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娜
摘 要:建構主義作為現代認知學習理論的一個重要分支,日益受到教育界的關注,它對傳統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產生了極大沖擊。從三個方面闡述它對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建構主義;情境;協作;創新;意義建構
20世紀90年代以來,建構主義理論風靡全球。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學習時獲取知識的過程和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由于學習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因此,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屬性。基于這些理論,為了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及美術學科的教學,可以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我們小學美術的課堂教學。
一、創設情境,讓學生積極體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興趣,喚醒學生的體驗,在既有經驗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進行新知的積極建構。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環境的影響和教育的結果。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要使學生喜愛學習,學會學習,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善于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入這種情境,從而激發其學習美術的興趣。
當前,現代教育媒體是創設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它靈活、直觀、生動而高效,打破了傳統美術課“一張紙一支筆”枯燥單調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把書本的信息通過視聽手段,有聲有色地再現于學生眼前。學生通過生動的情境,獲得一種如見其人、如臨其境的感受,全神貫注地參與學習。如,在教學《螞蟻搬家》(湘美2011課標版一年級下冊)中,課件展示和教師的配音:“轟隆隆咔嚓嚓,電閃雷鳴叫人怕。快要下雨了,你們猜螞蟻王國里最著急做的是什么?螞蟻家里都有什么呢?它們是怎樣搬家的呢?”課件的音效和動畫效果讓學生似螞蟻般著急,這時再出示一大包美食,讓學生戴著螞蟻頭飾表演搬家的動作與情景,更使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精彩投入地表演,之后興致高漲地作畫,張張畫面顯示的是孩子們美好的思想和愉悅的心情!
二、自主協作,讓學生主動學習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的認知結構是通過操作活動而建成的。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學習,學生是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不斷地通過協作、會話等方式進行主動意義的建構。
我們美術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地參與到美術學習活動中來,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從中體驗創作的樂趣。如果有人問孩子最感興趣、最快樂的事是什么?答案是一致的——玩!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如果我們能巧妙地把最快樂的事和最重要的學習聯合起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地玩中學,變被動為主動,何樂而不為呢?
此外,協作學習過程也是會話的過程。學習中,學員們彼此進行溝通交流、分享資源和信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共同對新知進行意義協商。例如,在教學《大嘴巴》(湘美2011課標版一年級下冊)中,折“東南西北”是重點,其中如何粘合成嘴巴是關鍵。我讓學生分組先進行“東南西北”游戲,嘗試制作成大嘴巴,再合作裝飾大嘴巴。學生獨立探索,在小組中協商、討論,最終完成對所學技能的意義建構。
三、鼓勵創新,讓學生意義建構
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培養學習者的主動建構能力。相比較其他學科,美術更注重獨創性。不同的人在接受同樣的外部信息時,會有不同的內心體驗和解決策略。
在美術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占有信息資源,為學生感受情境、探索發現、驗證假設、建構意義提供豐富的、有價值的多媒體形式的信息資源,領悟所學內容主題的情感基調及基本內涵,讓學生用他們自己的創造力研究并向他人表達信息,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內容達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由于孩子所觀察到的世界與成人有許多的差異,我們要充分肯定他們充滿激情、富有想象力的作品,鼓勵他們大膽自由地表現自己的體會、感受和認識。衡量兒童畫的標準,應持著一顆“童心”,不應以成人的標準橫加指責或求全責備。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學生的畫是他們真情實感的表達。學生完成美術作業的過程是對新知識獨特建構的過程,當他們完成作業之后等待的是什么呢?毫無疑問是老師的肯定和表揚。沒有成功的快樂,更談不上激勵的力量了。
總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給我們提供了更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我們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助者,大膽地引進和創新,積極開發學習資源,探索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J].電化教育研究,1997(3).
[2]周平儒.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J].中小學電教,2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