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學體育工作部,新疆 阿拉爾 843300
殷培紅,劉志敏
Yin Peihong, Liu Zhimin
?
新媒體時代普通高校操舞類課程教學改革思考
媒體的發展和演進對操舞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影響,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同樣對普通高校的操舞類課程教學帶來了極為重要的影響。隨著移動通訊技術、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的普及,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實時獲取或傳遞信息文字、圖片、視頻等,從而滿足人們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新媒體對學生的學習方式、生活習慣思想認識以及人際交往方式等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因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普通高校操舞類課程的教學影響也是不例外的,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普通高校傳統的操舞類課程教學內容安排以及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個性化、多樣化發展需求,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與效果的提升。因此,普通高校操舞類課程教學,如何滿足新媒體時代下以學生為發展中心的教學改革成為我們應該予以思考的問題。
1新媒體時代對普通高校操舞類課程教學影響
新媒體時代對普通高校操舞類課程教學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傳統操舞類教學內容設置的影響。由于課時限制,目前我國大多數普通高校的操舞類課程教學授課內容以全國規定的成套的韻律操、健美操、舞蹈等內容為主,導致教學內容單一、落后、枯燥,不能滿足學生需求與學習興趣,而學生可以從新媒體平臺不僅可以學到教師課堂所教授的內容,更可以欣賞并學習自己更為喜歡的操舞類內容,從而導致學生對操舞類課程教學的滿意度較低,要求教學內容設置應有所改變。第二,對操舞類課程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的操舞類教學模式多為“工廠——生產線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是學生操舞類運動知識的唯一來源與傳授者,教學過程多采用教師講解示、或通過視頻的觀賞講解示范,組織學生進行練習,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培養較弱。而新媒體的產生,使得學生的知識信息來源更廣,現代大學生在參與學習之前會帶有更多的知識貯備,教師不再是權威知識的化身,從而形成了教師和學生學習的共同體和學習型社會,因而要求高校操舞類教學模式應有所改變。第三,對教學方法手段選擇的影響,傳統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和主動需求出發,尋求更為高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因材施教方法以及多維度參與、協作、討論等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協作、創新精神。第四,對學生學習方法與意識的影響,新媒體時代的知識傳播其視覺化更強,操舞類運動知識以及技術動作的視頻傳播取代了傳統的圖片、文字傳播,這使得學生在對知識動作學習過程中的思考減少,并且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大量的知識學習可以通過網絡搜索獲得,因此導致學生對上課失去的興趣,并且不愿深刻思考,在學習過程中多以個人為單位進行學習,不愿與同學進行交流討論,從而缺乏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
2新媒體時代普通高校操舞類課程改革思考
2.1傳統操舞類選項課分類模式的改革
在普通高校的操舞類課程都是以選項課的模式進行開設,這在很大程度滿足了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操舞類課程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目前大多高校為了迎合國家對高校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要求,學校必須開設不少于10到15種體育選項課程,學校在普通高校開設體育選項課時,將操舞類課程進行了進一步細分,如:健美操、排舞、體育舞蹈、拉丁舞蹈課、體操、瑜伽、形體、現代舞、爵士、街舞等課程,過于細化的運動項目選項課的開設,導致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單一和重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不能滿足學生現代大學生多樣化需求。因此,普通高校在開設操舞類選項課程時應根據操舞類課程的特點進行大類選項,這樣使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可以了解學習到更多的操舞類知識技能,學生再根據自己的愛好,通過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或相應的操舞類協會進行細化提升。
2.2傳統的操舞類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改變
新媒體為操舞類課程的教學提供了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內容體驗,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新的網絡學習平臺整合了多種媒體工具,為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內容,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需要和各種主、客觀原因差異需求,來選擇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1]。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對現代傳播媒體中的操舞類課程知識內容進行篩選、分析評估、整合,再利用新媒體展開對學生的教學實踐,通過運用現代教學媒介與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積極培養學生對知識技能的創新意識,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與新的教學方法,例如課內外教學的整體化、翻轉課堂、問題學習法、自主學習法、探究式學習法等。
2.3教師教學角色的轉換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新媒體的普及,學生獲得操舞類相關知識、技能等信息的來源不在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的傳授,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上的視頻軟件以及開放免費的操舞類教學資源等新媒體搜索并獲取相關的知識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好像對教師教學地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的相關知識以及思考、辨別能力較差,面對網絡上繁多的教學資源與相關知識視頻,學生只能盲目地選擇或模仿,阻礙了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一是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更好選擇和應用新媒體,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思想奠定基礎,鼓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需求進行探索創新,不能僅僅滿足于互聯網的搜索與模仿;二是教師應在教學過程要注重教會學生面對眾多教學資源的甄別、挑選與運用,以及如何消化吸收,將網絡知識變為學生需要的知識技術。因此在新媒體時代,教師不在是教學的主導者,而是教學活動過程中的引導者和共同組成的學習者。
