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華
【摘 要】“高效課堂”目前已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但究竟怎樣理解高效課堂,如何追求課堂的高效。通過去遼寧一中參加體驗式培訓,我有了一些淺薄的認識,愿意與大家一起探討。
【關鍵詞】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探討
一、高效課堂的培養目標
筆者認為“高效課堂”不應單純指學生認知的提高,還應該指學生團結協作、禮儀謙讓、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等諸多方面得到提升。換句話說,高效課堂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課堂。學生家庭的差異,個性的迥異,遺傳基因的不同等諸多方面,決定了我們的教學要因材施教,我們的課堂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生進入課堂就如進超市,各取所需,當他走出超市時,每個人都不虛此行。因此我們的高效課堂,無論是導學案的設計還是課堂內的活動,無論是評價機制還是檢測內容都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注重分層實施。比如,在教學中如何體現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如何巧妙設計問題情境,如何融入生活化語文的理念,如何實現多媒體展示的靈活掌控。尊重個性,因勢利導,讓每個學生與足跡相處的日子里能得到合理的成長。這是一種教育理想,更是在選拔與發展中的擔當。為此,我們的高效課堂才能真正稱其為高效。
二、高效課堂的時效性
課時對每一位執教來說都是重要的,傳統的教學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教師教給學生知識,完成既定的任務,而現代的高效課堂是千變萬化的,不經意間的問題,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廣泛爭論,以至于延長課時,完不成預定的教學任務。這樣的課堂算不算高效呢?王興益校長這樣解讀:如果學生爭論的問題有價值,那么其他的教學內容舍棄又怎么樣呢?事實的確是這樣,我們的課堂經常會發生這樣的情況,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常常粗魯、蠻橫地打斷學生的爭論,或是有教師來做結論,強迫學生進入我們預定的內容,這種做法無疑扼殺了學生的思維。因此我們的課堂必須秉承兩個條件,前瞻性和靈活性。既要有出現突發問題的思考,有要有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要么“棄卒保車”,讓學生充分辯論,要么“巧設懸念”終止話題進入下節,這樣才能使高效課堂真正有實效。比如,我在教《蘇州園林》時,為突出重點梳理文章思路,學習有條理的說明事物,我設計了一個活動,讓同學作為導游,向游客介紹蘇州園林。有的同學就按照設計思路由整體到局部,有主到次的順序說明。但是有的同學從游覽蘇州園林的感受,虛實結合的設計說起;有的同學卻能夠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園林如畫的建筑特點。教學中生成的狀況,讓我靈機一動,豐富了教學內容,如何介紹蘇州園林,我們可以站在游覽者角度介紹,可以選用恰當的語言介紹,可以按照合理的安排順序介紹。我們千方百計的改變教學觀念,其實就是千方百計地喚醒學生的三大意識——自主意識、探索意識、實踐意識,從而提高教學的高效性。
三、高效課堂的評價性
評價是一種激勵,評得好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評價不好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最終厭學。傳統的教學是教師說了算,學生沒有質疑權、發言權。當教師行為成為一種習慣,我們的課堂便不乏教師的隨意評價,主觀的夸獎,如:“教師課堂評價,某某同學剛才的發言很好加兩分,某某同學的發問很好加一分。”這些評級帶有很多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學生不知好在何處?學生口服心不服。究竟怎樣評價才是好的呢?我認為有三點值得注意:一是民主、二是公開、三是公平。民主是指讓學生去評價,鑒別。這就需要教師有膽略,相信學生,可能學生的認識不夠準確,好的教師就要循循善誘,而不是越俎代庖。公開是指根據標準當堂評價,不要過后評價,隨意加分。通過調查可知,許多教師根據學生綜合表現加分,甚至將加分當做制約不守紀律學生的砝碼。
學生是最講公平競爭的,他們最懂游戲規則,愿意在同一起跑線上起步,即使輸了也會心服口服,因此,我們的評價就要力求公平。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如何調動起來的呢?是不是有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去影響,感化學生呢?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復的問題。在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雖然簡單,倒出了教育教學的真諦,教師不歧視每一個差生,讓后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于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自信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再有就是通過一些具體措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例如劃分學習小組,小組長每天負責檢查各同學的預習情況和學習掌握情況,使每天所學的知識都能及時鞏固。比如:小組展示時,先展示的就比后展示的風險大。越到后面越能吸取前面的經驗和教訓,糾正偏差。這時出場的順序就顯得尤為重要,隨意確定就會使學生不服,公平就難以維系。評價者應充分考慮到這些,才能使我們的評價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