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宜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 400000)
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
王佳宜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 400000)
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新形勢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方向是提高輔導員的專業化水平。然而,我國高等學校的輔導員隊伍普遍存在入職門檻低、隊伍不穩定、輔導員體制不健全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國高等學校可以采用規范入職門檻,保障隊伍穩定,明確工作職責、健全培訓制度等措施來促進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
輔導員;隊伍建設;專業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分工日漸精細,各行各業都在爭先恐后地爭取“專業”的頭銜,與此同時,專業化也逐漸成為各項職業發展的一種趨勢。1933年,社會學家卡爾·桑德斯和威爾遜首次為“專業”下了定義:“所謂專業是指一群人在從事一種需要專門技術的職業,是一種需要特殊智力來培養和完成的職業,其目的在于提供專門性的服務。”事實上,關于“專業”的定義并不限于此,且它的內涵和外延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步拓展。筆者在綜合分析相關學者的觀點后,認為無論哪種職業,若要被認為是專業的,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征:一是注重專業領域的能力培養與實踐探索;二是具有高深、獨特的專門知識和技術;三是按照專業標準進行活動能夠促進社會健康和蓬勃發展。所謂專業化,則是指某種職業由普通職業,通過思維和解決問題技能的培養、訓練,逐漸獲得鮮明的專業標準并成為一種專門職業的過程。[1]那么輔導員專業化,就是指輔導員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生涯中,通過專業訓練,習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知識和技能,實施專業自主,表現專業道德,并能夠獲得社會認可,提升社會地位的過程。
目前,我國在推進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進程中,既有成效,也有不足,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輔導員入職門檻低。在現今高等學校輔導員的入職招聘中,對于輔導員的專業大多沒有硬性要求,很少有高等學校在招聘時明確規定輔導員的專業必須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或“教育學”等相關專業。雖然,在日后的工作中,輔導員會在實踐中習得相關經驗,強化實踐技能,并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融合,相互促進,但從專業性角度來說,基礎理論知識的缺失會導致非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關專業輔導員的“底蘊”不足。與此同時,由于我國高等學校普遍忽視輔導員隊伍建設,導致輔導員隊伍在學歷職稱和知識結構等方面存在諸多的不合理,部分高等學校甚至將專業知識不扎實、職業素質不高的教職工全部匯入輔導員隊伍。
第二,輔導員隊伍不穩定。首先,一般來說,我國輔導員的發展包括黨政管理干部和專業教師兩個方向。然而,一方面由于輔導員需要整天“沉醉”于各式各樣的學生工作中,強度大,節奏快,導致輔導員根本無法潛心做研究、搞學術,沒有學術成果的積累;另一方面,部分高等學校對輔導員轉“行政崗”做了嚴格的限制,人為地提高門檻,變相地實施輔導員終身制。其次,輔導員工作強度大、待遇低。輔導員除完成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還要完成涉及學生的方方面面的工作。最后,人們習慣于把專業教師稱為老師,只把輔導員視為一般工作人員,同樣是育人工作,輔導員卻被另眼相看。可以說,職業發展方向不明確、工作強度大薪酬待遇低、職業不被尊重等現實因素導致輔導員無法安心工作。
第三,輔導員體制不健全。《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第六條明確規定“高等學校總體上要按師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設置本、專科生一線專職輔導員崗位。”然而,一些高等學校為了節省開支,有意壓縮編制,導致輔導員數量與學生數量之比不符合文件精神。可以說,部分高等學校在輔導員配備上從一開始就是缺額運作的,無形中增加了輔導員的工作強度和難度。此外,由于大多數高等學校沒有對輔導員工作內容進行分類,導致輔導員相互之間不能各司其責、各有側重,變相增加了輔導員的工作負擔。
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能引導輔導員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一項終身事業,從而全身心投入并努力學習理論知識,提高自身專業技能,進而推動輔導員隊伍專業化建設的進程,具體來說:
第一,規范入職門檻。為了保障輔導員隊伍的專業性,首當其沖的是規范輔導員的入職門檻,以便輔導員能夠迅速地熟悉相關工作,不至于在任職初期表現出“無知”的狀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綜合運用多門學科的理論成果,在總結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綜合性、政治性、科學性、實踐性都很強的一門應用學科。[2]因此,對于輔導員的選拔應當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及相關專業范圍內進行,改變過去輔導員隊伍建設中的錯誤觀念,更加注重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保障。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幫助輔導員將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相融合,更加系統、全面、有條不紊地展開工作。
第二,保障輔導員隊伍穩定性。一方面,構建科學、合理的輔導員工作評價機制,準確評估輔導員的工作績效,同時將輔導員的工作評價機制與福利有機結合起來,以增強輔導員隊伍的積極性和穩定性;另一方面,學校應當對輔導員的發展方向進行明文規定,并在輔導員培訓中融入輔導員職業規劃的內容,使得輔導員能夠了解自己不同階段的工作重心。可以說,確保輔導員隊伍穩定性的過程,本身就是提高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過程。
第三,明確工作職責、健全培訓制度。明確輔導員的職責范圍,是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有效分工,使輔導員能夠專職專做,在均衡輔導員工作內容的同時提高輔導員的工作效率。[3]根據科學、有效的輔導員培訓制度,可以更加直接、快速地制定有價值、有效果的培訓內容。此外,可以對輔導員每次的培訓情況進行綜合分析,以有效地掌握培訓效果,保證培訓質量,增強培訓時效性,提高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
[1] 吳鳴鴻:《當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建設的障礙與突破》,載《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10期。
[2] 白顯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研究綜述》,載《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年第4期。
[3] 吳文靜:《當前高校管理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載《經濟生活文摘月刊》2012年。
王佳宜,女,重慶工商大學專職輔導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2-5832(2016)01-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