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孟佳 田曉玉(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海口 571158)
藝術體操運動員賽前神經類型分析
孫孟佳 田曉玉
(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海口 571158)
賽前緊張是運動員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運動員競賽前和競賽時的心理狀態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表現,運動競賽的級別越高,對于運動員來說壓力越大,一些負面的情緒如緊張、焦慮、不安等心理情緒就會越明顯,通過對藝術體操項目特點的分析,可以得出運動員的賽前神經緊張程度與運動員的神經類型不同有關,也會影響運動員的生理指標的變化。
藝術體操運動員 賽前 神經類型
心理狀態是指人類所有心理活動的顯示存在方式,是表現在人活動或是安靜時內心的表現,它可以影響到我們的情緒[1]。在大賽前有些運動員會提前出現焦慮不安,過度緊張的情緒,甚至還有些運動員出現了興奮、極度想表現的狀態。比賽對運動員心理有一定的影響外,還對運動員的生理指標有一定的影響。
根據比賽的賽前狀態可以看出運動員是屬于哪種神經,大致分為4類神經類型,生理學上稱之為氣質差異類。根據希波克拉底體液分類可把氣質: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2]。
2.1 膽汁質
行為方式上的表現為精力旺盛、反應較快、情緒興奮性高、容易激動,屬于外向型,而這種類型的運動員性格開朗熱情,精力充沛,情緒上容易發生較快地轉變,這類型的運動員在比賽前會比較激動,神經活動類型比較強,屬于不可抑制型運動員,在比賽中易發揮出自己的技術水平,不怯場、屬于比較穩定型的運動員。
2.2 多血質
表現為敏感、多動、喜歡與人交往,活潑好動、表情豐富、反應靈敏,易適應新的環境,但注意力不是很穩定。這類型的運動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吸引裁判員的眼球,為自己的比賽成績加分,這類運動員的神經類型屬于活潑型的平衡性、靈活性高,愛表現。
2.3 粘液質
表現為安靜、反應遲緩、沉默寡言等,性格比較內向,但是他們耐受力強,注意力比較集中,在比賽前或是比賽中不敢表現自己,甚至出現畏難、不自信、表情不自然、內心恐懼等表現,這種神經類型的運動員屬于安靜型、平衡一般、靈活性低,在參加比賽時會因為緊張、焦慮、不自信等因素而不敢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2.4 抑郁質
行動遲緩孤僻,善于觀察其他人不易觀察的細節,比較內向但他們情緒敏感、膽怯、靈活性差,這類神經型運動員屬于抑郁性,比賽中會出現動作遲緩、肌肉僵硬不協調、指尖發涼呼吸急促,這種神經類型的運動員不適合大型的比賽。
賽前生理變化主要有呼吸急促、肺通氣和吸氧量加大,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運動員睡眠不好、食欲不振以及心率加快、收縮壓升高,甚至全身微微顫抖、皮膚發熱等都會有助于運動員的柔韌性、力量/協調性[3]。
3.1 神經系統的興奮性提高
運動員在參見比賽前幾小時前會出現焦慮,這種心理狀態時刻刺激著運動員的神經和大腦。人體的生理器官中的神經、腺體及肌肉等可興奮的組織受到刺激后產生生物電反應,以及由相對靜止轉為活動狀態或活動由弱變強的表現均為興奮性,可興奮的組織細胞通過動作點位傳遞至中樞神經系統,而神經細胞刺激運動員的肌纖維收縮引起興奮,大致表現為心跳加快、興奮性高或低取決于細胞膜電位的傳遞。
3.2 提高心臟每博輸出量
賽前的緊張氛圍會影響抑郁質類型的運動員在賽前會出現不安、體溫升高、每分鐘的心輸出量加大,心臟的泵血功能加強,同時血液和機體的攝氧量也明顯比安靜時需求都大,這些生理變化都會快促進運動員興奮,發揮最佳技術水平。
