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聰

【摘要】美國學者波特指出,一個行業的競爭,遠不僅僅在現有競爭對手之間進行,而是存在著五種基本的競爭力量,即潛在的進入者、替代品的威脅、購買者討價還價的能力、供應商討價還價的能力以及現有競爭對手之間的抗衡。這五種基本競爭力量決定了行業的競爭強度,同時也決定了行業的最終獲利能力。目前,中職教育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故以重慶A中職學校為例,用波特五力模型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育 波特五力模型 行業競爭 發展策略
一、引言
職業教育行業在我國目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的職業教育整個市場呈現一個飛速增長的趨勢,競爭開始加劇,供應和需求都呈現出急劇的擴張。波特五力競爭模型是一種有用的、廣泛使用的對行業環境及競爭態勢進行戰略分析的工具。五種競爭力量分別是既有競爭者、潛在的加入者、替代品、購買者、供應商。對于中等職業教育市場的五種競爭力量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圖1 職業學校的”五力模型”
二、現有競爭者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自上世紀90年代中開始,中等職業學校開始不景氣,為了爭奪生源,學校之間展開了激烈競爭。現在,全國各地的職業學校間的競爭全方位化,立體化,就整個競爭狀態來說,可謂是“充分”競爭。一是因為職業教育產品相同,各個學校拼硬件、比師資,基本建設、教學投入、專業設置、師資建設、推薦就業、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建設都是比拼的重要因素。二是教育行業的進入、退出門檻均較高,教學設備專用性強,固定成本大,產品不能儲存等因素,也加劇了學校間的競爭。
(一)渝中區內的競爭者
A校所處的渝中區,區內共有中等職業學校30所,其中除了渝中區職業教育中心、重慶五一技工學校、重慶鐵路運輸技工學校等,因國家政策,行業背景,在同等職業學校中有較大的競爭優勢以外,其余學校基本上都處于同一個起跑線。因為進入職高學習的學生,對所報專業和教學質量沒有很清晰的要求,而學生家長更關注的是學生在三年的學校生活中受到嚴格的管理,所以學生及家長對學校的選擇偶然性非常大,使得學校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二)重慶范圍內的競爭者
主要是由各個地方教育部門設立的職教中心、以及地方上的職業學校。近年來,地方教育部門為了發展自己的職教中心,將有意進入職業學校學生生源,首先利用自己的行政優勢,盡可能的留在自己的職教中心,而地方上的職業學校,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依靠自己與地方的良好關系,也可優先拿到招生指標和生源檔案。這種情形,致使本來并無競爭優勢的地方職教中心、職業學校,可依靠本土作戰的優勢,大量吸納生源,對于重慶A校的招生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目前,重慶范圍內共有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36所,競爭不可謂不激烈。重慶A校是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示范型中等職業學校之一。多年來,重慶地區經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示范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共20所,這些學校在辦學規模和招生實力上基本和重慶A學校處于同一層次,是其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三、潛在進入者
重慶A校的潛在競爭對手主要源自三方面。一是社會辦學力量進入職業教育,尤其是在職業和技能培訓方面。由于職教產業正處于成長期,且投資回報較高、較快,社會上產生了許多新興的培訓機構和職業學校,特別是短期職業培訓機構,規模小,進入門檻較低。目前,重慶市共有各類民辦中等職業學校65所。
第二是區域外一些聲譽較好的職業學校憑借已有的運作模式和聲譽在重慶市市舉辦分校或進行連鎖經營。根據《重慶市職業技術教育改革發展規劃》,政府將:“支持公辦職業技術學校采取聯合、連鎖、集團化、股份制等模式舉辦職業技術教育。支持城市優質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含技工學校)通過兼并、托管、結對辦學等形式,帶動邊遠地區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因此,來自區域外的競爭潛在進入者也會對重慶A校構成一定的威脅。
第三是普通中學。普通高中大量的降分錄取也對中職生源產生了分化。
四、供應商議價能力
在教育行業中,學校提供教育服務,學生就是服務對象,供應商的議價力量在這里表現為生源。生源的數量多寡和質量高低決定了學校的生存和發展。2015年,重慶市普通高中招生19.8萬人,中職招生13.5萬人,生源不容樂觀。
現在中職校招生幾乎是市場化運行方式,學生對學校的選擇不是由學校能夠控制的。學生對學校的選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國家政策導向、學校的影響力、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地理位置、中學老師的宣傳、家長的建議,學生本人的志愿等。從前幾年重慶A校入學新生的調查來看,選擇就讀重慶A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一是所在中學的推薦、二是對重慶A學校略有所了解、三親朋好友的宣傳、四、以前畢業生的介紹。
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中學的宣傳對學生的擇校起了關鍵作用。但這幾年地方中職學校的發展,對A校來說影響是比較大的,因當地教委要保障地方中職學校的招生工作完成,對外地的中職學校采取了很多的限制措施,如:不準外地學校來招生,給當地中學領導下了很多硬性指標,如每年必須向當地職業學校推薦一定數量的學生,如完不成任務,學校領導的年度考核不合格等。雖然教委沒有規定學生必須讀什么地方的職業學校,但如何把學校信息正確傳達給學生也是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
五、購買者議價能力
學校提供的是教育,而教育成果的好壞是通過學生就業質量來表現的。因此,這里的購買者就表現為社會各行業對中職學生的需求和企業對學生的滿意程度,從中職學生就業情況就能大致反映出來。近幾年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形勢下,職業學校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平均都在95%以上,重慶A校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基本上也保持在這個水平之上。
從以上數據可看出,A校畢業生持續保持較高的就業率。不過,應該看到學生的就業層次普遍不高,多數是一線操作、基層服務等工作。
六、替代品的威脅
中等職業學校提供的是一種職業技能+學歷教育的教育服務產品,這種服務是沒有替代品的。如果不談學歷教育,僅從職業技能培訓這方面來說,最大的替代品就是現在社會上各式各樣的短期培訓班。這些培訓班以考各種技能證書為主,學習時間短,針對性強,收費便宜,對一些不要學歷證書,希望盡快掌握一技之長,進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的初、高中畢業生有極大的吸引力。
七、結論
通過A校的五力因素研究和分析,得出了如下重要結論:根據對重慶A學校的競爭狀態分析,說明學校對外部影響因素的反應能力良好。外部發展的策略應該要抓住機遇、發揮優勢、爭創名牌,并從改革教學模式、優化人力資源、強化校企合作、促進文化建設、加強品牌營銷等方面進行著力打造。
參考文獻:
[1][美]安索夫著, 邵沖譯. 戰略管理[M]. 第一版.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0.
[2][美]巴尼著, 朱立等譯. 戰略管理: 獲得與保持競爭優勢[M]. 格致出版社, 2011.
[3]StrategicM anagem ent, Eighth Edition, Fred R. David, Prentice-H allInter-national, Inc, 1992.
[4]Acemoglu, Daron, Michael Kremer&Atif Mian. Incentives in Markets, Firms and Governments[J]. Working Paper 9802,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June 2003.
[5]梁德.市場經濟環境下中等職業學校的戰略管理模式選擇[J]. 教育與職業, 2008, (8).
[6]蔣旅新.我國職校高師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J].江蘇高政, 2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