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華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號召,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文課堂的預習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教師一定要好好把握這一關鍵環節,有效引導學生將預習的關注點指向語文課堂教學目標。主要以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研究基礎,以小學語文預習為研究目標,對小學語文預習的主要措施進行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預習策略;閱讀策略
預習可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對于知識點的不理解之處,從而能夠找到語文學習的薄弱點,掌握課文中的難點,因此,預習這個環節就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通過預習,教師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獨立探索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獨立人格,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究小學語文預習的有效策略。
一、鍛煉學生的閱讀策略,提高預習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培養學生的閱讀策略,可以提高預習的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幫助學生具備在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的能力,這是學習語文過程中的一個基本功;然后培養學生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論的能力,在了解文章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合理地推敲;其次就是根據所閱讀文章的內容,發展解答文章主要意思、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最后就是學生通過閱讀全文,對文章進行有效評價。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就是為了提高預習的效果。例如,老師在講解《蘇州園林》一文的時候,老師為了讓學生對所學習的文章有所了解,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按照學號去讀文章段落,老師可以事先按照班級的人數對文章段落進行劃分,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讀文章,但是在閱讀中,老師應該隨機抽選學生的學號讓學生來讀,在讀的過程中,老師應該采取獎罰制度,假如學生在讀新文章的時候讀錯了字如,“梁:(liáng)橋梁,嶂:(zhàng)重巒疊嶂”,那么就讓學生把這個字通過查字典查出來,并且自行選擇一段自己喜歡的文字背下來,分享給班上的學生,假如全讀對,老師就應該在學生的背書表上添加一個小星星以示獎勵。
通過問題的引導,培養學生愛動腦筋和學會思考的好習慣,幫助學生更快地走進課文中,理解課文的深刻含義。
二、有效地抓住教學目標,突出預習的重點
目前,我們可以仔細地查看預習教學活動,強調語文知識中所包含的價值觀,通過學習語文,學生掌握了自主性學習的能力等,但是卻忽略了語文知識和語文閱讀技能等。所以,老師在安排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應該有效地抓住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找到預習的重點內容,而不是走形式似地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卻忽略了本質的教學內容。例如,在學習《貓》這一課的時候,老師應該先在課堂講解開始導入關于貓的圖片,問學生“貓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貓怎樣的動作形態你覺得可愛?文章作者覺得貓的哪些行為最可愛?”然后老師應該歸納性地告訴學生,貓是一種常見的熟悉的小動物,很多家庭都會把貓作為寵物來飼養,著名的作家鄭振鐸先生曾經在家里也飼養過三只貓,這三只貓給作者帶來了無限的樂趣,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作者筆下的貓,讓我們一起感受作者的感受,感受貓的可愛動作,同學生們可以先來找一下關于貓神態描寫的句子,讓我們通過作者的筆來體驗養貓的快樂與悲傷。
三、利用科學的指導方法
隨著教育的發展,素質教育這個口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教育者的響應,教師在讓學生完成預習任務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學生所面臨的學業壓力。教師應當合理考慮學生的課業負擔,從而幫助學生減壓,提高他們的語文學習效率。我們一定不能僅僅追求學習時間上的第一,而是要追求學習效率上的第一,利用科學的指導方法,讓預習這個學習過程盡量在課堂上完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果預習能夠變得十分高效的話,那么預習的時間就會縮短,學生就能夠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拓展閱讀,從而提升閱讀素養,提升語文學習興趣。通過步步引導的方法,使學生快速預習課文,把握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技巧,提高預習的效率。
四、小學語文預習的意義
小學語文預習的意義體現在:(1)小學語文預習可以有效地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并沒有很好地思考自己到底要教給學生什么知識,也就是說沒有搞清楚學生已經掌握了什么,而教師又應當為學生補充些什么。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了解學生已經學到了些什么,然后再基于學生的所學,傳授給他們相契合的知識。首先,教師應當怎樣做才能夠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任務,通過預習,教師可以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充分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狀態,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和自我學習水平。(2)教師應當做好充足的備課工作,為學生合理設計好教學內容,從而高效地實施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培養他們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除此之外,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獨立探索的能力,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也變得越來越現代化和國際化,因此,在中國的教育中,教師應當具有國際化的眼光,吸收東西方各自的教育優勢,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全面化的發展。
綜上所述,教師在教學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在進行講課之前,先讓學生獨立預習任務,從而讓學生有時間提出自己的質疑之聲,讓學生大膽發現,大膽探究,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提起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的語文素質才能得到大幅提高,學校里培養出的學生才能具有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能夠具有非凡的創新能力,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夠真正成為社會上的有用之才。
參考文獻:
[1]楊永霞.小學語文預習有效性淺探[J].學周刊,2012(2):175.
[2]童一峰.小學語文有效預習的策略研究[J].考試與評價,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