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 (山東省章丘市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50202)
“豪車”,更需要保養
——我對體育教師養生的認識
李強 (山東省章丘市第三職業中等專業學校,250202)
我經常參加一些大眾健身的活動,比如早上跟廣場的大爺大媽們練練武術,晚上去健步走什么的。有時候會碰到同事或朋友,相互打招呼時,經常被問到:你這么壯的身體,還用鍛煉嗎?一開始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們解釋,后來我總結了一句話來回答——“豪車”,更需要保養啊!

山東李強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特別是像我們這些外表強壯,能熟練掌握很多運動技能的男體育教師,很多人都認為養生鍛煉好像跟我們沒有關系。甚至我們自己也一度認為不需要什么養生鍛煉,我們會一直比一般人身體健康。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我通過多年的觀察與實踐發現,我們體育教師更應該去養生,比別人會養生。

養生,顧名思義就是養護生命,但是注重養生的人,不一定都能長壽。為什么呢?除了一些遺傳病的因素之外,主要問題還在于能不能把握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平衡。這兩個平衡就是人體生命之“車”的操控系統。作為體育教師,我們的生命之“車”可能比一般人需要跑得更快、負荷更重。那就要求我們要更好地進行維修和養護。人體在生理或心理上如果失衡,立即就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活動,影響氣血經絡的正常運行,如果不能及時調整,肯定會傷及我們的身心健康。著名武術家張全亮先生總結過造成我們生理和心理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自然氣候影響;二是飲食不當、不潔凈;其三就是七情六欲不能克制,而導致的生理和心理平衡。我通過學習和自身實踐,總結出了一些比較適合體育教師的養生之道,與大家分享。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們都是經過了多年艱苦的競技體育訓練和體育技能培訓的。以前我們鍛煉大多是為了提高或者保持身體競技水平或者運動技能水平,難免在運動中產生一些身體的傷病。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工作性質的改變,我們應該對以前的運動習慣進行一些改變。就我自身來講,保持運動前做準備活動的習慣,并且有時候還要加長準備活動時間;在一些對抗性的運動中,合理運用技術動作,保護自己和他人;平時自己多做一些非對抗性的體育運動,例如武術、慢跑、瑜伽等,不但能起到鍛煉身體、調理心情的作用,還能對以前自身的一些傷病起到緩解和治療的作用,一舉兩得。
體育教師幾乎一年四季在戶外工作,除了上課,有的還要進行課外訓練,常年的風吹日曬,使大部分人都比實際年齡“長得急”一些。如果我們不注意對身體的保護,很可能我們的身體其他器官也會受到傷害。我就親眼看到過身邊的一些體育教師因為不注意防曬,而臉上出現不能消退的曬斑,我自己也因為經常連續上幾節課,不愿意回辦公室喝水而患過尿道結石。近些年,我跟周圍的體育同行上課時都有注意采取一些防曬防凍的措施,如果有連續上課,就一定會帶個保溫杯,在課間休息時能及時補充水分。

所謂人際關系,就是與家人、朋友、同事、學生等相互間的關系。處理好這些關系,做到和諧平衡,也是養生之道。例如,體育教師每天和學生朝夕相處,我認為“真心愛學生”是體育教師的養生之道。即使學生犯了錯誤,也不必火冒三丈,而要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寬容和理解他們。這樣去做既不會讓自己因為生氣而損傷內臟,也不會因火氣太大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再比如,當大多數人欲望太重、需求太多、權謀太深的時候,我們就應該“靜”下來,不至于以致身心失去平衡。我們體育教師更應該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過度訓練就會疲勞堆積甚至運動損傷,過度的得失感會讓人迷失本心。我們應該以一個體育人寬闊的胸懷,不計較個人得失,學會拒絕各種權、利、錢的誘惑,少欲知足,養好道德,完善自我,必然身心健康。
我想,我們只要養護好自己“豪華的生命之車”,才能在家庭生活、學校工作和國家建設的大路上更平穩、更健康地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