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芝
【摘要】創新不僅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進步的靈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特別是隨著新課標的不斷執行與深入,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更應創新。本文以如何開展小學語文創新教學進行研究和探討,并列舉出部分有效的教學對策,幫助廣大教學運用到實際教學活動中。
【關鍵詞】小學語文 創新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59-02
在小學語文教育活動中進行教學創新,是對新課程改革潮流的順應,在21世紀,國家與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多。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語文學科是所有學科中的基礎課程,也是學生接觸最早文字、文學和文化的課程,同時也是他們養成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的途徑,所以,小學語文創新教學在整體教育活動中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教學觀念比較陳舊,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深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比較注重對技能和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應用只能緊緊局限于考試和作業方面,而無法運用到實踐中,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比較局限,缺乏活力。沒能很好的調動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沒有引導他們主動分析和思考,導致其并沒有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這樣的小學語文教育活動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影響教學質量。
其次,教學模式比較落后,一些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知識傳授中只是單一的進行講解,教學模式單調,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且部分教師也沒有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技巧,他們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往往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獲得,所以,學生并不能靈活運用到實踐中,而且針對部分重點和疑點知識,教師也沒有引領小學生進行深入分析和思考,導致學習深度不夠,效果一般。
二、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有效對策
1.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必須明確方向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探究與實踐中,教師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條件與因素,在創新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明確創新的方向,注重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要逐步幫助他們在語文知識學習過程中,養成一個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學習習慣,在教學實踐中,著重培養小學生全方面的水平和能力,真正實現促進其全面發展和成長。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在合作中共同解決語文知識問題,調動他們的探究性和主動性,提升其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促使教學目標實現。
2.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敢于創新
在小學語文教育活動中,教師起著十分關鍵的主導作用,特別是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一般,并且在課堂上的學習注意力往往不能長時間集中,在課堂教學中更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因此,在小學語文創新教學實踐中,教師在不斷學習和更新教學理念的同時,還應樹立強烈的創新意識,并敢于創新和勇于創新,逐漸優化或改善教學模式,不再使用單調的模式化授課方式,以免引發小學生的審美疲倦感,而且教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創新教學,進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3.培養學生閱讀習慣養成創新觀念
小學語文教師在創新教學過程中,不僅自己需要具備創新觀念,還應讓學生也具備,幫助他們樹立創新意識,在學習語文知識時可以廣泛吸收,思維得以發散,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針對小學語文課程來說,閱讀教學是一個十分符合教學實際的方式,小學生的道德情操、思維能力、技能培訓與語文知識等都能夠得到明顯提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強調細節,以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點,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情境,緊抓其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組織他們合理自如的閱讀語文課文,也可以適當拓展其課外閱讀視野,讓他么閱讀一些有益的課外文學作品,或者是報紙雜志等。
4.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創新教學
目前,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小學語文教師在創新教學過程中,應積極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開展教學活動,使小學語文課堂緊跟時代步伐,融入現代元素,充分時代感與活力。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推動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多樣化,使小學語文教學過程變得輕盈和快捷,豐富教學資源,給小學生帶來煥然一新的感覺,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和理解課文內容,并通過聲文并茂、圖文并茂,或視頻、動畫等形式展示語文知識,營造一個愉悅輕松的課堂氛圍。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創新,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和實施,也是新時代教學的需求與發展的必然。所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樹立創新教學的理念,從多個角度進行合理創新,科學優化教學模式和方法,保證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謝玉梅.基于素質教育背景探究創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建設,2013,30:5-6.
[2]盧星.探析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創新[J].亞太教育,2015,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