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文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管理教育也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尤其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班主任有效的管理教育是學生成長和學習的關鍵。柔性管理模式是一種以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為原則的有效管理方法,初中班主任通過這一管理模式的有效運用,能夠對學生中學階段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幫助。因此,就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模式進行了探討,以期對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教育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工作;柔性管理模式
初中班級管理教育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所有班主任極為關注的一大教學任務,它不僅關系到一個班級的整體面貌,而且對學生生理、心理發展也存在很大的影響。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都處于特殊時期,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生活中,對老師、同學和家長的依賴性都比較強,并且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所以,作為初中班主任,要如何選擇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有一段完美的中學時光,成了廣大初中班主任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而柔性管理模式是適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種有效管理方法,本文通過對柔性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分析,并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學內容將柔性管理有效地運用于班主任管理教育中。
一、柔性管理的內涵及其特點
柔性管理與剛性管理正好相反,柔性管理注重的是和諧、溫和尊重的原則,以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心理特點為出發點,采取一系列與學生個性和行為相符合的管理,通過這樣的管理方法,營造和諧的班級氛圍,以溫和型的管理模式讓處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有一個自我認知、行為認識的過渡能力,以尊重為原則,讓學生有自由、自主發展的空間。如今很多傳統的管理教育模式都難以適應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班級管理。例如,傳統的剛性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雖然能夠將一個班集體的整體面貌管理得井井有條,但是這樣的管理模式極易失去人本性。柔性管理不但彌補了傳統剛性管理的人本性,強調以人為本,將學生作為班級管理的主體,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情感性和層次性。初中生的心理發展處于半成熟期,同時初中階段也是初中生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初中生容易產生敏感、叛逆、偏執等各種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帶給學生情感的渴望也很大,所以,柔性管理強調情感性是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原則上積極地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其次,因為學生之間存在生活環境、文化素質和個體特征的差異,所以,班主任在進行柔性管理的過程中要對不同的學生個體實施不同的管理,以充分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求。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的應用
1.創建民主、自由的班級管理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技能的關鍵時期,而在此時期,如果沒有適合學生學習的有效班級管理模式,將會很難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只有為學生創建一個民主、自由的班級管理模式,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形成良好社會觀、價值觀的關鍵。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管理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應當更多地重視學生在教學環境中的良好社會觀和價值觀的形成,通過建立有效的學習平臺,讓學生有不斷學習和自我展現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形成民主、自由管理的氣氛。
2.制定嚴謹的班級規章制度以及適當的懲罰
初中生容易產生叛逆的心理,對于班級管理規則并不是很上心,甚至忽視,加之自控能力較弱,所以,如果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加以嚴格管理和適當的約束,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過程中就會往不好的方向發展。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我們往往都會看到這樣的現象,當教師布置作業要求學生認真完成,并且要求第二天交的時候,很多學生并沒有在認真聽講,因為在這些學生的意識中布置作業和交作業并不是重要的事,只要第二天將其他同學的作業抄襲到自己的作業本上就完事了。這種抄襲作業的現象在初中教學過程中較多,同時也使很大一部分學生形成了不良習慣,導致成績直線下降,所以,班主任應當對這部分學生的這些不良現象和習慣制定一系列懲罰措施,讓這些學生感受到自身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3.用平等、關心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
初中生的情感較為脆弱,又很敏感,所以,班主任不僅要管理班集體,更多的是要關注、關心每一位學生的心理發展和需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基本情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使用的管理教育方法是不是適合每一位學生的受教育程度和發展前途。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是每一位班主任需要重視的,而這些個體之間的差異更加需要班主任的平等對待和細心關懷。
總之,柔性管理是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過程中的一大新型管理模式,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班主任準確地把握分寸,才能充分發揮其效用,幫助學生增強人格的成長,提高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龐茂瓊.探究初中班主任如何實施心理健康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5(25).
[2]王凱艷.如何當好初中班主任[J].西部素質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