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


【摘 要】從辦學理念創新到學院發展目標制訂,從市場需求預測到企業戰略布局構想,從制度管理約束到企業文化形成,在學院發展和運行的每一個環節中都包含著決策者對學院生存發展的一套理論。它是所有外部決策,企業行為的根基。因此要建立實現校企協同人才培養機制,就要具備一整套學院經營管理生存發展的理論體系結構,這樣的理論基礎是企業所有行為的精練內涵。
【關鍵詞】校企融合;人才培養;教學質量
一、從企業視角出發的人才培養戰略理念
理念是指導行為的關鍵,正確的想法和清楚的執行力才能成功。因此,成熟完善的理論體系是企業文化氛圍形成,外部形象形成,社會招生效果,投資技術合作的關鍵。總之,傾全院之力最大限度進行學院內涵建設是我院生存和發展的命脈,是我們在如此匱乏的資源和惡劣的生存環境中唯一能夠爭取到的優勢。特色和創新是學院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學院工作的所有環節都應以此原則為首要,學院先期以自主發展為主,務求在二年內建立兩大體系:理念創新,主題突出的思想理論體系;模式獨特,務實高效的工作組織體系。
二、人才培養機制在企業發展中的戰術運用
實施“模仿+改良 =創新”的創新原則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在實力相對薄弱且無特色創新的思路的工作環節中,應以模仿工作為主,再通過務實高效原則、實踐重于理論原則、次序清楚原則、工作流程規范化原則等理念形成應用性改良,來形成自身特色。加大力度研究北大方正、北大青鳥、東大軟件學院等的特色、理念、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技術實踐、教學組織等全方位的工作,并有選擇地模仿。
三、人才培養目標的框架構想
學院生產的產品是學生,學院要培育出優良的學生就一定要提供與之相符的外界環境,圍繞產品所搭建的體系框架結構是決定性的??蚣芙Y構:對學生的培養務求:以先進的理念,進取的校園氛圍為基礎;以特色的教學體系、現代素質教育模式、仿真的實踐模式為三大支柱;以技術及行業發展趨勢為發展方向;以社會對人才需求為育人標準;努力搭建全方位培養人才的環境平臺。
四、特色的育人模式
1.創新教學體系
獨創教學方法及授課方式:符合學習規律,圍繞實踐主題。八個環節中兩項依賴教授講解,兩項依賴教材總結,其他四項都以學生主動操作為主在實踐中引發思考這種啟發型教學,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注意力,教師的作用只是組織和監控,搭建學生交流實踐自學的平臺;與之相應的教材;與之相應的教輔環境(多媒體課件及視頻教程等);與之相應的實訓實踐課程設計;特色:以大量開發實例及典型例題為基礎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及自學能力,通過針對性訓練和課堂有效的組織模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是針對高職學生理論基礎薄弱,自律學習意識不強的毛病而采取的有效的方法。
2.現代的素質教育模式
全面分析學生的能力素養的缺陷,有針對性的設計實訓模塊;取消班級概念,直接實行校園內公司體制管理,各輔導員管理集團公司,各班以公司形式運作,具體實施如下:各班級自主命名各公司,實行總經理負責制,下設副總經理秘書,策劃部,技術部,后勤保障部,文體活動等部門,并配備相應的部門負責人;校園內模擬公司運行經營環境,實行校園內虛擬貨幣,作為公司運營效果,團隊整體表現,專業技術水平的衡量標準;班級管理企業化,建立管理體系和文化;建立,模擬環境的評價標準及監控目標體系;建立團隊,管理崗位,員工,技術領域的獎勵評估體系;研究一整套管理上述工作人員培訓課程及方法。
3.經典的實踐模式
構建以虛擬創業為核心的教學實踐體系,構建虛擬創業中心,實現三方面功能:接觸社會,承攬各種弱電工程,系統集成軟件開發項目;與企業對接尋求合作;虛擬創業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構建虛擬創業網:為企業文化素質教育模式搭建展示交流,操作平臺;組織虛擬項目招投標,并實施相應開發;設計針對專門領域,專項工作,專項技術的實訓項目并組織實行;與素質教育充分結合,構建“企業化管理 +虛擬創業”為核心的一體化育人體系、制定統一的操作方法、評價監控體系。并以創業網為主要展現平臺。
五、向傳統的育人模式挑戰
針對目前的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大學生價值觀體系錯位,消極及怠慢氛圍濃重,在學習方面自律及自主意識不強,部分大學生表現出來的人格道德,心態,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得到家長及社會的普遍關注。高職院校構建的特色教育體系的目標,是在創新的基礎上形成的特色育人模式,力求吸引家長的目光成為擴大招生規模的利器,力求能夠吸引社會公眾及媒體的目光,可以成為媒介宣傳的亮點,力求能夠吸引政府職能的目光,成為教育體制改革的試點,從長遠來看,目前的教育體制及教育模式必將進行變革和創新,而且在形式上與國際接軌而且在內涵建設上也要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