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文英(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滿城小學,河北 保定 072150)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訓練
米文英
(河北省保定市滿城區(qū)滿城小學,河北 保定072150)
新課標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實際教學中,訓練學生閱讀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只有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善于發(fā)現(xiàn)和注意積累,才能找到最佳的路徑。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把以往的以教為主轉(zhuǎn)變?yōu)橐詫W為重,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從單一的教學模式中解脫出來,用樂學替代苦學,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干,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實踐證明,只有將這種教學思想作為教學前提,在閱讀教學的過程當中努力抓住每一個試驗,并以此為突破口做出相應的項目延伸才能獲取更好地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筆者多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希望對語文教學工作有所啟發(fā)。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閱讀訓練
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也能引起學生極大的閱讀興趣。考慮到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就可以充分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引導語。比如說在講解“雨”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學生說:“你們都見過‘雨’,‘雨’對我們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如同我們的好朋友一樣,誰也離不開誰。那么同學們想不想了解下雨時天氣是怎樣的,風是怎樣的,雨水是怎樣的以及莊稼又是怎樣等實際情景,”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地回答:“想”。于是我緊接著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寫‘雨’的課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這些方面的知識,接下來你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并尋求答案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情緒高昂地朗讀起課文來,學習興趣被充分的調(diào)動了起來。 由此可見,引導語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nèi)在動力和關鍵所在。一定要注重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此外,在對小學生進行授課時,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則容易致使學生心浮氣躁。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教育方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考慮到學生知識水平有限,所以只要在上閱讀課文孩子可以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或者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僅要求學生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而且要準確地理斷句。更重要的是,在閱讀時要有一定的感情,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認知;而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此時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所以需要對他們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其次,還要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因此這種循序漸漸,由淺入深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得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逐漸得到加強,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nèi)容,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長此以往,這種循環(huán)往復的叨擾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嚴重阻礙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充
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要合理安排教學任務,要學生利用課下時間做好預習工作。所以在進行具體的講解時,教師只需要做到精講多讀,讀出感情即可。此外,講讀課文時只需要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而對于通俗易懂的句段,則需要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自己探究作者想要表達的具體含義。同時,在閱讀課文時,教師要全權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閱讀過程,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對于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比較難懂的問題,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談論,最后再做適當?shù)狞c撥。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不僅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相應的教學任務也能輕松愉快地完成。
雖然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創(chuàng)造意境給學生理解,提供閱讀背景給他們,對他們自身學習方法能力提高是有相當幫助的。“它包含情感的語音與文字、富于情感的場景與畫面、表達情感的音樂與效果。”因此,筆者在教學前,要及時充分準備相應的意境,如優(yōu)美的散文、古詩配以樂器、圖畫。記敘文配以課本劇,說明文設置電動課件等。如此一來在特定的已經(jīng)當中,學生進行反復的閱讀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也是一種欣賞,同時又能夠領悟到作者自己的情感,對陶冶情操有相當?shù)膸椭@樣的教學就將抽象的文字變成具體的事物學生就容易接受了。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正確的引導作用,轉(zhuǎn)變教學角色,將學生作為主體、老師為輔助的角色來進行,這樣就能夠真正達到訓練學生閱讀能力的真正目的。此外,在實際教學中,訓練語文閱讀的方法多種多樣,因此對教師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需要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的不足之處,通過虛心求教其他的教師或者自身的不斷學習來充實自身,從而尋找到最佳的途徑。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達到小學閱讀訓練的最高境界,培養(yǎng)學生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真正興趣。
[1]鄧立波.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訓練[J].遼寧師專學報,2008,03.
[2]郭秀榮.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3,06.
[3]田寶伸.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J]. 中國校外教育,2012,25.
[4]高曉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1.
[5]楊玉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9.
G623.2
A
1671-864X(2016)05-00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