,幸福感較高,而采用退避或者是發泄的應對方式,負性情緒體驗較多,幸福感降低。
在現代化的新形勢下,檔案工作者既要對舊檔案進行保存和維護,實現數字化,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又要適應檔案利用群體提出的各種新要求,工作的方式和方法與以前相比有了顯著的不同,新的環境刺激,要求檔案工作者要重新調試自我的應對方式,做好銜接。面臨新的工作要求,不同的檔案工作者的應對方式不同,獲得的內心情感體驗也不一樣。研究表明,主觀幸福感與抑郁呈顯著相關,抑郁是影響主觀幸福感的重要情緒因素。而抑郁這樣的負性情感正是采用消極的應對方式得到的不良情緒體驗。因此檔案工作者采用何種應對方式關系到主觀幸福感的獲得。
②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是個體在對自我的價值、評價的基礎上產生的態度和情感體驗,反映一個人對自我的接納程度,是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的重要指標。黃希庭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價值感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高自我價值感的人對自我的接納程度、自我評價及生活滿意度都高,得到更多積極的情感體驗,獲得更多向上、奮發的內在動力,對工作及生活有更多滿意的評價,社會適應性更好。低自我價值感使個體對自我的評價偏低,產生較多的負性刺激和消極情感體驗。
檔案管理本身的特性是一項煩瑣但是并不容易在短期內看到價值的工作,該工作的價值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會被發掘,而對于從事檔案管理的檔案工作者來說,長時間的無價值體驗,削弱了個體的價值和存在感,嚴重影響了工作的積極性,降低了主觀幸福感。
2 提升檔案工作者主觀幸福感的策略
2.1 從外部上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
檔案意識直接關系著檔案價值的實現,檔案意識越高越可以促進人們對檔案價值和檔案工作者工作的重視,尤其是領導干部對檔案工作的認同和重視更加可以促進大家檔案意識的提高。領導干部要善于利用各種有利的工具,例如圖書、網絡、報刊等加大對檔案工作的宣傳,提升民眾的檔案意識,尤其是讓大家認識到檔案的潛在價值,獲得更多的社會支持。同時要加大對檔案建設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提升檔案工作者的積極性,使檔案工作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襯托,真正改變檔案工作邊緣化的現狀。在這一過程中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尤為重要,無論是檔案意識的提升還是多檔案工作的投入,領導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檔案工作者來說,領導的積極關注會潛在的提升檔案的價值,檔案管理人員從中的得到較多的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得到更多的社會認可,從而以更積極的態度和熱情開展檔案工作。這樣的工作氛圍和環境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檔案工作者的主觀幸福感。
2.2 檔案工作者重塑對自我價值的正確認知
在現階段,檔案工作處于尷尬的境地,檔案的價值人們不能在短時間內體會到。這樣的現狀直接導致了檔案工作者地位低下,對自我的認可度降低,覺得從事檔案工作沒有太大的價值和意義,有更多的負性情緒體驗,直接影響了主觀幸福感。從自身來說,檔案工作者要樹立正確的三觀,要看到檔案工作的價值,要勇于實現自我價值,有研究表明檔案工作者對自身目標實現的滿意度與主觀幸福感達到了顯著的相關,也就是說檔案工作者對自身價值的認可程度會直接影響到主觀幸福感的體驗,要相信檔案工作的職業前景,在新的形勢下,各種新需求都給檔案工作帶來了新的契機,檔案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大環境,同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尤其是對檔案未來價值的預期,并積極的促進預期的實現,從而重塑自我價值,在此過程中得到良好的價值體驗,提升自我的幸福感。
2.3 檔案工作者采取更加積極的應對方式
檔案工作煩瑣復雜,采用何種應對方式會直接影響到檔案工作者的內在情緒體驗和對自我的評價。根據現有的研究,應對方式通常被分為兩種,積極的應對方式和消極的應對方式,具體分為問題解決、求助、合理化、自責、幻想和逃避。個體應對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種以上,但每個人的應對行為類型仍具有一定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構成了六種應對方式在個體身上的不同組合形式。這些不同形式的組合分別為:成熟型,即采用解決問題—求助;不成熟型,采用退避—自責;矛盾型,合理化與“解決問題”,“求助”等成熟應對方式和“退避”、“幻想”等不成熟應對方式的結合。
檔案工作的煩瑣性和重復性容易造成不良的環境刺激,在應激情境下個體應對方式的不同直接影響主觀幸福感的獲得。采用積極應對方式的個體會得到良好的情緒和價值體驗,消極的應對方式則會帶給個人不良的情緒情感體驗。以往的相關研究表明影響應對方式的主要因素可以分為個體資源、社會資源和物質資源等,強調個體因素和社會支持。
檔案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采用爭取廣泛的社會支持,提升自我的人際交往機能,減少情境的刺激,提高情境的可控度。同時注重自我的修煉,多采用積極的認知評價,采用成熟型的應對方式,提升主觀幸福感。
3 結語
檔案工作者作為檔案工作中的主體,幸福感的獲得會直接影響檔案工作的效率和檔案價值的實現。主觀幸福感作為個體心理產生的體驗和評價,影響因素有很多,不僅僅是以上的幾個方面,同時主觀幸福感的提升有很多的途徑和策略。本文主要從心理學的角度探討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的策略難免會有不足,以后的研究可以從實證的角度結合心理健康、職業倦怠等因素對該問題做出更深的探討。
參 考 文 獻
[1] 鄭雪.幸福心理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4.
[2] 威廉·佩沃特著,李瑩譯.主觀幸福感研究綜述[J].廣西社會科學,2009(06).
[3] 闞潔瓊,鞠嘉祎.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幸福值提升[J].社會心理科學,2012(12).
[4] 胡軍生,楊燁,王登峰.自我價值感及其領域權變性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02).
[5] 趙雪芹,胡佳茜.檔案工作者主觀幸福感調查研究——以上海地區為調查樣本[J].檔案學通訊,2013(06).
[6] 黃寶春.檔案工作者角色的自我發現和重塑[J].黑龍江史志,2008(11).
[7] 宋佳萌,范會勇.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3(08).
[8] 朱伶杰,尚秀華,魏雁飛.檔案工作者工作滿意度實證研究——基于遼寧省的數據[J].檔案學通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