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丹(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10)
?
從《四世同堂》看老舍對北京的描寫
羅丹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110)
摘要:老舍是我們都喜歡的一位偉大的作家,它出生于北京,成長與北京,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它的作品也大都圍繞北京城來進行創作。《四世同堂》老舍的一個代表作,里面詳細的敘述了北京城的民間百態。在文中老舍以地地道道的北京話為基礎,使一切都富有靈性。展示了北京城濃厚的文化特色和精深的北京京味語言。北京話、北京胡同、和北京的山水都為我展現了一個活力活現的北京城。也讓我們更加的了解了那個時代的北京特色和人們的生活方式。基于上述,我們在本文中詳細的敘述了老舍筆下的北京城的一些特色,為包括北京人的生活起居以及生活習慣。為我們了解北京、了解老舍的情懷有著積極的意義。
關鍵詞:北京;京味語言;文化特色;四世同堂
老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899年出生在北京,1966年在北京去世。一生中六十七年,有四十二年是在北京度過的。所以,老舍了解北京,老舍對北京的了解主要表現在他的著作中。老舍的很多作品都與北京有關,像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中、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話劇《龍須溝》、《茶館》等,都非常形象的講述了北京的人、北京的事。《茶館》以茶館為場景,在茶館里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從而折射出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物。《茶館》展現了封建觀念下,中下層市民的各種矛盾的心理和可笑可憐的行為。通過對各種任務的行為分析和思考,延伸到民族精神的高度,對民族精神的思考,對民族命運的關注。通過老舍的這些小說,我們了解到北京的風土人情,認識了老北京中各種人物的酸甜苦辣的人生。老舍是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要探究老舍的著作,可以先探究老舍與北京的關系,探究老舍怎樣看待北京。
藝術是生活的精華與提升,要有創作的靈感,就要從生活中汲取。同樣,作為作家的老舍,他之所以能夠在文學創作上取得如此高的成績,也和他自身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他長期生活在北京,對北京的感受已經成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所以,他在作品中對北京屢次提及,已經是不足為怪了。諸天寅在《老舍作品中的北京風俗》)中認為老舍“對于北京風俗的出色描寫,是形成老舍作品獨特藝術魅力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老舍的眼中,北京的一草一木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他用它那地道的北京話將那些具有生命力的胡同和山水用合乎規范的語法句子平實的寫了出來。和關紀新在《老舍與北京》中認為老舍與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不可分割的關系。作者探討了老舍的滿族身份帶來的與北京城的深層關系。專家學者們的研究對于本文的寫作具有積極的啟發意義。
從老舍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老舍比較了解城市中的平民百姓。老舍的作品《茶館》就是描寫城市中平民生活的。《茶館》形象生動的描寫了舊北平中三個時代不同人物的人生,像展覽一樣,把他們的人生命運呈現在大家眼前。老舍通過《四世同堂》的描寫,詳細的分析了并表達了他對于北京底層人們的深深的同情以及對于北京的恩啊濃烈的情懷。
(一)對底層人民的同情與贊美。
《四世同堂》寫作的北京時期是在我國人們全力抗戰的時期。傾吐了在一個小胡同內古都人民的亡國之痛、亡城之難和不可征服的民族魂。作為文學家,老舍在寫作的時候一直都將目光放在了最底層,在抗戰的時期,它也沒有將筆放在抗戰英雄的身上。而是將目光放在淪陷區的普通市民身上,使中國傳統文化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最直接、最真切的反映,從而有力地證明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堅強和民族自身的浩然正氣。
那么《四世同堂》是怎樣體現了文化沉淀的呢?
首先,四世同堂的家長祁老人、祁家的老朋友常三爺、小羊圈胡同二號李四爺等老人都是中國舊式文化的代表,他們是中國文化中沉淀的最久的那一部分,他們的思想中總有一種民族的自我意識衍變成的封閉性的自大。“最偉大的犧牲是忍辱、最偉大的忍辱便是預備反抗。”(老舍語)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這文化中沉淀最久、最能忍痛的人也會憤怒地反抗二在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這種“沉淀”的亮點——堅毅、勇敢終于顯現出來。
其次,祁瑞宣、陳野求是新文化的追求者,在古都的淪陷中經受了殘酷的心靈煉獄,做出了不同的抉擇。他們代表著新舊文化交替中的知識分子沉淀中較新的部分。再次,被稱為“手無縛雞之力”中國文人在我們國家遭受磨難的時刻所表現出的那份維護家園的氣魄令人敬佩。
如果說老舍對以上人物及其所體現的傳統文化都持著一種肯定態度的話,那么,在冠曉荷和瑞豐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那一份差別則是老舍對于我國的傳統文化的一些糟粕的反感和不削。
不幸的是,祁、冠二人仍為文化沉淀的一部分,“因為這文化太悠久、太古老了,所以渣滓也就特別多,生出許多使人擔憂的東西。”歷史證明,這一部分沉淀終歸會被拋棄、淘汰。
