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錦
研析數媒技術與高校圖書館典藏
孟 錦
本文論述了數媒技術,對高校圖書館典藏的印本和數字文獻的存儲、服務、檢索等方面的影響,以及對文獻典藏所形成的強制改變和數媒技術進步的階段性,并就數媒環境下高校圖書館文獻典藏進行了建設性思考。
高校圖書館 數媒技術 文獻典藏 數媒環境
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使文獻技術的載體發生著劃時代的變化。前工業化時期的紙媒文獻載體正在被信息時代的數字載體所替代,以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數字為主導的數媒技術,正改變著文獻信息的接受傳播和閱讀方式,印本閱讀正在被數媒閱讀所改變。數媒技術下的文獻信息貯存傳播方式,改變著高校圖書館的文獻典藏方式。
基于新技術的支持,使得高校圖書館在文獻的典藏獲取和文獻載體等諸多方面,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由此將改變圖書館的服務業態。
(一)高校圖書館文獻獲取的價格分析
高校圖書館文獻收藏,通過教學科研的文獻保障來判定其文獻建設的優劣。通過圖書流通來體現收藏價值。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服務公益屬性,使得提供的文獻借閱是無償的公益服務,高校圖書館借閱流通服務,在保證文獻信息的高質量同時,更著力追求服務內涵的優良。但隨著數媒環境的形成和日漸完善,高校圖書館現有的服務模式也正在發生著改變,只是高校圖書館公益性質不會改變。隨著服務支撐技術的進步完善,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服務的公益性,會更加具有明顯的行業特色。教學科研和教學輔導的閱讀群體,使用知識產權的高性價比顯而易見的。作為文獻典藏的高校圖書館,會更加注重文獻資金的合理使用,更加追求文獻資源的優質優價,以求獲取質與量的最佳平衡點。當數媒與紙媒文獻各項成本接近一致的時候,強勢的經濟運作,會從根本上改變文獻采購服務的運營成本,以期更加適應信息文獻數字化后的數媒環境。雖然數媒文獻信息的獲取更加經濟,文獻獲取和使用者更加愿意以支付費用的方式獲取質量更高的閱讀使用權力,以得到良好的閱讀體驗。市場經濟更需要保護知識產權,然而因為中國特色,并沒有準備好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而無償的使用,也拉低了獲取文獻信息的支出。
(二)印本文獻與數字文獻的檢索服務
高校圖書館的重要服務業態是流通服務,印本文獻的流通服務是被動式的,想要得到主動的文獻檢索是要熟析文獻的收藏體系,所以印本文獻的流通服務其檢索效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但服務的內容卻難以突破。數媒環境的完善,是檢索效益和檢索方法的改變,隨著技術進步和技術支持使檢索服務得到飛躍提升,檢索方式和效果是互動和主動,檢索方式內容會因檢索主題而被計算機默認并主動提供更多的檢索點,形成點對點的精準檢索服務。數媒環境使高校圖書館檢索服務有了無限提升的空間。但是數媒環境下的電子文獻閱讀是碎片化的閱讀,這是文獻載體與閱讀方式相適應的結果。印本文獻的檢索服務模式,是印本文獻檢索標識與收藏的方式所決定的。以科學分類設定的圖書分類排架,難以在主題詞關聯上實現突破。檢索效果決定了閱讀質量,因此高校圖書館的檢索服務效果應該體現研讀的效果,客觀上數媒新技術帶來的閱讀方式,具有明顯的碎片閱讀的特征,雖然適應了現代化生活節奏,但難以帶來深度閱讀的閱讀樂趣,以及閱讀帶來的理性思考。感謝圖書館的文獻收藏,更側重文化典籍的傳承,但深度閱讀在現代化數媒技術的沖擊下趨于弱化。
(三)無限外延的文獻檢索結果
