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雨
我國快樂體操運動發展思考
謝春雨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體育與休閑學院,海南 三亞572000
摘要:
關鍵詞:快樂體操;發展;思考
前言
源于古希臘的體操在軍事訓練、學校教育、日常鍛煉等活動中的作用顯著,在經歷了漫長的中世紀宗教神學的壓制之后,隨著文藝復興的興起而不斷發展完善。在我國,體操在新中國成立后得到蓬勃發展,在大眾體操開展的同時,競技體操也逐漸成為我國競技體育的優勢項目。然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大眾體操特別是學校體育中的體操教育在諸多因素的影響下遇冷,以增強體質為主的非競技性體操和競技體操的發展兩極分化和脫節,造成了競技體操后備人才的嚴重匱乏和大中小學生體質的持續下降。我國快樂體操運動的開展和推廣,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旨在增強少兒身體素質的同時擴大體操人口,為競技體
操培養后備人才。本文擬探究我國快樂體操運動的發展,指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為體育、教育決策部門提供參考。
1我國快樂體操發展現狀
當前,與歐美國家龐大的體操人口和數量眾多的體操俱樂部相比,我國體操發展的狀況可謂危險。我國競技體操發展處于“曲高和寡”、“后繼無人”的尷尬處境,而曾經與競技體操起頭并進、相互扶持的大眾體操由于諸多因素的影響,或被體操的衍生項目所取代,或學校體操教育的內容直接被取消,競技體操和大眾體操這二者共生、相扶持的平衡被打破,造成了體操市場萎縮,競技后備人才嚴重匱乏、學生體質逐年下降的情況。中國體操訓練人口不足和學生體質持續下降的問題已引起國家體育管理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基于競技體操后備人才培養和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考量,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體操協會引入“快樂體操”的理念,讓體操運動參與者體驗“成功的”、“快樂的”、“趣味的”體操運動,以區別于“訓練艱苦的”、“危險的”、“容易受傷的”傳統競技體操。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體操部部長王童潔明確表示[1]:“推出快樂體操理念的初衷最重要的是讓體操回歸體育本質,讓所有人都能參與其中,而不是一提到體操就想到爭金奪銀。此外,我們希望通過快樂體操的推廣,挖掘更多有天賦,并且真心喜愛體操的后備人才,打好‘大國家隊體系’的塔基。”由此可知快樂體操推廣的意義可謂重大,是我國體操后備人才的培養和青少年體質的提高基本平臺和基礎工程,是對以前我國體操發展 “三級訓練體制” 的補充和完善。在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體操協會的倡導下,社會各界積極響應。自2014年初全國推廣快樂體操運動以來,各項工作穩步推進并不斷得以完善。教練員培訓班相繼舉辦,統一了教練員標準,器材生產標準及俱樂部推廣模式也已形成,《全國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草案)業已實施,快樂體操形象代言人、吉祥物和標志等亦在選拔和征集中;同時,社會資金和力量也大量注入,各快樂體操俱樂部相繼建立,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與中國婦女活動中心、快體投資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拓寬了快樂體操的發展之路。我國快樂體操運動已蓬勃興起,但對于快樂體操開展和推廣過程當中尚存在的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認真思考,去尋求快樂體操活動開展的有效路徑,以便有利于我國快樂體操運動的持續、健康開展。
2我國快樂體操運動發展思考
2.1自上而下的開展方式
我國快樂體操運動是由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和中國體操協會的倡導下發起的,雖然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羅超毅主任強調“中國體操協會以及各省市體操協會都要向市場化邁進,變成社會組織,而不僅限于完成政府職能”[2],但認真觀察和思考后我們會發現,快樂體操的開展方式仍然具有“自上而下”的行政模式特征,快樂體操活動的開展,包括教練員培訓、運動員等級標準的制定、比賽活動的舉辦、快樂俱樂部的審批、器材標準的制定等等,無不有政府操辦的痕跡。這種行政模式具有很強動員和組織能力,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掀起快樂體操熱潮,但不可避免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在當前我國政府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基層體育活動的開展,主要應有大量自組織的體育社團來操辦;政府體育行政部門不僅不能親自操辦,甚至還要從限制性的‘業務主管’角色退居為社會組織進行服務性的‘業務指導’。”[3]
因此,快樂體操運動的開展應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兩種發展方式相結合的發展路徑。當前,參與式發展已成為國際發展實踐的主流理念,其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是一種“自下而上”的發展方式,“參與式發展它并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參加。因為公眾的參加可以是被動的加入上級布置的某項任務或響應其給定的某項號召,這種參加的程度只是表面的,并不能完全真實地體現參與者的意愿。而公眾的參與則是從社區公眾自身需求的角度出發,認為只有他們才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他們能夠幫助解決自己的問題,他們不僅是活動的接受者,而且應該是活動全過程的參與者以及最終利益的分享者”。[4]讓群眾積極根據自身需要積極參與快樂體操運動的開展,把快樂體操運動推上市場,政府為社會組織提供 “業務指導”,應是我國快樂體操運動開展的有效路徑。在快樂體操開展的初始階段,應形成公益與營利并存、政府與民間結合的開展方式,最終促成學界倡導、政府支持、民眾參與的局面。
2.2以俱樂部為主的推廣模式
任何一個運動項目的發展,都離不開廣泛的群眾基礎。快樂體操的推廣應面向所有人,更應該面向適齡的兒童和青少年。國家體操隊領隊葉振南也曾指出:“要解決中國體操后備力量不足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體操進校園,讓更多的孩子接觸體操這項運動,且有時間從事體操運動,進而提升到競技層面”[5]。但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導下的快樂體操推廣模式是俱樂部模式為主體的,雖然在快樂體操的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全面推動快樂體操進入幼兒園、小學、中學等學校,但實施起來卻并非易事,需要和教育主管部門的溝通和協作。以俱樂部的形式推廣快樂體操,有其利的一面,即國家與社會一體一起辦體育,把體育放到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去運作,改變了以往政府對體育“大包大攬”的工作方式,但也會出現相應的問題。首先,把快樂體操運動的開展推向市場,必然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社會俱樂部辦快樂體操不是公益活動,俱樂部要顧及自身的經濟效益,那么有償服務的培訓形式則不能避免,那么家長消費能力與有償服務則會產生相應的矛盾,收費標準如何制定,購買與銷售如何協調和平衡有待研究。
