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敏,肖夕君
?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體質對比分析
彭 敏,肖夕君
長沙市教育部門為了解長沙市城鄉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現狀,從2005年起,每年都對長沙市的中小學生進行抽樣監測,本研究以2012年長沙市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為對象,運用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比較研究等方法,對長沙市城鄉小學生體質狀況進行比較分析,探究長沙市城鄉小學生的體質狀況及其成因,為相關部門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結果: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長沙市城市小學生身體形態和身體素質普遍優于鄉村,但心肺功能低于鄉村。結論:長沙市城鄉小學生體質狀況均存在不足,相關部門應根據當前具體情況,因事制宜,全面提高城鄉小學生體質水平。
小學生;體質;長沙市
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學生的身體狀況總體是好的,學生身體形態發育水平持續提高,營養狀況繼續改善。但是,肺活量水平呈下降趨勢;速度、爆發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質水平進一步下降。究其原因,首先由于社會的競爭,升學壓力增大,使得學生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在學校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少。其次因為很多青少年兒童花費大量的時間玩電子游戲、電腦,減少了參加戶外活動和體力活動的時間,其形態、生理機能和運動素質沒有得到均衡的發展。
長沙市教育部門為了解長沙市城鄉青少年學生體質的現狀,從2005年起,每年都對長沙市的中小學生進行抽樣監測,為各區、縣改進體育教育工作提供數據基礎。本研究通過對2012年長沙市學生體質測試數據進行分析比較,了解長沙市小學生體質現狀,分析比較城鄉小學生體質差別,為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為小學生體質提升提供有益建議。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2012年長沙市數所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為研究對象。其樣本的數量及來源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上查閱近年來公開發表的關于小學生體質現狀調查的各類文獻,為本課題的研究分析提供重要理論依據。本論文所采用的原始數據均來自長沙市相關管理部門。

表1 2012年長沙市小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樣本數
1.2.2 訪問調查法
為了更好地了解長沙市小學生體質的現狀,走訪部分小學,詢問部分教師和學生,獲得一手資料。并對結果進行綜合歸納和處理。
1.2.3 數理統計法
從相關部門獲取近幾年長沙市小學生體質測試數據,對所獲數據運用Microsoft Excel統計軟件處理。
2.1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身體形態的對比分析

表2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身高、體重指標數據比較(男)

表3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身高、體重指標數據比較(女)
身高和體重是反映中小學生身體發育情況的兩項非常重要的指標。從表2和表3來看,除城、鄉組男生六年級身高比五年級身高增長不到5cm,其余年級差異均大于5cm。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城市組均高于鄉村組。其中男生組身高差異最大的是六年級,達到2.73cm;女生組身高差異最大的是六年級,達到2.47cm。
體重數據方面,城市組男、女所有組別均高于鄉村組。城、鄉組男生和鄉村組女生一到五年級數據逐年遞增,六年級增長數據均低于五年級,與身高增長減緩有關。其中男生組體重差異最大的是六年級,達到2.47kg;女生組體重差異最大的是六年級,達到2.03kg。
從城鄉小學生身高、體重數據對比情況來看,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身高、體重發展正常,兩項指標均是城市組高于農村組,尤其以六年級學生差距大。這可能是因為(1)此年齡段為青春發育期,身高、體重均有大幅增加;(2)城市小學生營養好于鄉村學生,為身體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2.2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身體機能的對比分析

表4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脈搏、肺活量指標數據比較(男)

表5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脈搏、肺活量指標數據比較(女)
在正常范圍內,安靜心率越低,表示其心血管功能越強。從表4、5來看,鄉村學生心率普遍低于城市學生,男生組脈搏差距最大的是三年級,達到2.74次/分。而城市男生脈搏數值二年級與四年級稍微高于鄉村男生組,最大差距達到1.30次/分。女生組方面,城市女生組數值全部高于鄉村女子組,差距最大的是二年級,達到4.21次/分。說明,鄉村女生心臟功能要好于城市女生。
由肺活量指標數據看,城市男生組全部低于鄉村組,其中差距最大的是三年級,達到168.39ml,表明男生鄉村組肺功能優于城市組;女生組方面,鄉村組除四年級與六年級稍微低于城市組外,其余組別全部高于城市組,其中差距最大的是五年級,達到164.95ml。表明本地區小學生的肺通氣功能發育水平男、女生城市組學生低于鄉村組學生。這種差異存在的原因可能在于鄉村學生比城市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體力勞動,使得身體機能在勞動中得到提升。
2.3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對比分析

表6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50m跑、立定跳遠指標數據比較(男)

