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麗麗
摘 要: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泉,對于學生的長遠性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發展學生想象力的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想象力;創造力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泉,是推動個體不斷迸發思維智慧、并將其付諸實踐獲取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教育實踐更是表明,良好的想象力對于學生逐漸形成積極進取的創造意識、創新能力有著不可估量的促進性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更好地培養、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呢?筆者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在識字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階段學生需要擁有大量的漢字積累,也正因為如此,識字在其整個語文學習活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鑒于此,筆者認為可以將識字教學活動作為發展、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有利陣地。
對此,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的實踐。如,在教學“濕”這一漢字時,教師提示:地上顯示有水,這證明地上很濕。又如,在學習“揮”這一漢字時,教師提示:一個軍人舉著手,在揮手……通過筆者的示范,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趣味記憶漢字的方式方法,他們也紛紛展開合理的想象,對一些漢字進行趣味式記憶。如,有的學生聯想到:古時候稱呼女子為“姑”娘;還有的學生聯想到:對著他人說一些風言風語的話,就是在“諷”刺他……不同的學生展開自身與眾不同的聯想力與想象力,對一些漢字進行了趣味式的闡述與講解。
如此,不僅使他們對具體漢字形成了更為深刻的認知、理解與充分掌握,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創編漢字趣味記憶的過程也正是他們展開想象力、合理進行聯想的過程,而這很顯然為其自身想象力的顯著發展與進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在文本續編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課文文本是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知識的重要依據,其中所涉及眾多情節曲折生動、人物特征形象鮮明的篇章段落。對此,筆者認為我們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將課文文本當做發展、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重要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合理延伸課文文本的形式促進其自身想象力的顯著進步與發展。
如,在學習了《圣誕老人的禮物》這篇課文之后,筆者就要求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小女孩看到那頂漂亮的假發時,心里會怎么想?她會對媽媽說什么?她能聯想到這頂漂亮的假發是誰送給她的嗎?又如,在學習了《南轅北轍》這一成語故事之后,筆者則要求學生嘗試進行想象:若是故事中的那個人仍然堅持朝著錯誤的方向,即使裝備再精良,他是否能達到目的地楚國呢?為什么?若是你目睹了這個人的錯誤駕駛方向,你會如何勸阻他?
如此一來,借助對課文文本的有效引申,不僅使學生在諸多問題的基礎上對教材文本所蘊含的深刻情感形成了更深刻的認知與理解,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對教材文本進行再加工的過程中還有效地促進了自身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真正取得了一舉兩得的良好教育教學效果。
三、在寫話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
寫作對學生的想象力要求較高,因為只有在豐富想象力的支撐下,學生個體才能寫出與眾不同、別具特色的高質量文章。因此,寫作教學活動同樣可以作為鍛煉、發展學生想象力的又一重要有效途徑。
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就可以充分證明這一點。例如,在低年齡段小學寫話教學中,筆者就會給出學生特定的圖片,要求他們在展開豐富聯想力的基礎上,用文字將所給出的圖片進行描述。如,有一次,筆者向學生提供了一張“垃圾扔在垃圾桶外,而沒有扔在垃圾桶中”的圖片,要求學生針對這一圖片運用語言文字發表自身的認識與看法。有的學生寫道:“垃圾桶在小聲地哭泣,我明明還能裝好多垃圾,為什么人們卻不把我派上用場呢?”有的學生寫道:“看到垃圾隨意被扔在垃圾桶之外,一個佩戴鮮艷紅領巾的小學生將它撿起來,放到了垃圾桶之中。”還有的學生則寫道:“有人目睹了垃圾被扔到垃圾桶之外的過程,并對亂扔垃圾者進行了教育,而亂扔垃圾的人也虛心接受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以寫話活動為載體能切實推動學生想象力的鍛煉與發展。
總而言之,只要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潛心研究、認真探索、勇于實踐,對更多富有成效的教學策略進行科學、靈活的運用,相信!必定能幫助學生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促使他們在浩瀚的語文知識海洋中馳騁想象、大膽想象,真正做到想象力與語文素養的綜合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琦,殷玉輝.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10).
[2]李文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