此外,快樂體操進入校園應是推廣普及的關鍵所在,僅靠社會俱樂部的推廣恐難以實現快樂體操運動的普及,因為“俱樂部主要集中在我國的一些大中城市,單一化的俱樂部形式和俱樂部的數量難以滿足大眾化的需求”[6]。而快樂體操進入校園也會有相應的問題出現,如快樂體操器材購置費用及師資問題,體育教學內容改革還是在體育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附加快樂體操的教學內容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體育主管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等多方面的協調和溝通。最后,學校和俱樂部教學、訓練時間和質量的監管等相關問題,雖然教練員資質已經過教練員培訓班進行統一,后續的監督和管理等諸多問題仍待研究。
2.3等級標準及比賽方式
2014年12月25日—28日,首屆全國快樂體操賽在廣州市花都區體育館舉行,來自全國12個省市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的40支代表隊伍參賽,進行三級組和四級組兩個組別5個獎項冠軍、亞軍、季軍的角逐。作為快樂體操推廣以來的首屆賽事備受關注,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廣東省市區體育部門相關領導人出席此次活動,奧運冠軍楊威也到現場助威。快樂體操賽的舉辦對快樂體操的推廣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但推廣和宣傳快樂體操仍采用比賽的形式是否有違快樂體操理念的初衷有待商榷。與此同時,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還頒布了《全國快樂體操等級鍛煉標準》,等級標準的制定會不會再次演變成少兒練體操所追逐的目標也值得思考。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羅超毅曾指出:“快樂體操就是帶著玩的心態練體操,但樹立目標、克服困難、努力實現,從而獲得愉悅身心的滿足感,才是快樂體操的內涵”[7]。因此,筆者認為快樂體操活動應不分年齡,讓人人都能參與,讓孩子們從“要我練”到“我要練”,再到“練體操”到“玩體操”的轉變,應在縱向上設立目標而非橫向的與他人進行對比,讓孩子在運動中體驗成功和愉悅才是對“快樂體操”內涵的正確解讀。
快樂體操的宣傳和推廣采用比賽的方式會不會又讓體操回到了競技和錦標主義的老路子上去值得思考,因為既然有名次之分,就會競爭和優劣等級,那么就會有人勝出有人被淘汰。筆者設想可否采用體操展示或表演的形式,不設獎牌、不計名次,主要是“相會與交流”,讓各參與者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練習成果而不去過于關注比賽的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身體操技能的增進和身體素質的提升給快樂的去玩體操。周福弟描述的美國快樂體操俱樂部中訓練的情景,為我國快樂體操運動的開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我看到和聽到的是教練員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肢體和言語,來積極鼓勵和表揚她們的進步。而學生們幾乎是看不到有絲毫偷懶和消極的一面。更多的是在努力地展現自己和提高自己。一旦一個新動作掌握了,全組同伴就熱烈地歡呼、尖叫,為她鼓掌加油。”[8]
3結語
快樂體操活動的推廣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對于體操訓練人口的擴大和學生體質的增強及至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也是我國體操自80年代遇冷以來的回暖。“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探討快樂體操在開展方式、推廣模式及賽事舉辦等方面的諸多已經遇到或將要遇到問題,是學界應當關注的領域。我們相信,在我國政府職能轉型、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轉變及全民健身意識增強的形勢下,體操教育興起的春天不會太遠。
參考文獻:
[1]付媛杰.快樂體操好、玩又聰明——總局體操中心體操部部長王童潔在線訪談摘編[N].中國體育報,2015-12-25(1).
[2]邵帥,周宇,等.推廣快樂體操——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羅超毅“在線訪談”摘編[N].中國體育報,2014-07-11(1).
[3]胡小明.原生態身體文化的田野調查[J].體育學刊,2015,(5):1-10.
[4]張晨.李天祥,等.“參與式發展”研究綜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0,(5):23-25.
[5]中國女子體操騰飛待來年[EB/OL]. http://news.163.com/14/1010/05/A862RIFK00014AED.html.
[6]江廣和.快樂體操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8):56-58.
[7]邵帥,周宇,等.推廣快樂體操——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任羅超毅“在線訪談”摘編[N].中國體育報,2014-07-11(1).
[8]周福弟所見所聞:由中國人創辦的美國體操俱樂部[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6533824/n6533985/7038205.html.
Thoughts on Chinese Happy Gymnastics Development
Xie Chunyu
Abstract:By using literature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appy gymnastics, points out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aspects such as: from top to bottom development pattern, club-leading promoting mode, grading standard and competition forms, aims at providing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sport and education policy-making departments.
Key words:Happy Gymnastics; Development; Thinking
作者簡介:謝春雨(1981-),男,河南許昌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操教學與訓練。
運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我國快樂體操運動的發展進行了梳理。認為我國快樂體操運動在自上而下的開展方式、以俱樂部為主的推廣模式、等級標準及比賽方式等方面尚有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旨在為體育、教育決策部門提供理論參考。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6-0102-2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6.046
Sport and Recreational Department of Hainan Tropical Marine Institute, Sanya 572000, Haina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