數媒技術呈現的文獻信息檢索,其檢索結果是主題相關外延的,使得課題檢索者有更多的檢索點進行與課題相關的檢索。但在印本檢索的狀態下,檢索結果的外延判定是需要檢索人員進行選擇,這需要檢索人員既熟悉檢索體系,也了解藏書體系。只有文獻典藏豐富,收藏質量優良,才有可能提供文獻信息檢索的方便查找和檢索結果的滿意。因而印本文獻檢索結果,除了服務檢索被動之外,同時檢索結果單一,嚴重影響了課題的前期文獻準備,所以文獻檢索效率優良難以提高,這是分類體系及工作效率決定的。隨著數媒環境的完善,檢索主題會以關鍵詞的關聯方式提供更多的檢索主題相關的關鍵詞。計算機檢索系統隨著檢索關鍵詞的標引,主動提供檢索結果的外延,極大地提高了檢索效率。根據存儲文獻系統,較之印本收藏 庫的文獻收藏,存貯的文獻量大,全面。運用主題詞檢索,會形成檢索結果在檢索結果外延的影響下,使檢索結果的滿意度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數字文獻存貯傳播的多樣選擇
新技術極大的影響著數媒存貯和讀取的方式,文獻信息的數字化使用體驗會根據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而呈現完整和全面。多形式,多層次是數媒文獻使用的特點。存貯方式的多樣選擇,使閱讀方式多樣,閱讀體驗更趨完美。文獻信息的數字存貯方式,形成不同的載體和傳播方式,也改變著使用者對文獻信息的接受方式。數字文獻載體與傳播有如下特點。1.數據顯示與印本文獻越來越一樣的清晰度;2.顯示終端的更加小型便捷;3.網絡數據傳播速度快捷;4.文獻數據存儲量大且全面;5.數據文獻檢索便捷快速;6.數據使用收費經濟;7.文獻數據立體顯示,數據切換便捷多樣。
文獻信息載體存儲和傳播,越來越表現出以數字文獻為主的發展方向。高校圖書館在逐漸完善的數媒環境下,其生存挑戰會越來越大。新技術革命的成果,有可能改變高校圖書館的生存空間和工作業態,按照現有的軌跡發展,高校圖書館會在不遠的將來,只是一個文獻信息收藏和傳播的一個邊緣化平臺,這對于就職于圖書館工作的從業人員,將發生不可抗拒的改變。高校圖書館應對數媒技術發展,已經越來越傾向于構建數字化服務平臺,收藏更多的數字化文獻信息,購買更多的文獻數字庫,以期搭建更快捷方便的文獻信息服務平臺,以適應數媒新技術廣泛應用和發展。因此高校教室的講授課堂,學生在聽講的過程中,不斷的刷屏而成為講課的常態,新技術支持的數媒環境,不僅僅影響著高校圖書館。高校圖書館的文獻建設和收藏,急需在政策的引導下,有更多的戰略性思考。
(一)教學科研文獻需求與高校圖書館文獻收藏
在數媒新技術的沖擊下,使得高校圖書館在文獻收藏面臨著文獻數字存儲和印本庫存的典藏選項。在前工業化時期,高校圖書館的文獻收藏,以印本文獻為主,滿足學科設置和教學科研需求為工作目標,但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來臨,技術使得文化信息載體和閱讀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數媒新技術的完善和成熟,數字化文獻信息的應用方式發生變化并融入到社會,使得高校圖書館文獻收藏面臨多重選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學科設置與各類新技術的發展成正相關。所以現代前沿學科研究需要新技術的支持,研究方法需要適應創新,新技術使得學科的分化更加精細,進行科研需要不同學科的科研人員更加符合新的學科知識,才有可能使課題研究的開展站在學科研究的前沿。高校科研和學科重點正在以高精復合的方式發展并形成有機的結合。科研離開現代技術的支持,開展前沿學科并取得成果,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現代技術支持下的學科研究,與數媒新技術緊密關聯,充分的利用新技術下的文獻檢索系統,會使科研的研究進程更快,科研成果更加的前沿。高校圖書館的文獻收藏正隨著數媒技術的發展,呈現廣泛應用的狀態。得到資金支持的高校圖書館正在利用網絡計算機技術完成線上線下的借閱流通,應用數字存儲技術,使數字文獻占文獻收藏更大的比重,由此使數字閱讀更加便捷完善。數媒環境與學科研究的緊密關聯,使得科研的研究過程更需要新技術所帶來的科研手段和科研方法,使科研成果,更具數理邏輯和更加權威,而科研過程的文獻記錄載體,僅為印本記錄,就會缺失某些重要的演示記錄過程,而新技術數媒環境會完整的將整個研究過程,完全記錄和完美呈現,更具說服力和科研價值。
