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彬
摘 要: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通過美術教學活動來喚醒他們的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實現認知、情感、創造的整合,學科之間的整合,以及讓學生參與美術活動基本素質全面和諧的發展,在學習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學習知識,是值得我們美術教師深思和探究的。
關鍵詞:美術素養 創新能力 德育 快樂
在不斷發展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眾多美術教師卻忽略了學生學習美術的樂趣。單一的繪畫等教學,使學生在長期的美術學習中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不能完成具有自己個性的繪畫及其手工作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是我們長期所要探究的教學方法和自身提高的依據。
美術教育的功能就在于引導受教育者的審美活動,滿足他們的審美需要,促進他們的心靈美、語言美、形體美,增進他們的審美意識、審美能力,使他們為維護和創造美好事物而做出不懈的努力。審美教育已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素質提高的迫切需要。因此,現代我國學校高度重視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情操,激發他們對美的熱愛和追求,使他們朝氣蓬勃的去學習、勞動和工作,善于在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和創造美。
一、在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
新的基礎教育理念要求課堂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通過美術教學活動來喚醒他們的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來表達他們的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實現認知、情感、創造的整合,這也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的。在不斷發展的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眾多美術教師卻忽略了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與教育,尤其是中小學學生情感的培養與教育。
在美術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生的情感教育與培養學生審美素質、美術素養是同步發展和互相作用的。學生的高尚情感培養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和美術素養。同時,提高了審美素質與美術素養也為學生的高尚情感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石。
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認知事物有密切的關系,教他們學美術并不是把他們培養成為美術家,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因此我們更應該多去了解學生,尊重他們的思維表現特點。小學生用色、用線大膽、果斷和單純,不受對象的約束,有很強的主觀性,帶有很多的印象成份,隨意性大、高對比度、夸張、不受限制。無意中創造奇特的令人驚訝的效果,這正是美麗作品的魅力所在。因此在評價他們的作品時,不能以“像不像”作為評價的標準。而是要看畫中是否真實地反映了他們的內心的感受,是否具有獨特性,新穎的表現等。孩子們眼中的世界,描繪水平不可能達到與成年人一樣,因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視覺形象多半是直覺、想象力的結合,只有理解和尊重他們的認知規律,才能正確來評價他們的作品,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他們的審美意識。
二、在美術教學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培養創新能力
1.給學生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
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內容科學健康、形式新穎活潑的課堂活動,可以大幅度的拓寬學生的視野和活動空間,同時也可以領學生到課外、校外活動陣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全面地發展??傊訌娬n堂活動是美術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的任務基本上是為自然出現的那些發展提供支持,對來自兒童的積極性作出贊許和同情的反應。只有在輕松愉悅的環境,學生才敢于自由想象、標新立異、大膽創新,使個性獲得發展。在學期初第一節課必修課就是《封面設計》給自己的作業本添畫封面并起一個自己喜歡的名字讓學生自由的發揮。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需要去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相對寬容的情感交流平臺。善于啟發、激勵他們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發現美、創造美,不要干涉和限制其個性化的感知和創造方式。必要的時候需要走出座位,還要讓學生走出教室和家居,讓每個學生都展開想象的翅膀,在藝術的草原上馳騁。把生活中的點滴作為創作的舞臺。
2.美術教學中把游戲和想象巧妙結合
游戲是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一般參與性很高。但課堂游戲作為一種教學方式重要的不僅僅是學生代表的活躍,而應該從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需要出發,然后再根據教學的整體安排確定合理的游戲內容和活動方式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在《杯子的設計》一課中,導入游戲是模仿《瞎子摸象》的故事:在一塊襯布下面放幾個形狀各異的杯子,讓學生通過摸來猜測是什么,然后讓學生說出你摸的是什么,來導出我們的課題。小學美術教學的重點在于提高學生興趣,引導學生馳騁在富于想象力和創造性的思維當中去感受,去體驗,去創造。學生的心理往往擁有最美好的畫面,這是他們通過幼小的心靈去觸碰這個世界而留下來的印記,如果用美術作品把這些美麗的畫面展示出來,學生受到極大的鼓舞,能激發他們的創作動力,對培養學生的愛好、欣賞能力、陶冶情操等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教學《植物寫生》時,先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花卉說起,讓學生說說自己熟悉的、喜歡的植物,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如果自己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植物仙子,你從哪些方面長的比它更加漂亮。通過和學生交流,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大膽表現,標新立異。在學生的習作里,令人驚喜地看到了他們的奇思妙想和創造力,有的畫出生活中的植物、有的在喜歡的植物上進行了創新,在未來的生活中也許會出現你們所想象的植物,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同時需要我們創造美。
三、在美術實踐中,愉快地滲透德育
美術實踐是美術課教學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實踐中滲透德育,使美術課教學具有育人功能。美術教育也屬于情感教育,它對于陶冶學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情感的調節功能。在《小鳥的家》一課中,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放映了一段關于人類隨意砍伐樹木讓小鳥失去生存環境的時候,小鳥傷心的哭了,有的學生也落淚了,欣賞完畢之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樹木,讓我們的小鳥不再遠離我們?!边€有同學說:“一定要保護小鳥,因為他是人類的朋友。”在《瓜果飄香》一課中品嘗水果以后,滲透不亂扔垃圾的教育,從一年級做起。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激起學生的情感,較好的完成德育的滲透。
兒童美術教育只有從兒童特點出發,真正實現認知、情感、創造的三者并舉,才能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才會與素質教育相適應。讓學生感覺到美本身就是一種心靈的凈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娛樂之中,使學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響,在心靈上受到啟迪,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