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瓏和
摘 要: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策略,培養創新型人才應該從娃娃抓起,從起關鍵作用的教育階段開始。而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它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力和創新能力,因此,數學的教學應該受到廣泛的重視。經過多年的從教經驗與深入探討研究,了解到數學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基于新課程背景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關鍵詞:新課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開放性;研究
新課標要求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創新型人才。而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活動,培養出來的學生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自己的思考,培養的人才可能是良好的執行者,但絕對不是創新人才。因此,我們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構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維持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開放性課堂,讓學生與教師自由地交流,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體。
一、創設開放性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背景下,不少學生感覺數學抽象、枯燥、難以理解,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究其原因,是教師上課前沒有設計針對教材內容的開放性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提高數學課堂的開放性,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導入情境和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讓教師輕松愉快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輕松愉快地獲得更多的數學知識,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
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內容,選擇合適的情境導入新課,例如,講解坐標時,可以先讓學生說出自己所在班級的位置(第幾排第幾列),然后讓相應的學生進行移動,再說出其在班內的位置,通過這一活動,學生應該能清楚地理解坐標的含義等。還可以利用講解古代的數學知識、猜數學謎底等。這些活動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以飽滿的精神進入教學活動。
二、創建開放性的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前提。我國要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培養創新型人才,而培養創新型人才應該從教育階段抓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教師首先考慮的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及研究,我認為開放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不搞“一言堂”,積極創建和諧、輕松、平等的教學環境,讓學生積極地表述自己的見解,與老師、同學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同時,教師要注意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講解知識的同時要讓學生多動手、自主地探究問題得出結論。讓學生享受過程,在探究、思考的過程中培養創新思維,提高創新能力。
三、樹立開放性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目標是活動的動力和方向。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為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方向,是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動力、引導學生進入正確的學習軌道。然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只是引導學生思考標準答案,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眼界、阻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素質。新課程背景下更加注重學生的數學素養,這就要求教師樹立開放性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教師樹立教學目標,不僅要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教學任務,還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能力,從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出發,設立適合每一個學生的教學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突破自己,促進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例如,講解“一元二次方程”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立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目標一: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目標二:認識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內涵;目標三:根據一元二次方程式可以畫出方程式的坐標圖線。
開放性的數學課堂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空間想象力,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進而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我們應該創立開放性的課堂,設立開放性的課堂,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式,創設開放性的教學情境、創建開放性的教學環境、樹立開放性的教學目標,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還課堂予學生。
參考文獻:
[1]華宏亮.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開放性探索[J].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95-96.
[2]趙兵田.淺談新課程背景下數學課堂教學的開放性[J].亞太教育,2015(32):176.
[3]高雪明.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