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社會中老年人再婚出現了多種狀況,比如再婚難,短平快的特征以及再婚模式多樣化等。諸多因素對其造成阻礙,比如家庭、財產方面的糾紛都是造成老年人再婚難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們需要提高關注這個老年人再婚難的問題,這已經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并從法律和社會等方面提出解決辦法,可以從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思想認識、提倡老年人再婚前實行財產公證、突破婚姻法中單一的婚姻形式為老年人再婚提供多種靈活方法等方面著手。為了社會穩定,以及老齡化社會到來時的老年人自身權益考慮,我們應該給出具體解決辦法。
關鍵詞 老年人 再婚狀況 調查 法律思考
作者簡介:吉益霖,貴州民族大學法學院2015級法律碩士。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1.235
一、當前我國老年人再婚的現狀
為了關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再婚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普遍現象,但是其中仍有許多的阻礙因素出現,影響了老年人再婚及婚后生活。本次問卷調查中共發出150份調查問卷,收到139份有效問卷,有效率達92.6%。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總結出當今老年人再婚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老年人再婚難
根據以上數據老年人再婚難的現狀可以窺見一斑,不論是出于什么原因,老年人再婚難的狀況已不容忽視。并且通過這些數據的調查,我充分認識到老年人再婚難問題的復雜性,并且也表明出,這個問題解決的必要性。
(二)老年人再婚存在短平快的特征
老年人再婚前的戀愛周期較短,缺少必要的感情基礎,導致婚后感情平淡,一旦發現兩人不適合共同生活就又很快離婚,即老年人再婚存在的短平快的特征。“短”主要體現在老年人再婚前的戀愛周期短;“平”主要體現在老年人再婚后的感情生活平淡;“快”主要體現在老年人再婚后一旦發現兩人不適合共同生活就會很快離婚。
(三)老年人再婚模式的多樣化
從數據可以看出,老年人再婚的模式不局限于年輕人的結婚模式,老年人再婚模式趨于多樣化,不僅存在正式的登記再婚,也有采取不登記也不同居的相互為伴的模式,還有走婚模式、搭伴養老模式、協議再婚模式等同居式再婚。不同形式的出現倒是從另一方面輕微緩解了老年人再婚難的問題。
二、對我國老年人再婚現狀的原因剖析
(一)多方面因素的阻礙,致使老年人再婚難
1.文化傳統方面的阻力:
這主要表現在封建思想的從一而終的貞操觀上。從上文調查數據顯示,占60.9%的老年人因為受封建思想從一而終的貞操觀的影響而排斥再婚。此外,這種思想不僅在老年人當中影響很深,在一批年輕人中也有相當重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老人的子女認為父母再婚就會對不起自己死去的父親(母親),認為這是一種背叛,從而極力反對老人再婚。在調查中,有占43.6%的人回答假如自己家中有老人再婚,他們比較關注的就是擔心街坊鄰里的笑話,認為這是對不起自己已逝的父親(母親)的行為。正是由于這種傳統的封建思想的存在,老年人在喪偶之后很少會去考慮再婚的問題。
2.家庭方面的阻力:
根據上文的調查數據分析,老年人再婚受到的家庭方面的阻力主要是來自子女的反對,調查中有占66.6%的老年人表示不再婚是因為擔心家中子女的反對。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子女的反對主要是基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第一,老人的財產分配問題。這是子女反對老年人再婚的首先考慮的一個因素,占有63.7%。子女反對老人再婚首先就是從財產分配角度考慮,擔心老人的錢財落入外人手里,影響自己的繼承權。
第二,老年人的贍養問題。有占56.9%的人反對老人再婚就是出于老年人再婚后由誰贍養的問題。有些子女不想承擔對老人再婚后配偶的贍養義務就會反對老年人再婚,也有的子女在老人再婚后就不再承擔對老人的贍養,而由老人自己相互扶持度日,這就使得一些老年人害怕再婚后沒人贍養而拒絕再婚。
3.法律層面的阻力:
老年人再婚受到的多方面的阻力中,最重要的還是法律對老年人再婚權益保護的力度不足,才導致老年人再婚受到層層阻礙。這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我國《婚姻法》中雖然有明文規定保護了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但是沒有明文規定老年人婚姻被干涉的法律救助措施,導致無法維權。其次,我國現行法律體系并沒有完整的一部養老法,其法律中有關養老的規定都散見于各個部門法當中,這種規定形式就導致了法律的不協調,并且嚴重影響解決該問題的法律實用性。
(二)再婚后的各種家庭糾紛,致使老年人的再婚呈現短平快特征
老年人再婚存在婚前戀愛周期短,婚后感情平淡,導致老年人再婚后快速離婚的特征。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老年人再婚牽涉的方面比較多,最直接的就是雙方老年人的家庭方面。
正如上文提到的,有占54.7%的老年人表示再婚前會比較關注再婚對象的家庭成員情況,因為家庭成員多就容易造成許多矛盾糾紛。老年人再婚不同于年輕人結婚,老年人本身就有家庭,一般家庭成員還較多,如果老年人再婚,那就是兩個大家庭的組合,所謂眾口難調,人多了矛盾爭執就會不斷。比如:一般面對老年人再婚家庭成員最關心的就是老年人的財產分配問題和老年人的贍養問題,老人的子女一方面擔心老人再婚后會使老人的財產落入外人手里,影響自己的繼承權;另一方面又想著讓另一家庭分擔自己的贍養老人的義務,如此一來雙方的家庭成員肯定就不會齊心。綜上可以看出,老年人再婚之所以存在短平快的特征總結起來就是因為老年人再婚會給雙方家庭帶來一些矛盾糾紛,如果這種矛盾不能調和則會直接影響到老年人的婚姻關系。
(三)多方面的阻撓,致使老年人的再婚模式趨向多樣化
由于財產問題,贍養問題以及老年人自身心態問題都是導致老年人再婚模式呈現多樣化趨勢的重要原因。盡管在晚年生活中需要一個老伴來扶持也不會愿意去登記再婚,此時就出現了一些變通的做法,一些靈活的再婚模式已經為更多的老年人所接受。
三、保護老年人婚姻權益的法律對策
(一)提高法律意識
首先,我們應當從當事人入手,提高老年人對自己合法權益保護的積極意識。我國多部基本法都對老年人有特別的法條保護,尤其是老年人的婚姻自由這一方面也有專門規定。其次,老年人子女應該意識到,老年人的再婚權受法律保護,自己不得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贍養。另外還可以采取其他多種多樣的措施來擴大老年人的再婚自由這一法律思想的傳播:如在老年人生活的社區、居委會,可以制作宣傳板報、發放法律知識宣傳單,另外還可以邀請專業的法律工作者來舉辦法律常識講座等等,將法律知識融合到社區的日常生活中,使每個人都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為老年人實現再婚自由這一法律權利奠定思想基礎。
(二)提倡婚前財產公證
年輕人在結婚前都會進行婚前財產公證來避免胡后的財產糾紛問題,我們在老年人有要再婚想法的時候,更提倡進行婚前財產公證。我國法律夫妻雙方通過約定來確定兩人婚前及婚后財產的歸屬。同樣,老年人只要也經過雙方合意約定財產歸屬,制定明確、合法、規范的財產協議并辦理相應公證即可以避免因為再婚而產生的財產糾紛。而且,夫妻雙方即使簽訂了約定財產歸屬的協議,辦理了相應的公證,也不會影響配偶的繼承權。如果子女擔心老人再婚會影響到自己的繼承利益,則可以通過訂立遺囑,在遺囑中寫明財產歸屬的方式來避免繼承糾紛,使老人及其子女不必再擔心老人再婚后的財產分配問題。這樣在婚前就會把各自的財產及債務問題進行合理合法地解決,也就避免婚后的財產問題產生的糾紛。
(三)提供多樣化的結婚形式
我國《婚姻法》僅規定了去登記結婚這種單一結婚形式,但按照老年人再婚的現狀看來,這種單一的婚姻形式并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再婚狀況,相反有時候沒有合適的再婚形式還會給老年人的再婚增添更多的阻礙。因此我們要提倡多元化,靈活多變的,與老年人再婚現狀相適應的再婚形式,合理的保障老年人的婚姻權益。如現今老年人再婚比較多的選擇走婚,搭伴養老,通過訂立協議再婚等模式。
總之,關于老年人的再婚模式不應局限于單一的登記模式,應當以維護老年人合法的再婚權益,為老年人營造舒適安逸的晚年生活為出發點,靈活地運用各種方法解決老年人的再婚問題,并且在法律層面上給予必要的制度保障,使得老年人再婚問題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參考文獻:
[1]王伯承.農村喪偶老年人再婚的意義與阻礙.安順學院學報.2013(4).
[2]孫志宏.老年人再婚的現狀原因分析及對策.濰坊教育學院學報.2012 (1).
[3]湘君、慧鑫.老年人權益保障百例解析.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4]劉利君.老年人權益的法律保障.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