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雷
(城廂鎮(zhèn)幼教中心弇山幼兒園 江蘇 太倉 215400)
在快樂中學習 在體驗中提高
——以小班綜合活動《PEE PEE POO POO》來談談我心中的好課
徐小雷
(城廂鎮(zhèn)幼教中心弇山幼兒園 江蘇 太倉 215400)
“什么樣的課可以稱為好課?”這是教師一直堅持不懈的尋找和討論的話題。葉瀾教授評價好課的標準是“扎實、充實、豐實、平實和真實。”朱永新教授眼中的理想課堂是“六個度”,即參與度、親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和延展度。通過對大師們的學習了,作為一名幼兒老師覺得好課可以用三個字來概括“趣、實、活”
下面我就以我設計并執(zhí)教的《PEE PEE POO POO》來談談我心中的一堂好課。
“趣”就是能從幼兒角度出發(fā),選擇他們感興趣和樂于參與的內容。大家都知道幼兒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教師所做的就是尋找幼兒感興趣的點,挖掘出來給幼兒搭建一個和諧愉悅的平臺讓幼兒在這種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下互動式學習。
1.1 趣在選材。孩子們對書籍都很喜愛,我嘗試在孩子們喜愛的繪本中尋找他們感興趣的點。《PEE PEE POO POO》的載體是來自《小熊寶寶繪本》系列中的《拉夿夿》,《小熊寶寶繪本》是日本有名的畫家佐佐木洋子為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孩子心智健康成長而精心創(chuàng)作的系列叢書。《拉夿夿》這本更貼合剛入園小班幼兒的生活,生動傳神的動物形象、充滿童趣的情境、簡單重復的語言,讓幼兒樂于參與體驗,使幼兒的認知經驗和表達經驗得以整合。
1.2 趣在情節(jié)。《PEE PEE POO POO》這個集體教學活動給人強烈的感受就是趣味盎然、充滿情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孩子們玩在其中、學在其中,在感受繪本情景的同時發(fā)展了語言、健康和律動方面的能力。在活動中,我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小熊想拉夿夿→小熊找?guī)視瓓B夿,孩子們在有趣、有情的游戲中愉快的感受、積極地發(fā)現、快樂的學習。
“實”即教學內容的扎實、充實、平實和真實。在教學活動內容上教師要進行多方面的整合,讓孩子們在足夠的空間里自由吸取所能得到整合后的知識;在學習方式上教師尋求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在教學生成方面,教師要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向幼兒實際生活延伸,為幼兒進一步的發(fā)展留足空間。
在《PEE PEE POO POO》這個活動中,我利用繪本《拉夿夿》提供的情景資源,整合了語言、健康、藝術等多領域的教育元素,讓孩子在情景中操作、體驗、感受并獲得經驗,促進孩子各方面的發(fā)展。
真實體驗有禮貌的敲門
當小朋友發(fā)現小熊因為要拉夿夿肚子不舒服皺起小眉頭的時候,大家都有生活經驗馬上說“快去廁所呀!”
我?guī)е∨笥颜鎸嵉囊黄鸶⌒苷业綆臅r候,提醒小朋友“進門之前要怎么樣?”
大家都說“要敲門。”
“怎么敲門呢?”
馬上有小朋友舉起小拳頭開始做敲門的動作了,于是我將有禮貌的敲門、詢問添加進去,“咚咚咚,咚咚咚,有人嗎?我想拉夿夿了。”小朋友馬上和我、和小熊一起有禮貌的說說、做做了。在接下來找?guī)倪^程中,每次找到新的廁所我只要舉起小拳頭做敲門狀,小朋友就馬上能跟著一起說說、做做了,特別是最后一次,小朋友已經能將學會的有禮貌的敲門、詢問完整的自己說出來了。
增加了情景化的“敲門”讓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而且還懂得了禮儀方面的知識。在每次的找?guī)⑶瞄T的過程中,幼兒還發(fā)現了廁所門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還能發(fā)現每個門內的小動物正在做的事情剛好就是拉夿夿的全過程。
充實的多元素活動內容
怎么讓小朋友感受小熊找?guī)钡男那槟兀繛榱嗽黾印罢摇钡娜の缎裕蚁氲搅嗽凇罢摇钡倪^程中增加一些音樂元素。一個巧合的機會,我聽到了奧爾夫音樂《PEE PEE POO POO》,音樂里的歌詞是“PEE PEE POO POO,肚子不舒服,PEE PEE POO POO,是誰在打鼓?媽媽咪呀,媽媽咪呀,廁所在哪里?稀里嘩啦稀里嘩啦,真舒服!”我又查閱了英文字典發(fā)現“PEE PEE”是小便的意思而“POO POO”是大便的意思,完全和繪本《拉夿夿》可以整合在一起。在找?guī)倪^程中增加了音樂律動,讓整個活動更有情趣。
我精心創(chuàng)設的情景和植入的音樂使整個教學活動豐富飽滿,讓幼兒在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達到目標“知道拉夿夿的完整過程,能用象聲詞和動作表示拉夿夿的過程。”挑戰(zhàn)了小班幼兒運用語言和動作完整表達表現的能力,我設計的這兩個亮點在教學活動中凸顯了價值。
一堂氣氛活躍的課讓誰聽了都很舒服,在“活”的背景下蘊含著教師創(chuàng)設的自由輕松的氛圍和孩子們踴躍的交流、參與。在《PEE PEE POO POO》整個教學活動中,幼兒與“小熊”的互動,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進一步優(yōu)化該教學活動的價值。
3.1 幼兒與“小熊”的互動。在教學活動的一開場,我向小朋友介紹新朋友——小熊,引導小朋友和小熊打招呼,在和小熊打招呼的過程中小朋友和可愛的小熊建立的感情。在幫助小熊找?guī)倪^程中,幼兒更是和小熊互動一起聽音樂找?guī)惺苄⌒艿闹币鹩變旱那楦泄缠Q。其中在最后看到小象洗手的場景時有一個幼兒更是著急的喊道“快點,小熊要拉身上了。”在幼兒和“小熊”的積極互動中,讓整個活動“活”了起來。
3.2 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教學活動中我的臉部表情、肢體語言、情緒狀態(tài)以及身體的節(jié)奏動作等,都能反應出教師的教學素質,并一直感染和影響著幼兒,使教學活動的價值得到優(yōu)化、升華。在我創(chuàng)設的這種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下,幼兒們參與積極、興趣持續(xù),在活動中樂于表現。
3.3 幼兒與幼兒的互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關注幼兒和幼兒間的互動、交流,在學習拉夿夿的過程中,每次我都是讓幼兒自己來表演表達,再讓其他的幼兒來補充。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孩子們相互交流、模仿、提議、總結等,大家都很興奮、積極。在這一互動過程中也將教學活動的價值優(yōu)化了。
以上只是我作為一名年青教師對好課的看法,“什么樣的課是好課?”“我們應該追求哪種類型的好課”“在追求的道路上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這些都是我們要繼續(xù)探討的問題,我也會為之實踐、發(fā)現和尋找的。
徐小雷(1984.7-),女,漢族,江蘇徐州人,幼教二級,本科,江蘇省太倉市城廂鎮(zhèn)幼教中心弇山幼兒園,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G623.5
A
1672-5832(2016)01-01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