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麟
摘 要: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得到更充分發展,必須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打造高效、優質的有效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性;多媒體
教學有效性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教育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的基本途徑,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成為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是新課改理念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當前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那么,我們教師應該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創設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情境
構建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對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很容易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調動學生思維,使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的狀態。《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將數學教學與生活緊密的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愛上數學,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在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這一課時,有些公式需要學生記憶,如果單純讓學生記憶,效果不好,而且課堂教學也會顯得枯燥,筆者創設了一個烏龜和兔子比賽刷墻的生活化情境,看烏龜和兔子誰先刷完墻,要想知道誰先刷完墻,學生必須先算出墻的面積。這樣一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都很積極投入到計算中,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會更牢固,并且還活躍了課堂教學氣氛,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二、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被廣泛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多媒體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多媒體將文本、聲音、圖像、動畫有機結合在一起,使教學更加形象有趣,打破了傳統課堂單一的教學局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有趣的教學情境,把生動有趣的故事、活潑可愛的動畫、活靈活現的生活素材,配以啟發性提問,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圓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先畫好一個圓,接著把圓分割成十六等份,利用動畫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再用同樣的方法把圓等分成三十二等份、六十四等份……讓學生體會拼接的圖形面積與圓的面積關系,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使學生能更輕松地掌握課堂教學知識。這樣一來,既幫助了學生學習,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分層教學,注重后進生的教學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都在用統一的標準來要求所有學生,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導致基礎好的學生能很輕松地完成,基礎差的學生跟不上節奏,以至于學習沒有了動力,學習積極性下降。由于每個學生的先天因素和主觀努力程度不一樣,學生在學習方面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的要求標準,實施有差異的分層教學,這是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競爭意識,適應未來社會激烈競爭的需要。有利于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鮮明個性化品質。
如,在課本上的習題都是要求全班學生掌握的,做這類題時中上生沒困難,教師要求他們獨立完成,中下生(特別是后進生)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必須加強個別輔導,使他們通過努力能完成。這樣一來,所以學生都能順利地完成任務,使所有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提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重視評價的有效性
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欲望,同時學生還能獲得追求新知識的動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應重視對學生學習的過程,并在其學習和操作的過程中給予激勵性的評價,尤其是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閃現的創造火花要及時鼓勵,對積極參與學習的學生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從而做到知、情、意、行的綜合評價。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得到肯定,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是廣大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改變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徐珊珊.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J].學周刊,2015(18).
[2]郭建強.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學周刊b版,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