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芳
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
?
無保護會陰接生的臨床觀察與護理
王春芳*
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江蘇 徐州 221116
目的:對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并探討其對妊娠結果造成的影響。方法: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并隨機將其劃分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其中對照組產婦應用本院常規接生分娩技術,而觀察組產婦則應用無保護會陰接生分娩技術,對兩組孕婦的會陰切開率、產后出血量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孕婦的會陰切開率要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婦,組間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同時,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并且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第二產程時間、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體征等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結論: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的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出血率,無明顯不良分娩結局。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及推廣。
分娩;無保護會陰接生;產后出血
以往傳統的助產理念認為如果不進行陰側切,將直接導致產婦會陰發生重度撕裂,這種認知觀念,嚴重忽視了生產過程當中,胎兒的大小及產婦在生產過程當中,產婦本身適時用力的重要性[1]。在以往相當長的時間內,國內大多數地區都普遍采用會陰側切的方式進行助產。本院推出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現將報告如下:
(一)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產婦均無妊娠合并癥、無胎兒窘迫、無明顯頭盆不正等。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劃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經濟狀況及文化程度等多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對照組產婦應用本院常規的接生方式;而觀察組產婦則應該經過改良后的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該接生技術具體表現為以下方面:
(1)產婦宮口全開時,要求助產護士應當細心的指導產婦采用正確的腹壓方式,當胎兒頭部出現后,進行會陰部的清潔消毒,無需進行剃毛處理,可鋪無菌臺,并實施會陰神經阻滯麻醉[2]。(2)在產婦陰道軟產道內,也即嬰兒先露位置,將經過消毒后的石蠟油潤滑劑涂抹上去,在涂抹的同時,必須要有助產護士在一旁協助操作,嚴密檢查產程進展及胎兒心率變化情況,這樣才能給產婦的家屬和產婦樹立起強大信心。(3)需要時刻注意不可對產婦造成任何的刺激,這樣才能保障產婦會陰在胎頭出現時,能夠充分的擴張。當胎頭開始著冠,需要對產婦進行相應的指導,指導產婦在宮縮期間,進行有節奏的張口哈氣,從而由此保障產婦宮縮間歇時能夠勻速用力。同時,還應當要求相應的助產護士,在承接胎兒時,需張開右手五指,并置于胎頭之上,從而由此避免胎兒胎頭過快娩出。(4)在胎頭娩出后,暫時無需對會陰采取其他保護措施,應當先將新生兒口鼻內的分泌物以及羊水清理干凈,之后安靜等待胎兒自然復位即可[3]。在產婦宮縮間歇的過程當中,助產護士應當保持勻速逐漸的將胎兒前肩至骨盆斜徑方向分娩而出,最后注意輕托胎兒頭部,然后緩慢上臺,直至娩出后肩部位即可。
(三)統計學分析

(一)兩組產婦會陰側切率和產后出血情況對比
觀察組產婦會陰切開率對比對照組明顯較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并且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如下表1所示: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的有效率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二)兩組產婦第二產程時間及新生兒情況對比
兩組產婦的第二產程時間、產后2h出血、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體征等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如下表2所示:

表2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及新生兒情況對比±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近幾年,產婦們選擇會陰側切概率不斷攀升,但是會陰側切本身是一種對產婦身體造成創傷性較大的手術過程,其和會陰自然裂傷而言,具有更多的出血量、疼痛感也更加的明顯,傷口愈合起來非常緩慢,致使感染率也不斷攀升。
為此,文章針對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的護理效果進行分析,并探討其對妊娠結果造成的影響。在接生過程當中,主要強調的是胎兒自然分娩、產婦和醫務人員工作時的愉悅,最主要是希望能夠最大限度防止產婦由于分娩過快而產生會陰撕裂的情況,這樣才能極大的降低產婦分娩痛苦以及相關醫護人員接生時的勞動強度。本組研究抽取于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120例經陰道分娩的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結果表明:(1)觀察組孕婦采用會陰切開率要明顯低于對照組產婦,組間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2)觀察組產婦產后出血率對比對照組更低,組間差異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3)兩組產婦的第二產程時間、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體征等差異不明顯(P>0.05),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采用無保護會陰接生技術的能夠有效的降低產婦會陰側切率、產后出血率,無明顯不良分娩結局。因此,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及推廣。
[1]劉佩蓉,涂偉妹.無保護會陰接生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學,2013,04:70-71.
[2]平燕.99例無保護會陰接生法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32:97-99.
[3]鄭淑萍.會陰無保護接生技術的臨床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4,15:2352-2353.
王春芳(1991-),漢族,江蘇睢寧人,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學校,助教。
R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