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凱敏
【摘 要】合作學習是生本主義之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的形式之一,也是近年來在新課改大背景之下大力提倡的新型的學習方式。本文就通過對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合作學習;體育教學
合作學習的理念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其初衷是為了加強學生的溝通、互助、互學能力。隨著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理念的傳播及深入人心,人們發現,合作學習在很大程度上與建構主義和人本主義的某些先進理念相吻合,因此受到推崇和歡迎。新課改開始以后,合作學習等一些新的教學方式被推廣到中小學課堂,也收到了廣大中小學師生的歡迎。
近幾年,隨著新課改的發展,體育課也被逐漸重視起來,并被大部分省份納入到小升初和初升高的總成績中加以考核,這充分說明了體育課的重要性。合作學習被認為是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在采納的一種極具創意性的教育教學方式。它的操作方法很簡單,就是以班級為單位,根據學生的成績、能力、愛好、興趣、性別等個體差異,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以此為基礎,去創設一個只有小組合作實踐才能完成目標的情境。小組合作學習,實際上就是通過分組將班級內的人員分成幾組,其中組內為合作互補關系,組外則為競爭關系,從而將傳統意義上的師生一教一學的單向關系轉變為新課改背景下的師生、生生相互競爭、合作、學習、資源互補的關系。這就為學生溝通能力的提升、對自我控制風能力的強化、人際關系的改善都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簡而言之,合作學習就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通過一定的原則將學生組織到特定的群體中,并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學生之間互助共同進步的一種學習方式。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目前已經成為新課改三維目標之“能力與方法”的重要指標了。在我們的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和合作協調能力顯得更加重要,且對于學生本身能到提高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
因此,在體育課中使用合作學習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一、根據筆者研究及實踐,中學體育課上的合作學習可以采取以下步驟
1.分組原則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杰斯曾說過:“當學生自己選擇學習方法,參與發現自己的學習資源,闡述自己的問題,決定自己的行動路線,自己承擔選擇的后果時,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從事意義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為了能夠實現學生的意義學習。而既然要合作學習,就說明了這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群人在戰斗。而這些戰友們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在體育教學中究竟怎樣進行“合作學習”呢?合作學習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而我們的大部分中學都是50人左右的大班制,這么多人不可能直接實現合作學習,有效辦法之一就是分組,進行組內合作。
這就需要進行合作學習的第一步是分組,而分組最忌諱的就是亂分,隨意分。一般來說,分組有兩種方式:教師指定分組法和學生自由組合分組法。教師制定分組法指的是教師根據學生的成績、性別、興趣、甚至身材等個性因素將學生們合理搭配,并有教師來選拔組長學生自由組合分組法則是學生從自身的喜好出發,構建屬于自己的小組。當然,這都是為了營造一個民主的環境。一般而言,首先讓學生自由組合,因為合作學習行為的發生,必然要依賴于舒適的環境,心理相互排斥的同學十很難合作學習的倘若不能實現,就等同于學生棄權,教師就可以將權利收回,指定分組。
2.分組程序
合作學習的第二步就是確定分組程序。一般來說,一個小組內部最好不要超過6個人,這是因為學生的自控力有限,人數太多就有可能會出現少數人主持,多數人湊熱鬧的亂象。應該讓所有的成員在參與中得到提升和成就感。
小組人數確定、分組完成以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選拔組長了。組長的選拔有三種方式:“我選我”;“大家選一位”;“老師指定一位”。無論是怎樣選出來的,對于組長最起碼的要求是品德好、寫作能力強、體育成績好、群眾關系好、組織能力強。以這幾點要求為標準再去衡量選出來的組長,如果合適,保留下來,如果不合適,想辦法再選。這樣下來,小組分組基本完成。通過者一系列的程序,促使合作學習小組的形成,從而使得組內相互學習幫助,小組之間相互競爭的氛圍的形成。
3.小組目標的確定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給小組制定目標。沒有共同的目標,即便是有可能合作的時間和空間,也不能產生合作行為,即使短期內產生合作,其效率也是非常差的。因此,得堅持一個目標并且去踐行。最起碼的目標是小組成員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通過彼此之間的合作互助,大家的能力和成績都有所提升。而各個小組目標的確定,又是一次民主協商,最終確定的過程。
4.小組長負責制
小組長作為小組負責人,對小組內部的所有訓練活動都要有所記錄和負責。對學習或者訓練有困難的同學,小組長一定要特別關心,要認真詳細講解,爭取大家一起進步。
同時,小組長還得組織組員給自己的小組去一個響亮的名字,“未來之星”、“勇往直前”等,這樣做有利于凝聚人心,讓組內成員都團結起來,有利于團隊精神的培養。
另外,小組長還得清楚地掌握組內成員的特長、愛好等,以便于日后活動的有序開展,也能為組內成員提供一個最適合他發展的條件。
5.小組考核原則
只有分組,沒有競爭和考核,對于學生的進步是非常不利的。最好的辦法是小組內部團結協作,相互幫助,一個同學也不落下;小組之間,激烈競爭,角逐名次。并在每單元測試之時進行考核,選出“優秀小組”及“優秀小組長”。
而對于落后的小組,教師要提醒,并同小組長合作一起找問題,不能一味地批評學生。批評之后的“重建”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想辦法讓學生迎頭趕上。
二、在有效的方法之下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要及時更新
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教育教學中,成績是很重要,是衡量學生努力程度的標準之一,但不是唯一,我們應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敢于改革落后陳舊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多多體會學習體育運動的過程,在過程中收獲享受和喜悅。
2.教師的民主意識需要不斷增強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最忌諱的是:表象是合作學習,實際上還是舊的一言堂。教師要充分利用時間去學習各種教學法,并滲透到小學合作的課堂里,讓學生感受參與、被重視、被認可。另外,教師的民主觀體現在一言一行,從語言到行動,都要做到,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而富有正能量的環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3.教師需要不斷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或者期間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角度、方法,給學生提供一些新的方案或者方向,讓學生在有限的可控的方位內進行選擇,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開闊思路,師生求同存異。同時,不斷創設不同的思維情境,給學生提供能創新的素材和空間,最終讓學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得到發展。
4.合作學習并不是說完全否定或者排除教師的作用
教師不能分完組安排完學習任務就完全放松了對學生的宏觀指導。新課程就明確規定,教師在改革中所扮演的作用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教學資源的提供者,學生所有的學習活動的開展都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不能隨心所欲。按照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任務,因此學生的合作學習肯定是以一定學習目標為中心來展開,且得有一個最低的合格標準。
總之,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這個命題還在路上,還需要不斷思考,完善。
參考文獻:
[1]高興旺.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01期.
[2]車劍.合作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吉林教育,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