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same”在現代漢語中存在多個對應體,Liao&Wang(2015)對其中的兩個對應體“同”和“相同”進行了對比分析,發現“同”和“相同”雖為同根,但在所修飾成分以及所處句法位置上存在很大的差異。本文認為“同、相同、共同、同樣”均為以“同”為底的變體,并引用BCC中的漢語語料對“同、相同、共同、同樣”的語素類型、標記—類型分類以及詞類歸屬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揭示“同、相同、共同、同樣”的差異。
關鍵詞:同 相同 共同 同樣 差異
一、引言
Liao&Wang(2015)[1]認為英語“same”在現代漢語中存在兩個對應體“同”和“相同”,并從詞類、標記—類型、形態句法以及有定效應等方面對二者進行了對比分析。他們指出:“同”是限定成分,而“相同”是形容詞;二者是同根的不同變體;“同”為標記(token),“相同”為類型(type)。在語料分析的過程中,大量語料顯示“同”的變體不僅僅是“同、相同”,還有“共同、同樣”。本文借鑒Liao&Wang(2015)的方法,對“共同、同樣”進行語素類型分析,確定其標記和類型,然后按照Vergnaud&Zubizarreta(1992)[2]構建的邏輯—概念理論來描述從標記差異到NP-DP層級上的變化,并討論其詞類歸屬問題。
二、差異分析
(一)語素類型
“同、相同、共同、同樣”具有相同的詞根“√同”。Liao&Wang(2015)將“同”看作是黏著語素,在句子中無法單獨出現,只能與其他語素相結合;而將“相同”看作是自由語素,是“相”與“同”結合作為復合詞出現。依據這種思路,“共同”和“同樣”分別是“同”與“共”“樣”結合,以復合詞的形式展現。
(1)我跟你喜歡的電腦是*同/相同/?共同/?同樣的。
在例(1)中,“同”作為黏著語素單獨出現是不合語法的;“相同、共同、同樣”作為復合詞單獨出現符合語法,但“共同”“同樣”的可接受性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將其調整為“我跟你喜歡的是共同的電腦”和“我跟你喜歡的是同樣的電腦”就更好理解了。由此可知,“同”是黏著語素,“相同、共同、同樣”是自由語素。
(二)標記和類型
Vergnaud&Zubizarreta(1992)對標記和類型的定義:類型指由名詞類成分指向的性質和概念上的實體,標記指類型中的實例。Liao&Wang(2015)將“同”看作在標記上相同;“相同”則被看作類型上相同。通過分析,筆者認為“共同”在標記—類型上表現為標記,而“同樣”則表現為類型。例如:
(2)(張三和李四)共同的朋友(王五)。
(3)(許三觀和許玉蘭)共同的孩子(許三樂)。
(4)(張三和李四有)同樣的電腦。
(5)(我倆買了)同樣的產品。
“朋友”和“孩子”只能是指同一個人,因此屬于標記。“電腦”和“產品”屬于同一牌子,由此可以得到電腦牌子和產品的集合{戴爾、蘋果、聯想、華碩……}{產品1、產品2、產品3……},其中“同樣的電腦”和“同樣的產品”指同一類的“電腦”或“產品”,而非同一個。
下面從其他方面對“共同”和“同樣”進行測試,以驗證其標記和類型。第一個測試為:
A.一人扮演兩個角色。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孫悟空和六小齡童,由于兩個角色為同一個人,所以屬于標記。假設只有“共同”可以在這樣的句子中出現:
(6)孫悟空和六小齡童是共同(token)/*同樣的一個人。
(7)孫悟空和六小齡童是(一個)共同(token)/*同樣的人。
B.同一類型的不同角色。如孫悟空和豬八戒都是《西游記》中歷經了千辛萬苦的神仙。假設只有“同樣”可以出現:
(8)*孫悟空和豬八戒是共同的神仙。
(9)孫悟空和豬八戒是同樣的神仙。(type)
C.第一人稱的說話者和第二人稱的聽話人之間不可能指同一個人,但有可能指同一類人。在這里,假設只可以用“同樣”:
(10)*我跟你是共同的人。
(11)我和你是同樣的人。(type)
第二個測試是“不可讓渡的領屬”。Zubizarreta(1992)認為身體部分不能由多個個體所共有;司富珍(2014)[5]認為親屬關系也不能被分享。因此,如果要描述兩個個體之間身體部分或親屬關系相似的話,只能使用“同樣”,不能使用“共同”。例如:
(12)*許三觀和許三樂有一雙共同的眼睛。
(13)許三觀和許三樂有一雙同樣的眼睛。(type)
(14)*趙本山和劉流有共同的爺爺。
(15)趙本山和劉流有同樣的爺爺。(type)
第三個測試是標記—類型指稱的疑問句。漢語中的“誰”和“什么”一般要求回答是標記型的,即指具體標記;而“怎么樣”或“怎樣”則要求回答內容是類型。
(16)標記型問題:共同
a.孫悟空是誰?
