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業院校的學生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較低。因此職業學校在注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同時,也要加強對于學生道德素質能培養。語文擁有很強的人文性,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最好的途徑,語文的德育滲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操[1]。本文詳細分析了新課改環境下,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就如何在語文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提出具體措施。
關鍵詞:語文教育;德育滲透;措施
德育教育是各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學校必須把德育工作放到教育的首要位置。而要想對職業學校的學生進行德育觀念的滲透,用語文進行教育,無疑是最為有效的辦法。就新課改的背景來看,職業學校中語文教育的德育滲透,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下面就這些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并且針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提出幾點具體措施。
一、職業學校語文教育中德育滲透的問題
(一)德育的目標過于理想化
職業學校的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略有欠缺,在加上學生本身在道德素質水平上就存在差異性。學校以及教師方面,忽略了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對所有的學生都設立了比較高的目標。由此可以看出,職業學校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方面,存在著德育目標過分理想化、以及德育目標模式化的問題。
職業學校中學生的道德水平良莠不齊,因此,在德育目標上也應該分層次。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同一個德育水平,或者設置太過遙遠的目標,很顯然是不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況且,倘若只是一味的追求德育上的高度,而忽略了學生不同梯度水平的差異性,學生也未必會積極做出的反應,導致德育滲透的進行舉步維艱,難以落實。
(二)語文教師角色定位的偏差
可能是由于語文這門學科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通俗易學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對語文老師有著一定的親近感,有的語文教師善于把握這個機會。在課堂上,不僅僅把自己當成純粹的教授者,而是與學生進行思想和心靈上的溝通,讓學生沒有心理包袱。帶給學生輕松愉悅學習過程的同時,將德育的滲透和語文知識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可是大部分的語文教師卻做不到這一點,在自身定位上,依然單純的把自己當做是語文知識教授者。不能在語文教學中有機的將德育進行滲透。
由此可以看出,語文教師錯誤的自身定位,將不利于德育在語文教育中的滲透。
二、職業學校語文教育中進行德育滲透的措施
(一)教師要充分發掘出教材內容中的德育因素
摘要中提到過,語文是德育滲透的載體。那么,語文自然是有著先天的條件,語文教材的內容,往往都存在著德育的內涵,這需要教師去用心發掘,并且將之用于課堂的教學中[2]。
語文教材種類很多,可以根據主題的不同,將課文分為多個類型,每個類型的主題都有側重點。從各個側重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歌頌母愛的課文,比如《我的母親》;也有歌頌父愛的課文,比如《背影》。這些課文都有自己的側重點,教師可以根據從側重點出發,就課文積極的主題思想,為學生進行詳細分析,或是對課文中人物的高尚品德進行分析。因此來感染學生、熏陶學生,讓學生通過課文內容來有一個好的精神追求,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實現德育在語文教育中的滲透。
(二)課堂教學時通過導語來進行德育滲透
導語,是課堂教學的開始,也是開場白。一個好的導語,能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起很大的作用。
導語的類型多種多樣,但是目的都是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進行導語的設計時,要在學生理解范圍內,合理的加入德育元素。這樣,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開始,就接受德育的滲透。
以《我的母親》來舉例。古往今來,有多少歌頌母愛的佳作。詩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更是流傳千古。“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边@是孟郊在出門遠游時,看著為自己送行的母親,有感而發的一首佳作。那么,對于母親,你們又有什么看法?借此,來進行今天課文的引入,導語在主體上和課文相契合,不僅能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引發對于母愛的思考。
(三)開展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的開展,教師不能全然放手不管,讓學生自己閱讀。書也有好壞之分,不加選擇的閱讀將不利于學生的德育觀念培養。在課外閱讀的環節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年齡、學習水平等各方面,為學生有針對性的選擇出一系列書籍,然后讓學生自行選擇閱讀。另外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對學生進行閱讀上的指導。以此來激發出學生的閱讀激情,讓學生在書籍中收到正確道德觀念的熏陶。
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來舉例,學生通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閱讀,能夠了解到保爾柯察金的人生歷程,感受到保爾柯察金身上那種堅韌不拔的高尚品格。進而把書中的主人公當成自己學習的模范,在閱讀書籍的過程中,逐漸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
(四)言傳身教
語文教師不應該僅僅是通過簡單的課堂教學,來教授學生語文知識。身為知識的教授者,教師也要通過自身的一言一行,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來熏陶學生[3]。除此之外,學生在課堂式進行語文知識學習時,學生學習到的不只是語文的課本內容,還有語文教師的思想品質以及為人處世方法。因此,教師更加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遵循師德規范的要求,要有嚴謹教學態度,日常教學中更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模范形象。
這其中包括一些小的細節,比如上課前的認真備課,批改作業時細致認真,教師的對待教學工作的態度,會影響到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教學的工作當中遇阻礙時,是當機立斷、迎難而上,還是拖泥帶水、逃避退縮;這也會影響到學生在面對困難時會以怎樣的態度解決。
教師要通過自己的高尚情操,去感染學生,逐漸的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和情操。
三、結語
處于新課改的背景下,職業學校的語文教育必須和德育滲透相結合,在對學生進行日常語文教育的同時,要將德育的內涵滲透在其中。可以通過課堂導語的創新、教師的言傳身教、延伸課外閱讀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能夠受到德育高尚情操的熏陶。提高職業學校文化水平的同時,也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江點雪.新課程改革下中學語文德育滲透[J].學語文,2014(2):73.
[2]姚茜.新課改下初中語文德育的現狀及思考[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3):36.
[3]萬蕾.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學周刊a版,2013(12):43.
作者簡介:龔蕊(1979-),女,漢,甘肅蘭州人,蘭州城市建設學校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中文及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