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波(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試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及服務
李波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030006)
近些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顯著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大學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這種現象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更好地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本文將從國家和政府、各大高校、社會用人單位等三個角度談談如何在新形勢下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指導服務。
大學生;就業指導;新形勢
近些年來,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率顯著提升,與之相適應,大學生的數量也顯著增加,而現階段我國逐漸進入新常態的經濟發展階段,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有關部門和各大高校更應該注重大學生就業問題,結合學生能力特點和市場需求構建完善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及服務體系,從而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好的指導服務。
(一)從宏觀經濟政策調控方面入手。國家有關部門應該深刻認識到現階段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壓力,注重大學生就業的宏觀調節,制定相應的宏觀調控政策,為大學生就業提供更好的指導服務。首先,政府部門在制定宏觀經濟政策時,應該適當考慮到大學生就業問題,盡量制定適合大學生就業的經濟政策,從而在確保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盡可能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崗位;其次,我國教育部門應該結合市場需求,從宏觀教育政策調節方面改進高校各專業的學科課程體系,從教育環節出發提升大學生的專業知識素養和實踐應用技能,從而確保大學生在就業時可以具備更強的綜合競爭力;最后,我國政府部門應該提供專項資金,為專業素養較高的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環境,幫助中小企業留住專業技術人才,從而實現我國經濟發展和人才儲備工作的雙贏。
(二)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就業綠色通道。除了宏觀經濟政策調控,我國有關部門應該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就業綠色通道,通過積極的優惠政策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有效緩解畢業生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的問題。一方面,我國有關部門應該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基層就業環境,為大學生建立基層就業綠色通道,不僅可以有效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還能促使學生為我國基層經濟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另一方面,我國應該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創業綠色通道,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一系列的創業指導服務,改善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從而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更多的自主創新型人才。另外,我國應該建立大學生創業專項資金,為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的大學生提供創業資金,從而實現創業帶動就業,最終緩解現階段我國逐漸增強的就業壓力。
(一)結合專業需求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各專業都開設了相應的就業指導課程,但實踐教學過程的成效還相對較差,想要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服務,首先要結合市場發展需求完善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一方面,我國高校應該結合就業指導服務需求構建專業素質較高的教師團隊,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市場最新資訊,這樣大學生在走向社會時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另一方面,在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過程中,高校可以適當邀請企業領導或相關負責人為學生提供相關專業的崗位需求,在企業人士的協助指導下,高校更好的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服務。
(二)健全就業指導服務平臺。大學生在求職就業過程中隨時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因此,高校應該結合學生求職需求建立相應的就業指導服務平臺。一方面,現階段我國計算機信息技術快速發展,高校就業指導負責人員應該充分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網上就業指導服務平臺,這樣大學生在遇到各種問題時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獲取幫助和建議;另一方面,高校應該建立大學生就業檔案系統,將大學生的信息、求職單位的信息進行分析統計、整合處理,利用大數據處理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服務,這樣不僅有利于就業工作效率的提升,還能顯著提高就業指導服務的質量。
社會用人單位是大學生就業的主要依托,在政府部門和高校共同努力的前提下,各用人單位也應該積極承擔為大學生創造就業機會的社會責任,積極主動地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渠道。
一方面,社會用人單位應該主動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需要越來越多的高素質人才工作在生產一線,我國經濟建設對高素質綜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顯著增加,因此,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時也應該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用人單位應該積極主動地為大學生提供實習服務,選擇專業素養較高的技師為學生提供實習指導,確保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能真正有所得、有所獲。
另一方面,我國應該進一步健全大學生就業中介指導服務體系。首先,我國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規范大學生就業指導中介市場,要進一步加大對惡性中介機構的懲罰力度,避免中介機構蒙騙大學生;其次,現階段我國高校畢業生服務和就業指導機構還相對較多,在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我國應該進一步增加高校畢業生服務和就業指導機構的活躍度,為大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就業指導服務;最后,新時期的社會環境對當代大學生產生了很大的誘惑,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更應該充分發揮社會新聞的輿論導向作用,幫助大學生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樣可以確保大學生在就業時放棄獵奇心理,踏踏實實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奮斗,無論對于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還是我國經濟建設都是十分必要的。
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還是相對較大,而且隨著高等教育普及率的增加,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還會不斷增加,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我國政府部門、各大高校以及社會機構應該共同努力,從政策、教育、咨詢服務等多角度出發,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指導服務,從而緩解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1]李德建.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5,01:232-233.
[2]張穎.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教學改革的探索[J].赤子(上中旬),2015,14:33.
[3]張煜明.論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體系的構建[J].才智,2015,35:60.
[4]祁齊.對新形勢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探索[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12:228.
G646
A
1671-864X(2016)05-01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