b.孫悟空和六小齡童是共同的一個人。
(17)類型問題:同樣
a.孫悟空是怎么樣的神仙?
b.孫悟空和豬八戒是同樣的神仙。
為了更好地說明“同樣、共同”的標記和類型問題,我們來看一下從標記差異到NP-DP層級上的變化。Vergnaud&Zubizarreta(1992)等認為標記和類型的語義概念與名詞(短語)和限定詞(短語)的句法投射存在一定的關聯。Vergnaud&Zubizarreta(1992)更是構建了邏輯—概念理論來解釋這種關聯,并提出了關聯法則。我們用數字(1、2、3……)表示標記指數,用字母(I,j,k……)表示類型指數。endprint
當限定短語或名詞短語指稱時,限定短語指稱標記,名詞短語指稱類型。
如上圖所示,DP和NP自然而然地與標記和類型分別對應。這種對應是否能夠用來討論“同、相同、共同、同樣”呢?
為了對“共同、同樣”進行討論(“同、相同”的投射分析詳見Liao & Wang(2015)的研究),我們構建出類似的函數表達式:
[同](x)(y)…→x=y(其中x和y為類型或標記指數)
我們來看“共同”和“同樣”在限定短語和名詞短語上的投射對應問題。
a.每個人都喜歡共同的一部電影。
b.[每個人]1,2,3…喜歡[DPD(n')-共同(1'=2'=3'…)[CLP一部電影]g]。
其中,(n')表示由全稱量詞管轄的標記指數,因此,每個人(1,2,3…)喜歡(1',2',3'…),每一個都表示一部電影g。得到[共同的一部電影]由[每個人]通過謂詞管轄,生成標記指數,即:(1喜歡1')&(2喜歡2')&(3喜歡3')&…(1'=2'=3'…)。
再來看“同樣”,無論是修飾名詞短語還是量詞短語,“同樣”都表現出一定的類型。采用相同的邏輯概念指稱理論,得到如下公式:
a.每個人都喜歡同樣的電影。
b.[每個人]1,2,3…喜歡 [NP同樣(g'=g''=g'''…)的(1'=2'=3'…)的[NP電影](g',g'',g''')]。
同理,[電影]由[每個人]所管轄,而[電影]指不同類型的電影(科幻、喜劇、戰爭等)。由此可得:(1喜歡g')&(2喜歡g'')&(3喜歡g''')&…(g'=g''=g'''…)。
綜上所述,“同、共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標記;而“相同、同樣”則屬于類型。
(三)詞類
漢語詞類問題一直被認為是個老大難問題(陸儉明,2005)[3]。就20世紀而言,在漢語詞類的歸屬問題上就有過三次大的討論。經過這幾次的討論,語言學家們逐漸形成一個相對統一的觀點:詞類是詞的語法分類,是按照詞所具有的不同的語法功能進行劃分的。盡管語言學家們基本達成了這樣的共識,但到目前為止,漢語詞類問題依然是討論的熱點。Halle&Marantz(1993)[4]從分布形態學(DM)的角度出發,認為在詞匯層不具有詞類的區分,所有的詞類都是在進入句法后才根據其所處的功能性環境進行定義的。這一點與現代漢語語法學奠基者黎錦熙先生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國語文法》中所提倡的句本位不謀而合,句本位強調要“依句辨品”,即所有的詞在沒有處于某個特定位置時是沒有詞性可言的。
詞類是指詞的語法分類(陸儉明,2005),以“√同”為底的“同、相同、共同、同樣”表現為不同的詞類。Liao&Wang(2015)認為“同”為限定詞,而“相同”在一定層次上表現為某種形容詞。本文認為“共同、同樣”也表現為形容詞。例如:
(18)他們是同/那(一)類人。
(19)他們是相同的人。
(20)他們有共同的敵人。
(21)他們有同樣的目標。
考慮到漢語詞類的借用現象較多,那么,“同、相同、共同、同樣”是否只具有這一種詞類性質呢?來看“共同”和“同樣”作為副詞的例子:
(22)我們共同進步。
(23)這是我們共同奮斗的結果。
(24)促進共同發展。
(25)世界華人共同關注的一個焦點。
例(22)~(25)清楚地顯示“共同”可以作為副詞修飾動詞。通過對BCC漢語語料庫的綜合檢索,發現“共同”作為副詞修飾動詞的例子共有135455條之多。因此,“共同”還可以作為副詞。
(26)我們同樣期待好的結果。
(27)同樣是老板,怎么就這么大區別呢?