(二)圖書館文獻典藏與技術進步的階段性
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受限于人類對自然科學的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取決于對科學的認識程度,數媒技術對高校圖書館的影響也是如此。技術的進步是階段性的進步,是逐步完善的進程。高校圖書館的數字文獻典藏就面臨選擇性困難,緊跟技術的發展會浪費大量資金,數媒環境的形式是漸進的,相對成熟的技術會淘汰的更慢。計算機終端和數字技術,將保持文化信息讀取的方便快捷,信息讀取的完整,網絡傳輸技術保障了大文件的傳輸質量速度,新的材料技術,使得終端顯示便于攜帶,但是這些新技術是逐漸完善逐步發展的。數媒技術的完善是漫長而沒有盡頭,完全成熟的技術推廣也是有前提限定。因為科學技術的進步空間是無限的。高校圖書館在數媒環境的漸進完善過程中,如果走得太快,使用的技術會被新的科技浪潮所淘汰。但過于緩慢,其服務業態無法適應科學技術和科研需求的發展,將失去一次行業變革的機會,長期以住,會使圖書館的信息文獻服務失去社會存在的價值。
在數媒環境下做好高校圖書館文獻典藏,要基于兩個方面的思考。首先是做好印本與數字文獻收藏,合理比例。高校圖書館在文獻典藏過程中,處理好印本文獻與電子文獻的比例,是數媒技術條件遇到的新問題,對于所典藏的文獻,應該做到全面收藏,印本文獻與數字文獻比例得當合理。數字和印本文獻即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文獻內容即互補又交叉,即不能強化印本文獻典藏,也不適過分側重數字文獻,無論對印本或數字文獻的側重,都有可能導致圖書館文獻典藏的失誤。在現在文獻典藏的漫長過程中,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直接影響到高校圖書館文獻典藏的傳承保存和服務職能的發揮。其次是高校圖書館服務的整合。海量的文獻典籍收藏,只有通過流通服務才能體現收藏的價值。在數媒技術大量應用的條件下,高校圖書館文獻典藏,必須適應新技術所帶來的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在圖書收藏印本數字兼容的過程中,創新的流通服務方式,是使文獻典藏質量得到肯定的重要工作,圖書館服務到位,文獻使用滿意度就會大幅提升。高校圖書館文獻典藏的過程其價值的體現就是流通服務,服務質量的優劣決定了文獻使用的滿意度。因此,高校圖書館流通服務方式的兼容改變,以適應印本與數字文獻收藏方式的變化。達到為學科研究和教學服務。優質的文獻典藏是創造優良服務的基礎,而優良的服務質量則體現了圖書館存在的社會價值。印本文獻和數字文獻的典藏都是以保證科研和教學需要為目的文獻保障,而數媒條件下服務的方式于傳統的印本文獻流通服務方式有顯著的區別。服務的更加精準,更加主動。印本文獻與數字文獻的收藏只是載體的不同,關鍵是如何將不同的服務方式進行有效的整合,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服務體系。
[1]歐陽小媛.淺淡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典藏工作[J].現代情報,2007(03).
[2]邱翠云.高校圖書館報紙資源建沒[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2(08).
[3]孟錦.數據分折高校圖書館報紙的典藏[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
(作者單位:蘭州文理學院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