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鳳(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000)
?
人情風
——道是有情卻無情
李小鳳
(西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000)
摘要:“人情風”是我國近年出現的一股社會風氣,這股“風”嚴重地破壞了現行的社會規范,擾亂了人們的生活秩序,阻礙了社會的健康發展。本文嘗試對“人情風”的無情現狀及無情危害進行剖析,并對如何剎住這股風,讓“人情風”重返人情味做出些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人情風、危害、對策
近年來,人情往來這一正常的情感交流方式在我國很多地方逐漸變味,并肆掠成為一股“人情風”。2015年12月4日,時值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三年,中紀委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10月31日,全國累計查處違反中央八項精神問題104934起,其中大辦婚喪喜慶事宜8662件,超過了公款吃喝位居第二,僅次于違規使用公車事件。人情往來變成了人們收受禮金的托詞,且有愈演愈烈之勢,真可謂道是有情卻無情。
(一)名目越來越多。傳統的人情往來僅包括婚喪嫁娶、生日宴請等少數項目,現在人情風已肆虐成包羅萬象的全方位斂財手段,不僅包括升學、留學、晉升、喬遷,還包括子女滿月、周歲、12歲;逢37、49做中年壽,85、97做老年大壽……在湖北,母豬下崽也要辦個酒席,真是“欲收之禮,何患無辭”。
(二)規模越來越大。以往,婚喪嫁娶只是邀請親戚朋友、街坊領居熱鬧熱鬧,現在但凡設宴就四處通知、八方招呼,甚至有些僅僅見過一面的也要發個請帖。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拼面子、講排場也越來越嚴重,宴席動輒上百桌,規模越來越龐大。
(三)禮金越來越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送人情的禮金也是水漲船高。過去禮金三五十塊意思一下就行,現在,據我們調查,隨份子一般朋友300、500,親戚摯友1000、2000,關系再近點的甚至上萬。此外還有不成文的規矩,如果我送你500,你至少得回500或更多甚至翻番。
(四)頻率越來越快。過去,一年中難免會有幾次因正常的人際往來而隨禮的事,現在則平均每個月都能接到好幾個隨禮的通知。每逢五一、十一或是畢業季、參軍季等的重大喜慶日子,請柬之類的帖子便漫天飛舞,應接不暇。
(五)借機斂財越來越明顯。很多黨政機關公務人員借著子女結婚或升學之機,收斂資金。重慶城口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于少東,大操大辦兒子婚禮借機斂財200多萬。此外,據調查,一個家庭如果3年內不辦酒席就會虧本,而一次50桌的酒席辦下來,除去成本,能“賺”三四萬,導致本來不愿意亂擺酒席的也開始跟風效尤。
(一)掏空腰包,影響正常家庭生活。人情猛于虎。據調查,一名普通干部每年人情支出少則2-3萬,多則5-6萬,而對于年收入5萬左右的農村家庭,人情支出就占家庭年收入的1/3,低收入家庭的人情支出超過家庭年收入的1-2倍,部分家庭更是負債送人情。
(二)移風易俗,敗壞社會優良風氣。如今正常的人情往來變成了赤裸裸的金錢交易,而且宴席中講排場、競相攀比的浪費現象十分普遍,宴席動輒上百桌,嚴重污染了社會風氣。
(三)腐蝕干部,損害黨和政府形象。人情風還成了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絕大多數腐敗分子都是從接受禮金、紅包開始,一步步走向人民和法紀的對立面。據調查,相當一部分作風問題、腐敗案件都表現為領導與管理服務對象間通過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產生權錢交易。
(四)畏懼回鄉,影響當地經濟發展。“人情風”嚴重影響了一些地方的企業招工。一些勞動力豐富的省市地區,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通過招商引資等手段新增了許多就業機會,很多外出務工人員也想回鄉就業創業,然而高昂的人情支出卻成了阻攔其回鄉的最大障礙。
習近平同志在調研指導蘭考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指出:抓作風建設要正確認識處理人際關系,既做到有人情味又按原則辦事:
(一)抓制度,嚴立規矩。有關部門應加快步伐,出臺一系列科學、規范、具體可操作的制度法規,明確規定哪些黨員干部不能操辦,可以操辦的又該怎么操辦,如何監督以及如何處理等。一些地方政府還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專項整治方案,加大力度,徹剎“人情風”。
(二)抓宣傳,強化認識。在機關內部組織全體黨員干部開展專項研討會,宣講政策法規,讓全體黨員干部做出自覺抵制大操大辦的公開承諾,從思想上培養其“不愿腐、不想腐”的意識。同時還應加大社會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報紙、微信、互聯網等媒介,大力宣傳“人情風”的危害,讓老百姓自覺抵制“人情風”。
(三)抓整改,自查自糾。結合廉潔從政及其他有關規定,組織全體黨員干部,深入開展對象檢查,主動糾正存在的問題。針對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的禮金須主動退還,拒不糾正的,一旦發現必嚴格追責。同時,按規定可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忌大操大辦,同時應提前向有關部門申報。
(四)抓監督,嚴查快處。采取內外監督法,內部通過上下級監督舉報,各紀檢監察機關、巡視小組明察暗訪。外部則設立監督舉報平臺,公布專門的舉報電話。同時,充分發揮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平臺公正、透明、高效、及時的特性,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發現的頂風違紀行為嚴查快處。
(五)抓重點,把握節點。針對7、8、9三月升學、參軍宴操辦高峰期,5、10、11月婚宴操辦高峰期,以及元旦、春節、端午、中秋等重大節假日,有關部門應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同時還應確切把握黨員干部動態,針對近期有婚喪喜慶事宜的同志,應提前組織其談話,打消其借機斂財的念頭。
(六)抓曝光,警鐘長鳴。制定黨員干部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問題查處月報制度,查處的違紀情況和典型案例,在紀委網站、報紙、電視、微信平臺等媒體上點名道姓公開曝光,對黨員干部形成一種制約機制,同時對老百姓產生警示、宣傳作用。
參考文獻:
[1]鄭家奎.當前“人情風”泛濫原因及治理措施芻議[J].公共管理研究,2014
[2]姜偉,聶啟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要抵制“人情風”[J].黨建論壇,2015
[3]羅奎.徹剎“人情風”[J].政工導刊,2014
[4]郝鵬騰.“人情風”對黨風廉政建設的消極影響及對策[J].黨建工作,2013
[5]路邊.黨政機關人情風令人憂[J].社會掃描,2015
中圖分類號:c9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6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