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勛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9-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紀檢監察部門在供電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并進一步分析了供電企業當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在文章的最后,筆者提出了紀檢監察部門在供電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切入點。
關鍵詞 紀檢監察 供電企業 生產經營 管理 切入點
一、紀檢監察部門在供電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作用
在供電企業中設置紀檢監察部門,不僅可以有效地敦促電力企業的發展,同時還可以充分地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實現對供電企業生產活動的維護。在供電企業中進行紀檢監察工作,要實現權責結合,確保部門之間在事先規定好的管理體系中運行,同時還需要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促進檢查制度的完善,進一步維護企業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確保生產目標可以得到切實有效的實現。
其次,對供電企業的業務流程有監督作用。供電紀檢監察工作是對電力企業生產經營效果的衡量標準,對供電企業中的一些問題進行發現,然后解決,及時發現有關隱患,將隱患扼殺在搖籃當中。通過對供電企業的關鍵領域進行高風險監督,對供電企業中一些可能存在違法亂紀現象的問題進行有效的預防,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
最后,紀檢檢查工作可以有效的促進各個部門之間的相互溝通,對企業的聯系和人脈構建起到調節作用。
二、當下供電企業當中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工作不到位
根據目前的工作情況顯示,我國的紀檢監察部門對供電企業的監督管理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例如工作人員分配不合理,工作輪班交換制度存在缺陷,紀檢監督人員的知識欠缺,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低,這些都會影響到紀檢檢查工作的整體效果。所以,在展開具體的工作時,要注重關注紀檢監察人員的自身專業知識以及職業素養的認知。
(二)缺乏宣傳工作
在供電企業的紀檢宣傳工作,存在著諸多不到位之處。在供電企業的管理、教育工作中,企業內部存在問題的源頭預防工作還做得不到位,這種缺失會進一步影響到日常的工作當中。所以,加大思想教育宣傳,提升紀檢監察工作人員以及整個供電企業工作人員的廉政意識、服務意識以及安全意識,對于紀檢監察工作有著重要影響。
三、紀檢監察部門在供電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切入點
(一)提升工作的主動性
針對當下的形式,紀檢監察部門需要梳理服務意識,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是其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進行工作的時候,不能脫離企業實際,所以監察工作需要服務于企業的經濟建設,擺正位置,進一步履行自身的職能。加強監督,完善有關的制度,促進企業的深入發展,效益最大化。將工作的重點放在組織協調上,堅持向各部門共同負責,依靠群眾的參與和領導的支持,進一步有效地展開工作。我們不僅需要正確地做好定位工作,還需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堅定走組織協調的工作路線,通過推行黨風廉政建設,規定黨組織、各個部門在腐敗工作中的責任和要務,做好監督,敦促工作的落實。
(二)創新監督工作
在履行自身的監督職能時,紀檢監察部門需要用新的思想完善工作。例如對于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的衡量標準要及時地調整,衡量企業的監察成果,不僅需要看查結案件的數量,處理人口的數量,同時也要看為企業挽回損失的數量,發現以及堵住了多少的漏洞。企業的管理水平是否切實有效地增強,腐敗滋生的問題是否得到深層次的解決,這些都是我們需要重新關注的問題。
當下我們進行的監督,大多都是事后處理,如何做好預防工作,做好事前的控制,仍是我們需要著重關注的一個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一些錯誤往往可以通過高技術、高智能化手段得以實現,要想良好地應對這些變化,紀檢監察工作也需要創新管理手段,利用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提升監督管理的水平。
(三)轉變工作思想
首先,領導干部要轉變思路,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積極做好紀檢監察的建設。其次,要擴充網絡構建隊伍,這要求工作者需要具備一定的責任性,充分認識到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次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鼓勵紀檢監察管理人員及時了解國內外的紀檢監察建設動向,總結相關經驗教訓。管理部門對紀檢監察建設人員的言行加以嚴格要求,以謹慎地態度要求其認真負責,并實時關注國家的相關政策。同時,也要求普通的管理者擁有一定的網絡知識,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后備軍,以此來擴大企業現代化建設的隊伍。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力體制的改革、電網建設以及營銷管理等方面面對著巨大的挑戰。我們在管理當中,要不斷加強紀檢監察工作的力度,提升制度建設的有效性。調動黨員干部參與監督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這不僅有效地保障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落實,同時也強化了企業的思想層面的管理。事實證明,只有有效地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做到思想和實踐上的雙重融合,才能夠使得企業的各項活動得到有序、穩定的運行。
參考文獻:
[1] 侯健.提高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能力建設的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11).
[2] 周微.關于電力企業紀檢監察工作創新研究[J].中國科技投資,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