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福州外國語學校 福建福州 350007)
初中音樂教學中舞蹈元素融入的教學探究
黃榮
(福州外國語學校 福建福州 350007)
音樂中包含許多藝術元素,教師在教學時應該要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讓他們充分感受到音樂知識的魅力,激發他們參與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才能達到音樂教學目標。該文通過對初中音樂中舞蹈元素的融入教學進行探究,找到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降低初中生學習音樂的難度,使其學會如何進行音樂藝術鑒賞,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初中音樂 舞蹈元素 融入方法 教學探究
音樂與舞蹈有著比較緊密的聯系,初中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要將舞蹈元素充分融入到音樂課堂中來,這樣能夠增強音樂的情感性與表現力,讓音樂變得更加形象,有助于學生對音樂的理解,最終達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在進行舞蹈元素融入教學中,教師要從初中生的實際需求出發,不斷提升舞蹈元素在音樂課堂的滲透力,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力,這樣不僅能為他們今后的音樂學習奠定基礎,還可以幫助他們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提高他們生活的藝術性。
1.1 能夠降低學生音樂學習難度
音樂知識包含豐富的內容,如果教師單純進行理論講解會大大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難度,進而會降低他們對音樂的興趣。通過舞蹈元素的融入,教師可以將音樂形象化,一些學生能夠在舞蹈元素尋找與音樂的共性,然后去把握音樂中所包含的各種情感,在提升其音樂欣賞能力的同時可以降低他們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認知習慣,滿足他們的實際學習需求。除此之外,在舞蹈元素的融入過程中,初中生也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音樂學習方式,將音樂元素與舞蹈元素充分結合,逐漸提高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欣賞水平,用藝術性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使其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耳朵,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1.2 能夠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
藝術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音樂與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初中音樂教師通過舞蹈元素的融入可以增強學生對音樂的理解,使其感受到音樂中所包含的各種情感,掌握音樂的節奏變化規律。尤其是對于一些感悟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在舞蹈元素的融入下,他們能夠深入了解音樂內容,通過舞蹈動作體會音樂中所包含的情感,加深他們對抽象音樂的理解,從而達到音樂課堂教學目標。舞蹈元素的融入還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理解的持續性,在腦海中形成較強的畫面感,通過畫面來帶動他們的情緒,使音樂對他們的影響更加持久,讓學生在反復的回憶中提高對音樂的認識。
2.1 做好舞蹈元素與音樂元素的講解
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要做好舞蹈元素與音樂元素講解,只有將兩者的共性與特點理清,才可以讓學生在舞蹈幫助下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提高學生音樂藝術的欣賞能力,滿足他們的音樂學習需求。對于大多數初中生而言音樂比較常見,他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各種形式的音樂,但受到不同個體因素的影響,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存在差異,再加上音樂理論比較抽象,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初中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教師通過舞蹈與音樂的講解,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并在音樂審美中形成一種慣性,學生也可以在體驗的方式下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提高他們的音樂情感。
比如筆者在讓學生學習《松花江上》《救亡進行曲》時,就為他們搜集一些與這些音樂相關的舞蹈視頻,在播放視頻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被舞蹈畫面所感染,感受到抗日時期中國人民不屈不撓、頑強奮戰的愛國情懷,并在今后的生活學習中培養自己的愛國精神,讓舞蹈與音樂情感達到統一的境界,使學生對音樂形成正確的認識。
2.2 增強舞蹈元素在音樂課堂的表現力
初中音樂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是比較普遍的現象,教師要想轉變這一狀況就要做好音樂課堂教學設計工作,增強舞蹈元素在音樂課堂上的表現力,讓學生對音樂有著更深入的了解。以往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兩種教學方式:一種是“滿堂灌”的方法為學生講解單純的音樂理論知識,另一種是純粹的音樂欣賞,這兩種方法都過于單調,在一定程度上都會降低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舞蹈元素的融入來提升音樂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以達到音樂課堂教學目標。
比如筆者在讓學生學習《茉莉花》這首民歌時,就讓學生自己去編排一些舞蹈動作來展現茉莉花的特點。學生通過自己的舞蹈編排可以加深對這首音樂的理解,在不同舞蹈動作中感受民歌的魅力,體會中國音樂的特點,增強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2.3 提升舞蹈元素在音樂課堂的滲透力
提升舞蹈元素在音樂課堂的滲透力非常重要,它能夠提升初中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讓他們的音樂素養有所積累,也可以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在音樂節奏和舞蹈動作中調節自己的身心、放松心情、端正學習態度,為以后工作學習提供幫助。但是在音樂課堂上舞蹈元素的滲透要做好度的把控,不能將過多精力投入到舞蹈元素之中,這樣會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誤解,不利于他們音樂知識的學習。
比如筆者在讓學生學習《東方之珠》《七子之歌》這些歌曲時,首先讓他們去了解與這些歌曲有關的歷史背景,讓學生感受歌曲中盼望回歸的主體情感,然后再引導學生結合歌曲編制舞蹈,在音樂之中通過肢體動作來表達愛國情懷,使學生的思想得到升華,發揮舞蹈元素在音樂課堂上的滲透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4 激發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創造力
音樂藝術的發展需要創造力的支持,如果學生沒有較強的創造精神,將不利于他們今后音樂知識的學習。傳統初中音樂課堂中,大部分音樂沒有與之匹配的舞蹈元素,因此需要教師自己進行舞蹈創作,由于個人差異,同一音樂可能會存在不同的表達方式,有時教師的舞蹈創作并不適合學生,這就需要發揮學生的創造力,積極拓展自己的思維,用獨特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讓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形式更加豐富,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
比如筆者在讓學生學習《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曲時,就帶領學生去真正欣賞了一下田野的風光,然后讓他們結合自己的感受來編排舞蹈動作。接著筆者又引導學生去深入學習這首歌曲,結合歌詞來分析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并結合歌曲來調整學生的舞蹈動作,做到歌曲元素與舞蹈元素相結合。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可以充分把握這首歌的情感方向,增強其音樂欣賞水平,在舞蹈創作中感受到音樂藝術的博大精深。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做好舞蹈元素的融入工作,讓學生通過舞蹈來更好地認識和學習音樂,降低音樂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讓他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通過舞蹈元素的融入增強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在單調的音樂符號中尋找學習樂趣,端正他們的音樂學習態度,為今后藝術知識的學習提供幫助
[1]朱靜.初中舞蹈教學中融入音樂教學的意義[J].才智,2010(26):144.
[2]羅德瑞,葉升平.將音樂與舞蹈元素融入到課程《情商訓練》中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3(8):41-42.
[3]劉佳.論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價值與實施方略[J].科普童話,2015(39):93.
[4]韓艷紅. 深入理解,豐富情感——論舞蹈元素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11):148.
G807
A
2095-2813(2016)07(b)-0053-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