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蘭萍
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稱其為“教書匠”,所謂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來,“德”是賦予人靈魂的基石。道德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規(guī)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工作,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要通過自己的表率、模范作用感染每一個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
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孫奇逄曾說:教人讀書,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為端人,為正士,在家則家重,在國則國重,所謂添一個喪元氣進士,不如添一個守本分平民”。這無疑提示我們: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所以在教學和生活中真誠地熱愛學生已被視為當代教師的師德之魂。
一、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chǎn)生的,其結果有時受師生關系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學生需要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這是江澤民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不斷強調的。而要做到此點,師生關系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為在民主型的關系中,由于師生之間注意協(xié)商、溝通,關系比較和諧,學生的情緒就會輕松愉快,有良好的學習心境。在他們所認同的目標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動積極地參與各種學習活動,學習積極性和熱情都高。反之,若師生關系是專制型、放任型的,則會帶來學生情緒上的緊張或放任,造成內(nèi)心煩躁、恐懼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有高效的學習,學習效果也不會好。這種情況,正如英國教育家洛克所說:“兒童從導師方面受了無情的言語和鞭撻,他的心里,就充滿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據(jù)了他的整個心理,使他再也沒有容納別種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chǎn)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不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系的法寶“博愛之心”,不把其視為親人,視為可傾吐心聲解決困惑的朋友,讓他們感受到親人般的關愛和保護,要真正化解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時由于學生偏見或教師有“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觀念和行為,可能會對教師的“好心”的誤解。但是教師只要走出這種愛的誤區(qū),注意以正確的方式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愛護和關心,為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奠定良好的基礎,就能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
二、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
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面包和開水就能完成的,需要與植物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東西,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nèi)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心學生,就能載起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例如我班有一個男生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這使得他性格孤僻,對任何人都是敵視的態(tài)度,上課很少看黑板,我就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關心照顧他,天冷了我會悄悄送毛衣給他,學習上讓學優(yōu)生幫助他,每次在他的作業(yè)上我都會寫一些鼓勵性話,一天、一個月、六個月、一年……慢慢地,他的臉上有了笑容,見到老師有禮貌了,也開始看黑板了,更可喜的是如今的他已經(jīng)融入班級這個集體中。教師熱愛學生有助于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yǎng);有利于營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而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從教多年,我是這樣熱愛學生的:
1.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對學生的愛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沖動的。盲目的愛缺乏是非感,無明確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fā)展,不能有力地抑制和消除學生的不良因素。
在教育中,我對學生的愛是正直、公正、坦蕩、無私的,不是褊狹、庸俗的。因權勢而愛,因門第而愛,因金錢而愛,這種愛會敗壞社會風氣,污染學生純潔的心靈。如果我們希望學生成為有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惡等行為的真正公民,就應當真誠地對待他。
2.堅持“三不”。不挖苦學生。當學生做錯事時,我耐心開導,不挖苦、不訓斥,不拿大話威脅恐嚇,不體罰與變相體罰。如有的學生因作業(yè)沒寫好,或沒有按我的要求去做,我會留批語:“你這個小懶蟲不聽話我要生氣了。”等到下次你看見作業(yè)就字跡整齊且質量高。
不心罰。心罰即對學生內(nèi)在心理和精神的懲罰,它是與體罰相對應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師說學生:“生來就不是讀書的料,還有臉往這兒坐。”“灌鉛的腦袋!”“死榆木疙瘩!”……這種心罰會侮辱學生的人格,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傷害他們的情感,損傷他們?yōu)槿说淖饑馈K裕覀儜獝圩o學生,維護其自尊心,盡量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老師的生命是一團火,老師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師的事業(yè)是一首詩。”……有關對教師及教師職業(yè)的贊美之詞確實不勝枚舉,但我們應常常進行反思,思考我們的行為是否與那些贊美之詞相符。
3.嚴愛結合。現(xiàn)實中往往愛好學生易,愛差學生難。我就要求自己不僅要愛“小天鵝”,還要愛“丑小鴨”。采取學生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對待學生,即嚴愛結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友愛,努力創(chuàng)條件,使他們獲得成功,并且做到愛得得體、嚴而有理、有度、有方與有恒。
國家的興衰,取決于教育;教育的興衰,取決于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則是教育之魂。古往今來,在人們心目中,教師是受人無比敬重的職業(yè)。只有用真誠的心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愛引導學生,才能當之無愧地說愛教育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