老舍的《四世同堂》是近代我國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往往我們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內心總是像波濤一樣洶涌,在老舍的筆下,我們清楚的看到了那個時代的北京城所遭受的一切以及底層人們的水深火熱的生活,從另一個側面也真實的反應了老舍的那份濃重的民族情懷以及他的那份對于人們深深地同情。
(二)對北京人文化傳統的同情和批判。
《四世同堂》的描寫深刻的揭示了在抗戰的那個時期北京小市民的心態變化,理性并且詳細的分析了那個時期下北京市民的那種茍且偷生和惶恐怕事的心態,這其中不僅包括了人性的弱點,更是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批判,為什么我國的人口數量那么多卻要受到外國的屈辱的欺壓,這不是我們的武器不先進,而是我們的思想出現了問題。那種任人宰割的古老的傳統的思想方式出現了問題。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對于祁老人的描述就很好的反映了那個時期中國人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反應。它對他的孫子曾說“只要咱倆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緊”。他在說這個話的時候忘記了自己的孫女曾經因為戰爭而饑餓到死去,也忘記了日本人因為羞辱了自己的兒子而導致的自己的兒子胸中積壓的元氣無法釋放而最后含恨自殺的情況。那個時期國人的思想就是這樣,當痛點過去以后,有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狀態,而將以前的一些屈辱全部拋腦后。在這篇文章中,老舍詳細的剖析了國人的思想的麻痹,表現了他對那個時代濃烈的民族情懷。
除了對北京的人有確切的描述,在其相關作品的語言創作上,老舍也是頗有心得。他在《老舍的北京》中說:“小說是要繪聲繪色地寫出來,故必須生動。”老舍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四世同堂》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老舍的筆下,一些都是那么的具有生命力。包括北京的山水以及北京的胡同。通讀這篇文章后,你就會發現在這篇文章中,老舍完全展示了他那濃厚的文化功底以及對于北京文化的深刻的理解。在文章中,老舍的那地地道道的北京話主要分析在了兩個方面:
(一)濃郁的京城生活氣息。
很多人都會說,包括評論家們也都很認可,那就是老舍作品的“京味”很濃。這種“京味兒”的表現首先是在取材方面,主要以北京居民的平時的生活為主要的線路,為我們展示了北京小市民拿樸實的生活場景。老舍在北京長期生活,對于北京當地的無論是四合院、胡同還是京城氣勢非凡的古代景觀,都非常熟悉,也描寫的非常細致。尤其對于這種生活環境當中的市民生活,市民職業,均有生動的描述,這種生動的描述詳細的說明了北京居民那種在動亂的時代北京下那種能過且過、茍且偷生的生活態度。老舍用平實的北京語言和規范的字詞用法詳細生動的就這那個時代進行了詳細的描寫。用生動的比喻的手法為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北京小胡同內的居民的喜怒哀樂。包括他們的愛情觀、生活觀和對于名族存亡的時代觀。讀了老舍的《四世同堂》,猶如在現在觀看了一部深刻描述北京生活的大電影。既有生動的影像,又有真實的語言和對話。給人以深刻的反思。無形中直接提高了我們對那個世道的感悟。就想文中的祁老人描述的那樣,“就怕過補了八十大壽”。一句簡單的對白,將那個時期一個普通胡同里的老人的真實的心態和感悟深刻的描寫了出來。也從側面表現了老舍對于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期的那種對于北京市民的思想的麻痹進行了深刻的反省。
(二)含蓄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作為一代文學大家,老舍對語言的掌控力是可見一斑的。其對于修辭格比喻的運用,更屬于神來之筆。不僅描寫生動,而且極具哲理意蘊。這些比喻豐富了他文章的表現內容,也表現出了漢字文化的特有內涵。使我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對于文章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通過運用這些比喻也更加的清楚的刻畫了文章的人物的內涵和形態。賦予了人物更加鮮活的生命力。
老舍生活在北京,北京的一草一物,一山一水都構成了他作品中的主要內容。若從區域位置上來說,北京更是老舍展示人生活發生故事的一個舞臺。在老舍的作品《四世同堂》中,總共出現了兩百多個真實的北京地名、胡同名和店鋪名。閱讀他的文章,就像在觀看一副那個時期的北京的真實的地圖。各個胡同的位置,各個店鋪的位置以及各個山水的位置都清楚的擺在了我們眼前。老舍的文章是以真實的北京城作為舞臺來進行搭建的,在這個真實的舞臺上,有著老舍的精深的文學創作的功底和他濃厚的文學修養。沒有這個真實的北京城作為框架,老舍的濃重的文學情懷也就無從宣泄。在老舍的作品中,其所出現的地名一種是泛指,就是對于地名進行大概的描述。另一類就是精指了,就是對于這些地名進行精確的描述。
老舍在作品中所提及的具體地名是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的。第一類是確實存在的,是真名;第二類是也是存在的,并且是由特定指向的,但名稱卻是朦朧的,不可靠的;第三類是為了文本故事展現的需要而隨意去的名字。如“商業大學”、“鐵道醫院”等。這些虛擬的頂面也是為了更好的對于文中的人物進行描寫來真實的反映出文中人物的生活過程。在這樣虛擬的地名在文中出現的也不是很多,總共也就是十多處。大部分還是比較真實的一些地名和胡同名以及店鋪名。這些真實的地名出現在老舍的筆下,為他所描寫的北京城增添了一些濃厚的真實的色彩。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