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珍
摘 要: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如何利用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有效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進程,是當前物理教師值得深入思考與探索的話題。在此背景下論述了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與細節優化的策略,以供同行參閱。
關鍵詞:初中物理;素質教育;整體設計;教學過程
重視物理課堂教學整體設計,加強細節反復推敲與優化,可以讓物理課堂綻放生機與活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主動性,推動素質教育的進程。物理課堂是一個師生互相作用的動態過程,不僅要重視教師的教,同時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學,不僅要將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者,還需要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如此才能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
1.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特點
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初中物理教學過程需要一種物理體驗,即教學過程要重視科學探究與實驗教學;初中物理教學過程始終存在認知問題,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觀察能力;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一直處于動態變化之中,要重視結合實踐創新教學手段。
2.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
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就是一個由教學大綱走向標準的過程。根據初中物理教學的特點,我們將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整體設計分為以下三個階段:教學思路設計階段、教學活動設計階段以及教學心理模擬階段。
(1)教學思路設計階段
在教學思路設計階段,需要初中物理教師從初中物理課程基本特點出發,根據課堂教學的一般規律,在充分掌握物理課程思路的基礎上明確教學目標,并制訂具有創造性意義的教學程序。一般的思路過程為:提出問題→嘗試猜想→驗證猜想→用數學方法闡述物理規律→運用物理規律解決新問題。初中物理教學思路設計階段只是給出一個大概的、原則性的設計框架,后續具體工作還需要在教學活動設計階段加以細化。
(2)教學活動設計階段
所謂的教學活動設計,即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設計師生之間的活動方式,大概可以概括為“3W”,即“Who”“What”“How”,誰來做,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物理教學活動設計階段是教學思路設計階段的具象化,如果將教學思路設計比作一座大廈的設計圖紙,則教學活動設計就是大廈的施工過程。教學思路確定后,施工方案可以有很多個,同理,教學活動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作為物理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教學活動設計階段對物理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教學活動中具有能夠靈活運用創造性思維的能力,比如,確定教學思路后,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靈活運用能力與創造力,根據具體課程內容,比如能量轉化守恒定律,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制訂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活動。
(3)教學心理模擬階段
初中物理教學整體設計的第三個設計階段為心理模擬階段。所謂的教學心理模擬階段,是教師對思路設計階段和活動設計階段所得到的教學方案的可行性的一種驗證,是物理教師本人對教學方案的可行性的一個反思和心理自證過程。此階段主要由心理活動來完成,教師以想象中的學生為教學對象,將表象和內部語言作為主要活動形式,充分運用邏輯推理方法模擬預演物理教學活動,并通過仔細推敲進一步補充、修改、完善方案,提升課堂教學的成功率。
二、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細節優化
1.優化教學目標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體系,結合社會需求,既要確定基礎素質的培養,又要包括能力培養,制訂適合學生實際發展情況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不僅能夠獲取物理知識,還能夠學到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以此標準不斷優化教學目標。比如,在學習“磁現象的電本質”這一小節內容時,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理解“與電流磁場一樣,磁鐵磁場也是由電荷運動形成的”這個物理知識,還需要讓學生了解要在指導思想和實驗基礎的前提下提出科學假說,即科學假說的提出必須以實驗基礎與指導思想為基礎,逐步讓學生認識科學假說,假說是科學發展的形式,假說正確與否需要由其是否能夠驗證實驗現象、導出的結論能否與實驗相符合為基準,在此教學過程中,物理教師要逐步向學生滲透科學發展的道路、研究的方式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2.優化教學內容
初中物理教學內容是物理教師在對物理教材、物理課程標準的認真、仔細分析后,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認知現狀,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的呈現順序、合理地選擇組織教學內容,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初中物理教學內容的設計過程實質上就是教師對物理課程的一個重構過程,“師構課程”的說法也是由此得來的。在教學內容的優化方面,物理教師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研究更加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實現提升。初中物理教師要在更加符合學生學習情況的原則上,對物理課程標準和教材上的內容進行重新選擇、重新組織與重新加工,將死板的教材轉變為活的教材內容,滿足初中物理教學的需求。
3.優化教學策略
初中物理教學策略指的是確定物理教學目標后,教師按照物理教學大綱要求,從學生的動作特征、情感特征以及認知水平出發,有針對性地選擇并整合相應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式方法以及教學活動,同時設計好教學時間,制作具有相應效率意義的實際教學方案。作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手段,教學策略是整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重點研究內容。物理教學策略的優化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如何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并挖掘潛在的教學資源更好地滿足教學要求;如何設計教學步驟和教學環節,設計什么樣的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如何設計更加高效的教與學的方式。優化教學策略旨在優化教師教的手段與學生學的方法。優化教學策略主要從安排教學時間、選擇教學組織形式和選擇教學方法以及安排教學活動著手,切記在此過程中要結合課程內容著手加以細化。除此之外,要在教學策略優化過程中準確處理能力、方法與知識三者之間的關系,要讓教學活動更加引人入勝,教學組織形式更加和諧輕松,教學方法更加有趣,營造一個以創造性、啟發性與探索性為主的科學文化氛圍,充分信任、尊重學生,不僅要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要讓學生學會學習,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科學精神,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將教學整體設計與細節優化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僅要“授人以魚”,還需要“授人以漁”,必要的時候還需要“與之同漁”。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既要傳播知識,又要重視心理調整、能力培養與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科學、合理的思想、精神與方法。
參考文獻:
[1]唐麗平.探討新課程背景下民族地區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優化策略[J].學周刊,2014(1):38-40.
[2]楊勇誠,朱偉.以“項目學習”優化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4(10):57-60.
[3]張建英.初中物理網絡化教學模式探討及優化策略研究[J].科技廣場,2006(5):59-61.
[4]王天嬌.淺談初中物理教學優化策略[J].學周刊,2015(30):158.
[5]王穎.優化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