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紅江麗敏
滿族地區中學開展滿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現狀分析
陳日紅1江麗敏2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以遼寧滿族自治縣中學為研究對象。研究:滿族傳統體育的特征,學校體育課程開展現狀及影響。結果表明:體育教師專業多以現代項目為主,滿族傳統體育教師缺乏;教學以現代體育為主,傳統體育比較少;學生對滿族傳統體育興趣較高;領導及主管部門傳統體育不夠重視。
滿族傳統體育 滿族地區中學 傳統體育開展現狀
滿族傳統體育是滿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據不完全統計約過100項[1]。珍珠球和踢石球已成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正式比賽項目[2]。
趙天輝,張明曦對民族傳統體育入學校體育教學分析指出:這不僅是教育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特性要求;學校須加大民族傳統體育教學,使民族傳統體育在學校體育工作中獲得應有的地位。
以問卷調查、文獻資料等方法對遼寧省五個滿族自治縣的中學進行研究,其結果為:
滿族傳統體育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如珍珠球、狩獵、冰嬉、雪地走、二貴摔跤、跑馬城等)[3]。由于沒統一分類標準,根據研究學者不同的研究不同,大致歸納為:體育休閑、養生娛樂、技巧和競技類。
(一)地域性
滿族傳統體育項目就是生活在特定環境中長期發展的產物,表現出特有的民族風貌。滿族人為了生存的需要,都擅長冰上運動,騎射等,便衍生了“跑冰鞋”等滿族傳統體育。
(二)傳統性
滿族先人擅長騎射,抓捕動物作為食物,因而產生了狩獵。狩獵隨著時間的變化和娛樂文化的需求,使其變成了人們生活娛樂的項目。狩獵至今仍保留他原有的技巧性和娛樂性。
(三)遷移性
現代體育進入導致滿族體育逐漸隨著時間而遷移。花樣滑冰就是滿族傳統體育冰嬉項目隨環境、時間和人們對體育的需求演變而來的,確仍保持冰雪特征。
(一)滿族地區中學體育師資狀況
研究表明體育教師的比例為:初、高中體育教師男多于女,并占絕對優勢,與體育教師特點基本相符。年齡上:30-50歲的體育教師占多數,20—30歲次之,50歲以最少。說明滿族地區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比較合理。與劉新晶對滿族地區的教師結構的研究大致相同。學歷與職稱方面:本科學歷最多,大專、中專次之研究生較少,基本符合目前我國的教學現狀。
(二)滿族地區中學體育課教學內容

表1 滿足地區中學體育課程比例表(%)
從表1看到:目前滿族地區中學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主要以現代體育項目田徑、足球和籃球為主,而滿族傳統體育內容最少。反映目前中學體育教師習慣于現代體育的教學模式,對于滿族傳統體育重視不夠。
(三)滿族傳統體育在中學中的開展現狀
資料顯示:在滿族地區中學開展滿族傳統體育隨著年級的升高,開展越少。本研究顯示:初中前五名的是老鷹捉小雞、蛇形跑、拽包、冰嬉、珍珠球;高中前五名的是珍珠球、冰嬉、蛇形跑、雙飛燕、跳駱駝。隨學習壓力增加,學生的選擇也減少。
(四)中學課外開展傳統體育活動現狀
滿族地區中學都開展了課外體育活動,多以現代體育項目為主,以冬季長跑、籃球賽等為主,而傳統體育項目相對較少。由于現代體育有較大的開放性,而傳統體育保守性很大,不易受天真活潑的學生所接受。
現代體育項目具有各種大型的比賽,體育明星眾多,而滿族傳統體育沒有國際性比賽,崇拜的體育明星幾乎沒有,從而使現代體育沖擊滿族傳統體育的發展。
滿族傳統體育項目歷史悠久,內容豐富,但不同項目的競技性、娛樂性差別很大。目前,還沒有統一的技術標準,競賽制度不健全,規則方法不嚴密等。滿族傳統體育項目的自身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滿族傳統體育在中學的開展。
體育管理部門設置獎勵機制,鼓勵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到滿族傳統體育,多開展滿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滿族傳統項目納入考試內容;在現代體育為主的形式下,政策規定滿族傳統體育的教學課時;對主動傳授滿族傳統體育教師進行獎勵政策;體育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學者認真研究滿族傳統體育的特點,完善和統一其比賽規則。
[1]趙天輝,張明曦.民族傳統體育納入學校體育教學的必要性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8(8):61~62.
[2]欒桂芝,陳立華.遼寧滿族傳統體育項目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0(4):526~528.
[3]趙忠偉.滿族的傳統體育項目及特點[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33(6):33~34.
(作者單位:1.湖南城市學院體育學院;2.寬甸滿族自治縣紅石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