2.4在操舞類課程教學過程中要積極的運用新媒體教學媒介
在新媒體時代教師和學生要積極利用騰訊QQ、微信、微博、博客等網絡通訊平臺,建立虛擬的學習與交流平臺社區,這樣可以使學生和教師隨時隨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探討交流,可以培養學生共同參與、協作、探討的探究等學習習慣的養成,也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精神。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新媒體平臺將課堂或課余學習中疑惑的問題及時與老師溝通,教師予以指導與解答,以實現操舞類課堂教學質量效果的優質提升。
2.5要注重對學生科學健身意識觀念與獨立鍛煉能力的培養
在操舞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利用新媒體平臺對學生的科學健身運動理念進行培養,以及正確的操舞類運動動作對健身的重要作用,以及操舞類動作對身體發展的作用,日常動作練習的選擇運用的次數、強度、持續時間、運動的全面與有效性等。其次,教師要在操舞類教學過程中注重利用媒體資源對學生的體驗性學習的培養,教師可篩選一些具有一定負荷強度的重負、間歇、變換等方法增強體質的經典練習教學視頻資料予以欣賞與學習,倡導學生積極體驗性學習方式,尤其是要讓學生能夠養成獨立鍛煉的習慣與能力的提升[3]。
總之,在新媒體時代的操舞類教學改革目標是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改革,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的愿意學,而不是為了拿學分而學,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操舞類課程的學習樂趣與作用,并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技術以及運動技能應用到日常的健身鍛煉活動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需要選擇和創新技術動作,使枯燥的脫離實際的套路教學變得更具有生活性、學習內容與練習形式更為多樣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個個性與特點,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團結合作、互幫互助以及探索與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
參考文獻:
[1]涂濤,李文.新媒體與未來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15(1):34-38.
[2]約書亞·梅羅維茨. 消失的地域: 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8.
[3]萬茹,莫磊,毛振明.體質教育教學實驗對當今體育教學改革的啟示[J].體育學刊,2015(5):79-84.
Reflec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erobics Course in Colleges in the New Media Era
塔里木大學體育工作部,新疆 阿拉爾843300
殷培紅,劉志敏
Yin Peihong, Liu Zhimin
摘要:隨著智能手機在高校大學生中的普遍使用,更多的APP平臺和互聯網的免費教育平臺提供了體育教學資料與相關操舞類的教學視頻,眾多的網絡教學資源對高校原有的操舞類教學模式產生了較為重要的影響,傳統的教學內容安排、教學方法手段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新媒體對操舞類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因而本文在分析了新媒體時代對高校操舞類課程的教學影響的基礎上,討論了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體來提高操舞類的教學質量,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操舞類;教學改革
Abstract: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smart phon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more and more app platforms and free educational platforms in internet provide P.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related aerobics teaching videos.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ollege original aerobics teaching mode.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tent arrange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cannot meet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New media also poses new challenges on the teaching of aerobics cours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new media era o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aerobics course, the paper explores how to better utilize new media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aerobics and how to bett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 words:new media; aerobics; teaching reform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5.018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5-0038-2
第一作者簡介:殷培紅(1981-)女,山東濟南人,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基金項目:塔里木大學高教研究項目資助項目(TDGJ1592)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rim University, Alaer 843300, Xinji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