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全員運動會需注意的五個方面
草根爭鳴
主持團隊:江蘇省連云港市惠志東鄉村體育教師培訓站、
呂恒萊名師工作室、樊紀良名師工作室
主持人:惠志東 呂恒萊 樊紀良
成 員:劉 軍 顧 欣 孫立同 魏玉柱
特約嘉賓:李 虎
研討話題:中小學如何開展全員運動會
研討網址:http://bbs.sports.edu.cn/viewthread.php?tid=6540&extra=page%3D1

全員運動會是以運動會為載體,全體學生參與的一種學校集體活動,它是學校落實“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升學生素質”的有效手段。開展全員運動會對于加強學校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增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健身習慣,增強學生體質等方面有積極意義。在初中階段組織全員運動會需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
全員運動會是全體學生參與、面向全體學生的學校活動,在設定運動會項目時要注重項目的普適性,要選擇能吸引大多數學生參與,學生能夠通過較短時間的練習較快地掌握并且能夠融入團隊中的項目,如,可選擇多人綁腿跑、多人旋風跑、托球跑接力等項目,這些項目在運動技能方面要求不高,學生通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能夠快速掌握,且趣味性強,適合大多數學生參與。
全員運動會在項目選擇時,遵循普適性原則的同時,可以為一些確實因身體殘疾或其他原因無法參加比賽的學生提供一些裁判員工作崗位,以體現其廣泛的參與性。全員運動會參與人數眾多,需要的裁判員也多,將一部分確實因身體原因不適合參與運動的學生編入裁判隊伍,能培養這部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也解決了全員運動會參賽運動員多、工作(服務)人員不足的問題。如,可以安排學生擔任記錄員、計數員、總記錄員等執裁難度較低的裁判員職務,這樣既能較大限度地動員學生參與,還能有效保證運動會的順利開展。另外,如果邀請學生家長參與到運動會的裁判工作或比賽中,也能最大化地發揮全員運動會的運動參與等功能,在擴大學校、社會影響力,營造良好家庭鍛煉氛圍,推動家庭健身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運動比賽離不開評價和獎勵,全員運動會參與人數多、項目多、組數多,需要獎勵的人員也多。
在設定獎勵數量和項目時可以從多角度、多方面設立獎項,如,設立最佳合作獎、最佳進步獎等。但獎勵不宜過多過濫,尤其是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智較小學生成熟,如果獎項不能區分優劣,反而容易降低獎項的含金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拼搏精神。另外,賽場的失利對學生也是一次很好的挫折教育的機會,現在的中學生經受的挫折少,承受挫折能力差,賽場的失利能夠培養學生們的抗挫折能力,更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針對失利學生,體育教師或班主任可以在賽后幫助學生分析失利原因,肯定優點,正視缺點,幫助學生更加理性地面對成功和失敗。
全員運動會在設項上不能一味地強調趣味性而弱化運動強度,同時,通過比賽要讓學生主動掌握一些運動技能。為此,在設置比賽項目時要考慮其是否含有運動技能要求,是否具有一定的運動量,以此促使學生充分習練某種運動技能并主動增強身體素質。如,跳繩項目,學生既需要掌握跳繩的技能,還需要有較好的體力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另外,也可以改變比賽時間或距離,增加比賽的運動強度,提高競技性。如,托球20m跑改為托球50m跑;定點投籃限定時間增加至1分鐘,足球顛球可以延長為3分鐘等。
全員運動會參賽人員多,比賽項目多,尤其是一些人數在3000人以上的學校,在組織編排時要充分考慮器材、場地、裁判、項目等因素,要遵循器材合理分配、場地充分利用、裁判做多面手、項目搭配合理的原則。
器材合理分配要求組織者要通盤考慮,對于一些使用頻次較高的諸如圓錐桶、秒表、球類等要合理分配,避免出現多組項目同時使用相同器材而導致比賽無法進行的情況發生。
場地充分利用則要求在編排項目時,盡量做到體育場地充分利用,如,籃球場既可以進行投籃比賽,也可以利用籃球場平整的特點組織一些集體跳長繩、踢毽接力賽、托球接力跑等項目。
比賽項目多決定了裁判不可能只執法一場比賽,因此,要求裁判必須做多面手:掐得了秒表、數得清個數,量得了距離。這就需要對裁判員在賽前進行培訓,幫助裁判員熟練掌握各種比賽的規則,在項目轉換時能夠做到迅速到位、盡快組織、判罰快速準確。
項目搭配要考慮學生兼項的可能,技巧類項目后可安排耐力類項目,上肢類項目后可安排下肢類項目,通過對比賽項目的合理搭配,能有效減少學生兼項的可能,防止學生因過度勞累引發安全事故。
—王志強(山東省濱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學,256623)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