3.3 加大肺部的通氣量
比賽前出現緊張感可以深呼吸獲取氧氣來緩解壓力,而特殊的環境刺激著運動員的大腦皮層發出沖動使肌肉收縮的同時,也發出沖動到達腦干呼吸中樞引起呼吸加強,機體氧的運輸必須靠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血液從右心室泵出到達肺部在肺泡毛細血管中進行交換,一方面機體通過肺氣量的增大而代償血液的循環;另一方面增加肺通氣是呼吸對氧的攝入增加有助于運動員比賽時的發揮,不至于過度緊張而導致缺氧的現象出現。
3.4 有助于柔韌性的伸展
柔韌是人體在運動過程中完成運動技能的能力,例如:藝術體操、花樣滑冰等,比賽前運動員會進行韌帶、肌肉和肌腱拉伸,避免關節韌帶等受傷影響運動員的心理狀態。
4.1 賽前的焦慮
賽前焦慮情緒過度對運動員的發揮起著重要抑制作用,它是決定運動員能否發揮出比賽成績決定性因素,其表現為:心跳加快、呼吸不順暢、肌肉顫抖、動作協調能力下降。對于賽前焦慮我們應該找到對應策略,生理訓練:軀體放松、腹式呼吸;心理訓練:自我激發自我暗示、沉思法等,從而保證運動員的技術水平得到充分發揮[5]。
4.2 賽前恐懼與盲目自信
在激烈的比賽中或是強大的對手面前心理素質差的運動員會焦慮不安、畏首畏尾,有的甚至驚慌失措,受這種心理狀態影響,生理機能必然產生變化,運動意念通過中樞系統調控心率、植物性系統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導致緊張刺激下的不良心理,甚至是恐懼。
4.3 造成恐懼的因素
(1)憂慮性緊張刺激,害怕教練、隊友對自己比賽產生負面影響,擔心比賽結果不夠理想。
(2)取悅性緊張刺激,比賽不能使父母、教練滿意,由于比賽失誤我會遭到其他隊友的排擠。
(3)自尊緊張刺激,運動員把比賽作為證實他們自尊情感的一種方式,害怕不能以自己的比賽成績來保持自己的優越感,害怕自己比賽成績不理想,被別人瞧不起。
國內外一些研究表明,不同氣質性的運動員具有不同的個人技術風格,所以,進行選材尤為重要。
5.1 年齡范圍、外貌
一般來說年齡是藝術體操選材中最重要的環節,除年齡之外以優美為主要特征也是運動員選材的重要客觀條件,因為在競賽中健美的身體體態和漂亮的外貌是創造優異成績的最初“印象分”。
5.2 身體素質水平
隨著藝術體操的技術水平的發展,要求運動員要有較高的柔韌素質、高度的靈敏性與協調性、較好地速度及爆發力、平衡能力、節奏感,研究證明多血質神經類型的運動員,即能興奮又能自我控制、學習動作較快、敢于表現自己、自信心又強。因此,選拔人才時最重要的指標是身體素質。
5.3 藝術體操項目對運動員氣質類型的要求
在藝術體操運動員中多血質于其他類型的占大多數,少年藝術體操運動員的氣質類型多屬于粘液-膽汁質、膽汁-粘液質和粘液-多血質,而粘液-膽汁質、膽汁粘液質、粘液-多血質、多血-膽汁質,這4種是比較適合藝術體操運動員。
5.4 比賽對運動員神經類型的要求
20世紀20~30年代,俄國神經生理學家巴普洛夫創立了神經系統學說,為氣質類型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神經系統類型是氣質的生理學基礎,是人體神經系統類型特征的心理活動的外在表現,也是運動員能否將成套動作完美的完成是取勝的關鍵。
(1)多血質對應的神經活動類型強、平衡而靈活型;粘液質對應的神經活動類型是強、平衡而不靈活型;膽汁質是強不平衡型;抑郁質對應弱型。
(2)多血質及混合型和粘液質及混合型似乎更能滿足對藝術體操運動員的氣質類型。
[1]鄧樹勛,王健,喬德才.運動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季瀏,殷恒嬋,顏軍.體育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王步標,華明,鄧樹勛.人體生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G80-05
A
2095-2813(2016)07(b)-01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