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牡丹(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的寫作特色分析
王牡丹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7)
摘要:《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是由胡繩主編的一部黨史著作,它對于黨七十年以來的發(fā)展歷程作了詳細而不冗雜的論述,全書史料豐富,語言簡潔,內容全面。本文將會從本書的寫作特色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巨著;黨史
《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是一部通俗易懂的黨史著作,這本書由胡繩主編,他是中共黨史研究的重要領導者、組織者之一。這本書圍繞我國的七十年進行了詳細但不冗雜的敘述,對于我們學習黨史來說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巨著。讀這本書時讓我深刻感受到這本的巨大魅力,它跌宕起伏,同時史學知識全面。這本書具有很多讓人欣賞的地方,本文將會談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幾點魅力。
通常我們看到很多著作對于人和事的評價都帶有強烈的主觀意志,主觀傾向于哪一邊就極力評價哪一邊,同時也忽視或者對另一邊一筆帶過,總是感覺有所躲閃,不能讓人感覺完全信服。這本書對于這方面處理得非常好。書中講辛亥革命的意義時就將功績與弱點相結合。功績是“他不僅推翻了清皇朝,而且使幾千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從此結束,使民主共和觀念從此深入人心這對推動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中國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雹?同時也寫到辛亥革命的弱點,即沒有一個完整的徹底的反對封建社會和帝國主義的綱領,沒有發(fā)動廣大人民群眾,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政黨。這樣對辛亥革命進行了客觀全面的評價,使讀者對此有一個辯證的認識。同時,講第三章抗日戰(zhàn)爭的時候,對王明的是非功過作了一分為二的評價。書中指出“王明在促進國共合作和開展抗日宣傳中,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他反對中共中央關于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獨立自主的原則,總是把自己的活動限制在國民黨所容許的范圍內,對黨的實際工作造成了危害”②84這也是一個評價一分為二的例子,作者沒有因為王明所犯錯誤致使黨的發(fā)展受到損失而刻意鞭笞他,而是做了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
書中講到第二章大革命時的中山艦事件時,寫到“對這種突然事變的到來,中共中央既缺乏精神準備,也沒有應付的經驗?!雹?6這里作者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共產黨員的身份或者目前意識形態(tài)的問題而對中央進行正面的判斷,而是實事求是地指出當時中央的經驗不足和未能未雨綢繆。
同時本書史料很豐富,同時對于我們學黨史、更進一步的了解黨的發(fā)展十分有意義。
書中寫敵后反“掃蕩”斗爭時單獨寫了一段人民的重要付出。書中歌頌了回民支隊司令員馬本齋的母親的英勇事跡,她為了保全百姓挺身而出,對敵人表現(xiàn)出大無畏的精神。同時,本書充分肯定了國名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起的作用,指出“國民黨表現(xiàn)了一定的抗日積極性”④130很明顯,這里充分肯定了國民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本書也歌頌了廣大的學生群眾和工人、企業(yè)家。在談到五卅運動的時候,本書用兩頁的文字來寫這個運動,寫了學生和工人運動的前因后果以及它們在運動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革命的徹底性以及他們對于歷史進步巨大的作用。在寫三十年代初在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的工作時,寫了宋慶齡、左翼文化和文藝工作者、中間派、社會科學工作者等對我黨在國統(tǒng)區(qū)的工作而做出的重大努力,本書也充分肯定了它們的作用。寫到皖南事變后中華民族面臨的境遇的時候,全國人民、中間階級、國際輿論等方面都對共產黨進行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也體現(xiàn)出作者對于除了共產黨之外的其他力量在革命中所付出的努力的承認和贊賞。
著作寫辛亥革命的意義時,敘述了辛亥革命的前因后果、意義,又談了自己對于這次革命的看法,他引用了孫中山對于這次革命的評價,但作者也寫出自己的立場,他認為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誰都無法磨滅,寫到“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者,我們從不忘記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前許多革命先驅者的業(yè)績,而辛亥革命便是在中國共產黨人民革命以前的一次最重要的革命?!雹?這里作者亮出了自己對于辛亥革命的理解與評價,有敘述有議論,有強烈的說服力,使讀者容易接受同時印象深刻,而且可以讓讀者學習作者看待問題的角度與立意,從而培養(yǎng)讀者的立場與見解。本書中這種敘述與議論相結合的篇目非常多,不像一般的歷史書一樣枯燥乏味。
本書在敘述史實的過程中作者對歷史發(fā)展脈絡進行了有理有據(jù)的分析,并且分析得很透徹。讓讀者比較容易接受作者對于歷史的看法和見解,從而達到共鳴。本書在講到國民黨新右派的崛起時,寫到“蔣介石是一個以兩面姿態(tài)出現(xiàn)的野心家。他在骨子里是反共的,但一定時期內他在表面上曾表示贊成聯(lián)俄容共,目的是發(fā)展個人勢力,取北洋軍閥的地位取而代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需要利用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工農力量,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和影響;但同時,他又害怕共產黨領導的工農力量的發(fā)展,將妨礙他取代北洋軍閥的目的。所以他即使在同共產黨合作時,也采取措施限制共產黨,使人民的力量不能獨立地充分發(fā)展?!雹?5作者通過對蔣介石所處境遇以及革命形勢發(fā)展的狀況的分析,對蔣介石采取的聯(lián)共限共的政策娓娓道來,這就能讓讀者對蔣介石對共產黨所采取的政策有充分的理解,不像灌輸填鴨式的方式一樣使讀者不知其所以然,而且這會讓讀者與作者產生強烈共鳴。
本書對于事實的闡述與論證條理清楚,通常會用“第一、第二……”讓讀者一目了然地對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結果、影響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這種方式貫穿全書,使得全書不混亂。在寫1962年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時,就寫到“第一,大力精簡職工,減少城市人口。第二,壓縮基本建設規(guī)模,停建緩建大批基本建設項目?!雹?30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了解基本完整的歷史史實。但是我認為本書還沒有完全脫離意識相態(tài)的干擾進行創(chuàng)作,寫到毛澤東的錯誤時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論述,因此我認為還存在一點缺陷??傮w來講,這本書讓我感慨頗深,我們唯有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參考文獻:
[1][2][3][4][5][6][7]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M].中共黨史出版社,2010:4,84,46,130,5,45,330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063-01
作者簡介:王牡丹(1992—),女,漢族,山西省呂梁市,西北大學,碩士,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