表7 長沙市城鄉小學生50m跑、立定跳遠指標數據比較(女)
50m跑主要測試速度素質,立定跳遠成績主要反映機體的肌肉爆發力。從表6、7分析得知,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沙市小學生的50米跑成績隨年齡的增長呈上升趨勢。男生城市組50m跑成績除一、二年級外,均差于鄉村組;其中差距最大的是五年級,達到0.23s。女生組城市組50m跑成績除一年級外,均差于鄉村組,其中差距最大的是五年級,達到0.21s。說明長沙市小學生速度素質成績鄉村組總體好于城市組。
在立定跳遠方面,男生和女生城市組在一、二年級時都要差于鄉村組,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成績要好于鄉村組。男生組中差距最大的是五、六年級,達到0.04m;女生組中差距最大的是六年級,達到0.03m,可見城市學生爆發力總體優于鄉村學生。
這種差距存在的原因可能是:1)隨著年齡的增長,城市小學生體育活動比鄉村小學生增多:2)城市和鄉村居民的飲食結構有較大的差異,城市的飲食結構中蛋白質比例要高于鄉村,因此小學生身體素質發育水平因而產生差異。
3.1 結論
1.長沙市小學生身體形態發育城市優于鄉村。城市學生身高、體重普遍高于鄉村學生,特別是到了六年級青春發育期,城鄉學生之間的差距更加明顯。
2.長沙市小學生心肺功能發育水平總體來說鄉村組高于城市組,城市小學生男生心率高于鄉村學生,肺活量小于鄉村學生;鄉村女生組心率普遍低于城市學生,肺活量大于城市女生組。
3.長沙市小學生身體素質城市學生普遍優于鄉村學生。速度素質(50m跑),城市組好于鄉村組;立定跳遠成績男生、女生城市組普遍好于鄉村組。
4.長沙市小學生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3.2 建議
1.小學生要從小樹立體質健康理念,接受系統的體育教育,培養自身的健康意識,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努力達到運動要求的時間、運動量和運動強度。
2.學生家長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要科學平衡學生的膳食,增加學生營養,此外,家長還應鼓勵孩子踴躍參與勞動以及體育鍛煉,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精神的培養,促進其身體發育。
3.學校方面需要著重探索能夠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科學的方法以及實現其目標的多種途徑,使得體育課堂成為學生學習體育技能、強身健體的實踐場所,同時又是學生磨練意志品質和吃虧耐勞的最佳環境。積極開展多樣性活動,嚴格按照規定的《每天運動一小時》要求,開展例如“陽光大課間”這樣的集體體育鍛煉活動,以此來促使學生主動自愿自發地進行體育鍛煉。
4.相關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尤其是鄉村小學,使體育工作更好地為增強小學生體質健康服務。
[1] 許春紅,張雷.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動態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10):290-291.
[2] 宋永紅.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城鄉學生體質健康的對比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5):106-107.
[3] 劉振德.小學生體質下降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4(7):81-82.
[4] 丁仲元. 忻州市城鄉初中學生體質對比分析研究[J].體育科技:廣西,2014,35(5):98-99.
[5] 張彥峰,王美娟,劉瑩瑩等.兒童青少年體質綜合評價體系的研究與建立[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1):77-78.
[6] 陳新明,張雅玲,郝文亭等.海南6-12歲學生身體機能的調查與對比分析[J].中國科技縱橫,2011(12):195.
[7] 鄒志春,莊潔,陳佩杰.國外青少年體質與健康促進研究動態[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2010,29(4),485-489.
[8] 伍天花.學生體質下降與學校體育目標達成的辨證思考[J].體育與科學,2010,31(4),97-10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Physical Quality of Urban and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sha
Peng Min , Xiao Xiju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physical quality sit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sha, every yea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sha are monitoring sampling from 2005 b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Changsha.Taking 2012 as an example,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e thesis researches the situation of physical quality, compares thephysical quality and effect factors of urban and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angsha, which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s.Result: Students body shape, body function, body quality are increased with age, the body shape and bodyquality of urban is generally better than that of rural, but the vital capacity is lower. Conclusion: Physical qualitycondition of Changsha, urban and rural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s limited,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improve it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Changsha
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湖南省貧困地區兒童青少年體質現狀及其改善對策研究)(項目編號:5026302)
彭敏(1992-),女,湖南長沙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
簡介:肖夕君(1963-),女,湖南婁底人,教授,碩士,研究方向:體質與健康。
湖南農業大學體育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Sports Arts Department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Hunan, China.
G812.45
A
1005-0256(2016)011-0033-3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