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伶俐(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理清培訓機構發展思路 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以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為例
萬伶俐
(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9)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推進,體育舞蹈逐步受到大眾的青睞。在近30年的時間里,作為當下一項炙手可熱的藝術運動項目,中國的體育舞蹈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地發展趨勢。據統計,我國參與體育舞蹈運動的人口超過三千多萬,現已成為世界舞林的一支新軍,其發展速度與規模,令世界矚目,隨之而來的是由私人創辦的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但其中的亂象一直為人所詬病。文章通過分析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優勢和劣勢,理清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發展思路,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體育舞蹈 發展 體育舞蹈培訓機構 發展思路
從我國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2001-2010)》來看,教育部將藝術教育視為一種特殊培訓手段,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體育舞蹈作為藝術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人的心理和生理都產生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學習體育舞蹈,也是實現人們自身建設的重要環節,特別是對人的精神會有很大的影響,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人文性。同時,體育舞蹈不僅能培養人的審美能力,還是激發人的創新意思和促進全面發展等。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少兒藝術培訓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15年)》顯示,未來5~10年,國內少兒藝術教育培訓市場潛在規模將達到5 000億元,其中,中小學少兒藝術教育培訓市場的規模將超出3 000億元,并以每年增長30%的速度持續擴張。預計我國每年參加各類藝術培訓的青少年兒童將超過1億人次。這一數據意味著藝術培訓行業可挖掘的市場潛力還很大。同時,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即將迎來新生嬰兒潮,幼兒數量將顯著增加,加上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家長培養孩子特長的意識也日益增加,有很多家長表示,只要孩子愿意去學都會支持并去投入。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負責人也表示非常看好,認為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發展潛力很大,他們對體育舞蹈的發展前景是樂觀而充滿信心。體育舞蹈作為集藝術和體育為一體的項目即能培養藝術修養又能鍛煉身體,學員們通過學習體育舞蹈不僅可以參加競賽還能參加表演,深受學員們的喜愛。另外,伴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終生運動理念的增強,體育舞蹈作為大眾喜愛的藝術運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肯定,越來越愿意投入并進行消費。
首先,經調查發現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多是自辦或合作辦學的,難免脫離不了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機構的資金來源渠道也非常有限,投入的資金主要集中在5萬元左右,導致投資規模非常小,這嚴重地限制了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學員數量的發展。同時了解到,有的機構負責人就是教練,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限制了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發展規模。最終導致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對社會的影響力差,不具備品牌優勢。其次,宣傳方式非常的單一和原始,主要是通過懸掛橫幅和印發傳單等方式。體育舞蹈作為外來的舞種,發展時間不長,大都數人們都是通過口耳相傳和傳單橫幅而有所了解,而并非通過現代化的宣傳媒體知道,這嚴重限制了體育舞蹈的廣泛傳播。再次,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不規范性,大多數都是無證辦班,很多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在收取生源上過度追逐利益惡意競爭,打出的廣告夸大其詞,而培訓效果卻非名副其實的。培訓的教師也是良莠不齊,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都比較匱乏,教學水平也非常令人堪憂,培訓的質量也是不盡人意,這樣非常不利于體育舞蹈長久穩定的發展下去。
3.1 提高教練水平,保證培訓質量
教練的培訓水平和培訓質量直接影響到未來體育舞蹈和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的發展。首先,教練要持證上崗,從事體育舞蹈教學的教練必須通過系統培訓獲得教練資格證,每年還要至少進行1~2次與優秀教練員相互學習交流,提高教練的技能水平和教學水平。其次,教練要重視自身的學習,除了加強體育舞蹈專項理論知識和訓練知識外,還要掌握學員的心理和對音樂的理解等相關知識,提高教練的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再次,教練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思維的豐富性和開放性,豐富教學方法,改變傳統一味灌輸模仿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有效培養學員的認知能力,加強學員文化修養教學,讓他們能夠從生活中發現美并提高審美能力,提讓學員得到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大大豐富舞蹈培訓機構的教學成果,從而更好地促進體育舞蹈培訓機構持續健康發展。
3.2 搶占互聯網,擴大宣傳
體育舞蹈培訓市場是一個競爭激烈但又規模和發展潛力巨大的市場,主要面臨著房租上漲和人工成本不斷上升的兩大瓶頸。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于體育舞蹈機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遇,體育舞蹈培訓市場要想突圍必須向百度、阿里巴巴等學習,吸取互聯網企業的優秀基因,找準市場定位,加大宣傳力度,在營銷方面進行改革,從而抗爭不斷上升的成本,取得競爭上的優勢。例如:眾所周知的千夜舞蹈培訓機構,僅僅靠新媒體運營,便在4年的時間內吸引成千上萬的體育舞蹈學習者,同時通過微信實現每年百分之一百到兩百的快速增長。
3.3 與學校聯合,回歸教育本身
“少兒藝術培訓其實是社會教育的一部分,社會教育比學校教育做起來更難,做少兒藝術培訓首先要認清這一點,它不是牟利的工具,而是育人的方式。”曹紅雯說。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可以借助幼兒園、小學、中學和大學的帶動發展,相互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學校具有學員來源穩定和家長信賴的特點,而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又能彌補校內師資的欠缺,為體育舞蹈的推廣和普及奠定了良好基礎。在培訓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自愿為原則,興趣愛好為主,不能“利”字當頭瘋狂斂財,讓體育舞蹈培訓最終回歸教育本身。
3.4 規范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行政主管部門要按照《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民辦非企業暫行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依法對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實施監督管理,積極推進體育舞蹈培訓機構規范化建設的進程。提高準入門檻,進行有效的評判標準和監管,遏制收費亂象。對體育舞蹈培訓機構進行認證并建立第三方機構,通過第三方機構讓學員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對于不符合從業條件的超出業務范圍的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責令其限期修改或予以取消從業資格等懲罰。體育舞蹈培訓機構只有走規范化道路,才能保證持續健康發展。
(1)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發展的優勢:發展潛力大。發展的劣勢:資金來源渠道有限,投資規模小,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宣傳方式非常的單一和原始;機構的不規范性,教師的教學質量良莠不齊。
(2)體育舞蹈培訓機構發展思路:提高教練水平,保證培訓質量;搶占互聯網,擴大宣傳;與學校聯合,回歸教育本身;規范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1]蘇丹丹.如何讓少兒藝術培訓回歸教育本身[N].中國文化報,2016-03-26(6).
[2]羅慧華.少兒校外教育培訓市場須規范[N].光華時報,2015-07-03(3).
[3]阮修星.教育培訓業需要突破兩大瓶頸[N].中華工商時報,2014-01-13(3).
[4]周吉蘭.青島市青少年拉丁舞培訓機構運行情況與發展思路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0.
G80-05
A
2095-2813(2016)07(b)-011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