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姍姍 (安徽大學 230601)
關于福田繁雄的海報設計形式美分析
趙姍姍(安徽大學230601)
福田繁雄有著享譽世界的“平面設計教父”的稱號,福田繁雄在設計領域的造詣為人們所稱頌、學習,特別是其為平面設計營造出了一個有趣而又充滿悖論的視覺空間,是基于傳統圖形表現形式的有效創新。文章通過闡述福田繁雄及其設計理念,對福田繁雄海報形式美設計展開探討,旨在為如何促進海報設計的有序健康發展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
福田繁雄;海報設計;形式美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海報依舊活躍于廣告宣傳舞臺上,這與海報表現形式的靈活性、廉價性及海報設計者的積極推動等存在著莫大的關聯。設計師福田繁雄被譽為“五位一體的視覺創意大師”,他總是敢于擺脫舊事物的束縛,勇于追求創新,并系統地將各式各樣的創意、革新開展融會貫通。他的作品經常以“系列”的形式出現,每一系列設計創作均映射著設計者主觀想象力的舞動以及設計者控制畫面的水平和創作構思的別具一格1。
福田繁雄有著享譽世界的“平面設計教父”的稱號,其憑借自身視覺魔術師、全能設計者、方法實踐家等身份,被世人奉上了設計神壇。福田繁雄在設計領域的造詣為人們所稱頌、學習,特別是其為平面設計營造出了一個有趣而又充滿悖論的視覺空間,是基于傳統圖形表現形式的有效創新。
就福田設計理念而言,福田指出趣味應當充斥于設計愉悅表達中,應將趣味上升至趣味精神、文化層面開展考量,且應當出現于創作的開始到結束。福田認為,趣味性就藏匿于人們認知的慣性、經驗的陰影當中,換而言之,設計要求人們去主動發現。
1.異質同構原理運用設計
福田是第一個將異質同構原理通過視覺符號形式運用至海報形式美設計中的。在其絕大多數設計創作中,均可覺察到設計者對該設計原理的恰當好處的應用。福田在應用該原理時強調了置換這一表現形式,置換指的是選取某一簡潔、常規圖形用以基本形態,在確保其框架不變的基礎上,經由創意發揮,通過新型元素置換,獲取新形2。這一表現形式即便物與形相互結構保持不變,不過邏輯方面的融會貫通可使得圖形形成進一步意味深長的涵義。其關鍵在于依托某一常規形態,在保持常規形原本主要特點的基礎上置換新型元素從而實現再創作。
在福田海報設計作品中,其所運用的置換元素一方面是圖形形態的一般變換,一方面是對置換元素開展不斷揣摩,基于對整體風格協調性的確保,從而獲取設計意圖。就好比福田有名的海報作品《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系列,如圖1所示,在其中,福田把貝多芬頭像用以基本形態,對頭像發部開展元素置換,自某一距離對此部分海報作品開展觀察,能夠對海報中人物形象進行辨識3。然而對海報中人物發部進行細看時,便可發現其是由多種圖形元素構的,包括小鳥、馬匹以及音符等,這些含無關聯的圖形元素被福田運用至這一系列海報設計中,不僅對同一主題海報形式予以了豐富,還提升了海報的趣味性,很好凸顯了設計者的無限想象力。

圖1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海報系列作品示意圖
2.正負圖形運用設計
福田設計的海報中時常可見到其對正負圖形設計理念的運用,正負圖形顧名思義是由正形部分、負形構成的一種圖形,其中,前者較為容易獲取受眾的視覺關注(圖);后者則是正形周圍不易為受眾所關注的部分(底)。這便意味著,正負圖形是以圖底關系為重要前提的,且用于正形的“圖”、負形的“底”可進行相互反轉,所以還可稱其為“圖底反轉圖形”。于此類海報設計中,正形與負形可實現相互借用、襯托、依存,于一個整體形態中蘊藏著兩方面的內涵。該種由矛盾組成的圖形為海報渲染形成的虛實空間,促進平面空間的科學運用,屬于一類十分經典的視錯覺圖形語言表現形式4。
就好比,福田在其海報作品《UCC咖啡館》中便對正負圖形形式進行了有效應用,設計者把攪拌咖啡過程咖啡杯中產生的漩渦作為整個設計的主體部分,再利用咖啡漩渦正負紋理變換獲取造型、構圖,進一步形成諸多手握咖啡杯的圖形。福田經常對這一正負圖形發轉的表現形式開展運用,一方面是視覺方面的轉換,一方面是依托主題貼近生活的創意凸顯。
3.矛盾空間運用設計
矛盾空間是指借助人們視點的交替、轉換,于二維平面上形成三維立體形態,不過于三維形態中又呈現出飄忽不定的視覺效果,進一步產生空間的混亂,構筑去一個在二維到三維徘徊的空間狀態。福田借助錯視原理,對二維與三維形成的反差錯亂進行有效結合,促進構思與表現實現全面匹配,設計出既神秘又難以想象的視覺世界,將自身創作意圖以趣味形式呈獻給觀眾5。
就好比,在《福田繁雄招貼展》海報設計中,設計者在一個畫面中對靜止坐于臺前的人的多個視角狀態進行了表現,借助單純線、線面實現空間的穿插,經由人物黑色與大面積黃色的相互比對,促使整個畫面形成強勁視覺沖擊。該類空間意識上的模棱兩可,于視覺表現方面有著多重意義的特性。又好比,上世紀福田為日本某百貨公司周年慶活動設計的海報,于一個畫面中對兩個不同視角人形予以了表現,即俯視視角和仰視視角,進一步形成視覺上的一種不可思議,最終調動起觀者的視覺興趣。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海報依舊活躍于廣告宣傳舞臺上,這與海報表現形式的靈活性、廉價性及海報設計者的積極推動等存在著莫大的關聯。福田繁雄的海報設計十分講究形式美,海報設計作品無不匯集幽默情趣、圖形創意等于一身,散發著耐人尋味的氣息。各式各樣的創作主題福田均把握的游刃有余,表面上看似簡單,實則十分神秘;表面上看似變幻莫測,實則有著科學的連續性。福田的每一設計創作均能夠使人眼前一亮,帶給觀者意想不到的哲理性、人性化的視覺感官體驗。這一系列成就無不彰顯著這位“平面設計教父”對圖形語言掌控的游刃有余。
注釋:
1.袁恩培,李雙.福田繁雄海報設計的形式美[J].裝飾,2011(2):81-82.
2.張紅穎,吳衛.日本視覺設計大師福田繁雄海報作品探析[J].美術大觀,2007(2):98-99.
3.鄧可彪.淺析藝術形式美規律的運用——《千手觀音》舞蹈動作造型與福田繁雄設計作品比較[J].四川戲劇,2008(3):103-104.
4.胡菲菲.論福田繁雄的設計語言——日本視覺設計大師福田繁雄之招貼設計語言[J].青春歲月,2012(14):36-36.
5.孟陽.歐洲、美洲、亞洲平面設計師設計風格研究——以岡特·蘭堡、保羅·蘭德、福田繁雄、靳埭強為例[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4(2):94-95.
趙姍姍(1991.6-),女,漢族,安徽淮南,安徽大學碩士,藝術設計平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