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霞
摘 要: 在諸多高中生眼中,高中政治科目的內容理論知識過于高深,教師的教學形式單一,最重要的是很多學生認為在高中學習政治這一科目根本沒有多少實際意義,這一系列因素大大降低了學生對政治科目的熱情。因此,教師充分認識政治生活,巧妙地把生活化情境帶入高中政治課堂將有助于推動政治教學。本文主要針對生活化情境與高中政治教學的聯系進行研究。首先,總結生活化情境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影響;其次,對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如何選擇生活化情境、處理生活化情境、引入生活化情境進行具體說明,望對當前高中政治教學窘境解決有所幫助。
關鍵詞: 高中政治教學 生活化情境 教學策略
葉圣陶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說,在實際生活中每時每刻、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有教育意義的生活素材,高中政治也是如此。政治科目離實際生活并不遙遠,它時時刻刻發生在生活之中,因此教師應該全面認識政治這一科目,把政治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把生活中的政治情境帶入政治課堂,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生熱情,提高政治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對生活化情境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作用及如何把生活化情境帶入政治課堂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一、生活化情境對高中政治教學的重要作用
巧妙選擇生活化情境,把它帶入高中政治課堂對學生、教師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當然,合理的生活化情境運用到政治課堂更有助于推動政治教學,如下:
(一)貼近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一直以來,高中生對政治科目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高中政治教材中的理論知識過多,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第二,高中政治教師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除了對教材中的內容泛泛而談外,幾乎都沒有其他吸引學生的亮點,課堂枯燥乏味;第三,諸多學生認為高中政治離實際生活過于遙遠,例如學好語文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學好數學可以運用于各種買賣交易活動,然而學習這一政治科目根本沒有施展之處,因此對其重視度不足。以上三個因素中第三點最重要,因此教師學會巧妙選擇生活化情境尤為重要。教師將生活化情境帶入課堂,政治教學內容將會進一步豐富。當教師引入的生活情境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真實接觸時,學生會注意聆聽教師列舉的這些情境,進一步加深對政治這一科目的理解,最后提高政治學習興趣。
(二)選擇生活化情境,擴大學生的政治知識面。諸多學生學習政治的目的只是提高分數,因此在每一次的政治考試中分數也許很高,但這只能說明這些學生記憶力好,比其他學生更勤奮而已。在教育生活中,學生學習不僅僅是為分數,更重要的是擴大學生的視野,樹立其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在政治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生活化情境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政治的認識,擴大學生的政治視野。例如教師講到“經濟全球化”這一內容時,如果只是講“經濟全球化”的概念、具體表現形式等,那么學生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表面,而當其選擇具體的生活化情境,如“當前蘋果手機進入中國市場的利與弊”,“蘋果手機為何能走進中國”,等等,那么學生的思考角度除了政治理論外會進一步考慮到實際生活,最后擴大政治視野。
(三)提高政治教學效率。在高中所有科目之中,語數外是三大主科,而政治在諸多教師、學生眼中只是輔助學科,因此高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積極性不高,照本宣科現象屢見不鮮。實際上,每一科科目都有獨特的教育意義,教師應該重視。面對學生的積極性不足之時,教師如果能夠擴大政治知識視野,在教學之前充分做好備課準備,把有用、有趣、貼近學生生活的生活化情境帶入政治課堂,那么將會提高政治教學效率。
二、生活化情境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把生活化情境帶入政治課堂需要一定的準備與技巧,以下是筆者的幾點建議:
(一)教師深入挖掘學生的生活體驗,提高學生對政治科目的熱情。首先,教師在課余時間應該多接觸學生,例如在下課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等。教師在政治教學之前,應該積極挖掘學生的生活體驗及生活興趣,并把這些內容進行收集、篩選,最后把這些生活素材適時運用于政治課堂,使之提高學生對政治科目的熱情。例如在科技發展的今天,學生對于名牌手機、名牌電腦都有了解與認識,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這些生活情境進行模擬并進一步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如學習“經濟全球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模擬幾個名牌法人,如蘋果公司、華為公司等,讓學生在學習、演示中深入認識政治。
(二)教師創新處理政治教材的生活素材,加深學生對政治的認識。在高中政治課本中也會舉例一些生活素材,例如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這一內容時,課本中有舉例拜金主義、過度消費及消極消費等生活素材。這些生活素材雖存在,但學生對這些內容并沒有過多的認識及看法。因此,教師要學會把這些生活素材進行二次加工,使之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的“口味”。例如對于“過度消費”這個生活素材,教師可實際舉例生活中的某一個大牌明星或者班級中的某個學生;而列舉“拜金主義”這方面的生活素材時,教師也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比如新聞資訊上某個人的行為屬于拜金主義,具體表現在某些方面,這些拜金主義對周圍人的危害,等等。當教師把這些政治教材中的生活素材優化處理后帶到班級時,學生對“政治”這一詞更加了解。
(三)教師巧妙設計貼近實際生活的政治問題,增強學生的政治意識。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需擁有巧妙設計貼近實際生活的政治題目,并把這些題目適時拋給學生,讓學生對這些政治題目進行全面思考。關于“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這一教學內容,如果教師的問題能夠把這一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如提出“公民具體的權利有哪些?”“公民怎樣維護自身權利?”“列舉你身邊的公民維護權利及履行義務的例子”這樣的問題,就能夠增強學生的政治意識。
綜上所述,生活化情境有助于推進高中政治教學,使學生、教師雙方受益。因此,教師在選擇生活化情境之前,必須對生活中的政治素材進行具體的認識,考慮學生對這些生活情境是否感興趣。提高政治教學效率,教師必須用創新、全面的眼光看待問題,只有做到這樣,才能巧妙選擇生活化情境,并把這些真實的情境帶進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安小.巧妙選擇生活化情境,助推高中政治教學[J].福建教育,2016,Z4:83-85.
[2]封力菀.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陳振發.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教學研究[D].湖北大學,2011.
[4]高飛.試論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生活化教學[D].遼寧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