(28)他認為同樣存在“俄狄浦斯情節”。
(29)很多時候同樣需要打點。
例(26)~(29)中“同樣”后面緊跟的也是動詞,說明“同樣”也可以修飾動詞。通過對BCC漢語語料庫的綜合檢索,得到“同樣”修飾動詞的例子共有67491條。因此,“同樣”也具有副詞的性質。
再來看“同”和“相同”:
(30)你我同進退。
(31)你我結伴同游奧森公園。
(32)相同情況,相同對待。
例(30)~(32)明顯屬于書面語,在口語中很少這樣使用。不僅如此,“同進退”中的“進退”和“相同對待”中的“對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名詞的性質,如我們會說“相同的情況,相同的對待”,而不是“相同的情況,相同地對待”(“地”是作為后接動詞時的標志)。
下面再從分布形態學角度來看詞類問題。首先,先來看一下分布式形態學的有關概念。分布式形態學始于20世紀90年代,主要“陣地”是用句法的方式來處理形態問題,將構詞的過程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在構詞上采用中心詞移位的句法操作來完成,使其發生在句法層面上;另一方面是像融合(fusion)、分裂(fisson)這樣的形態操作是來自向音系式(PF)推導過程中的操作(程工、周光磊,2015)[6]。
分布式操作的對象不是具備音、形、義等特征的完整詞條,而是語素,語素可以分為抽象語素和詞根。抽象語素指還沒有進行語音實現的語法特征。抽象語素在經過句法操作后被送到詞匯表(包括詞項,為形式特征賦予語音特征),在這里獲得音系特征,稱為遲后填詞。詞根指沒有音和義的結合體,即√EAT、√GIRL、√DOG等。詞根在進行句法推導時就填入了,但其并不具有語法特征,需要通過與抽象因素進行句法合并獲得語類特征。例如,通過句法操作生成girl的過程為:
如上文所述,詞根只有在特定的句法環境中,通過與指派語類的中心語合并后才能確定其語類特征。這為分析“同、相同、共同、同樣”的詞類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同、相同、共同、同樣”的詞根分別為“√同、√相同、√共同、√同樣”,它們在沒有具體語法環境的情況下不具備語類特征。在上文的語料中,它們分別處于不同的語法環境,其句法生成過程如下(見下圖1-4):我們是同類人;我們是相同的人;我們有共同的敵人;我們有同樣的目標。但“共同”和“同樣”作為副詞時其表現則不同(見下圖5-6),其中“共同”和“同樣”的詞根與其作為形容詞時的詞根一樣,但要與不同的中心語類合并。endprint
通過采用分布式形態學的觀點,似乎很容易地解決了詞類問題,但是這種觀點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例如,假如所有的詞在詞庫中都不具有語類特征,都是在句法操作中獲得的語類特征,那么就需要一個龐大的詞庫,能夠包括所有的詞根,無論是之前存在的還是新添加的詞根,這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另外,像上文提到的“同、同樣”以及“同樣的人”“相同的電視”是否也存在這樣的詞根,還是說幾個詞根的組合等這樣的問題還有待解決。
由此,采用傳統上的分類進行總結,可知“共同”和“同樣”不僅可以作形容詞,還可以作為副詞出現在動詞前面;而“同”和“相同”只能分別作為限定詞和形容詞出現。
三、結語
綜上所述,“同”的四個變體在表現上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同”作為黏著語素,可以作為限定詞使用,屬于標記類;“相同”作為自由語素,可以作為形容詞出現,屬于類型類;“共同”作為部分黏著語素,部分自由語素,可以作為形容詞或副詞出現,屬于標記類;“同樣”作為自由語素,可以作為形容詞或副詞出現,屬于類型類。
參考文獻:
[1]Wei-wen Roger Liao&Yuyun Iris Wang.The Same Difference:Comparative Syntax-Semantics of English Same and Chinese
tong/xiang-tong[C].In the Chinese Syntax in a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ed.Audrey Li,Andrew Simpson and Wei-Tien Dylan Tsai,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5:128-146.
[2]Vergnaud Jean-Roger&Maria Luisa Zubizarreta.The Definite Determiner and the Inalienable Constructions in French and
English[J].Linguistic Inquiry,1992,(23):595-652.
[3]陸儉明.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27-53.
[4]Halle.M&A.Marantz.Distributed Morphology and the Pieces of Inflection[C].In K Hale and S J.Keyser eds,The View
from Building 20.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3:111-176.
[5]司富珍.“趙本山的爺爺”和“趙本山的帽子”——漫談漢語中的兩種領屬結構[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2):43-51.
[6]程工,周光磊.分布式形態學框架下的漢語動賓復合詞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文雙月刊),2015,(2):163-175.
(李富強 北京語言大學外國語學部 100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