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朝艷
(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 貴州 六盤水 553004)
大學生淺閱讀存在的利弊及高校圖書館的應采取的措施研究
鄧朝艷
(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 貴州 六盤水 553004)
目前淺閱讀在高校大學生中已漸成趨勢。此種閱讀在閱讀方式、理解深度、內容選擇等方面都與傳統閱讀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它的不足之處較多,但卻有其時代的必然性。面對大學生的這種閱讀趨勢,高校圖書館一方面可以多角度入手強化學生對傳統深度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應主動順應這一趨勢,迎合與引導并重,將讀者的淺閱讀逐步導向深閱讀。
淺閱讀;高校圖書館;大學生
所謂淺閱讀,就是閱讀不需要思考而采取跳躍式的閱讀方法,所謂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它所追求的是短暫的視覺快感和心理的愉悅。隨著時代的變遷、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變革,當下人們的閱讀領域正發生著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在如今的高校學生中,淺閱讀也是蔚然成風。高校學生的淺閱讀呈現出如下幾個特點:
(1)閱讀方式上,由傳統的紙質書本閱讀轉向于熱衷網絡閱讀和手機閱讀。
(2)閱讀目的功利化:從高校周圍書店的銷售情況來看,英語四六級考試、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務員考試等各種考試輔導書,和有關職場技巧、養生之道、處事之道、名人勵志等實用性較強的書籍,最受大學生的歡迎。
(3)閱讀過程隨意化、簡單化,對文本的解讀淺顯化、表面化。
(4)閱讀興趣單一,偏好時尚娛樂等通俗讀物:從各高校圖書館的借閱情況上來看,圖書類除專業及公共課程輔導類書籍外,通俗小說的借閱量遠居于其他類型圖書之上[1]。
淺閱讀時代的來臨,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到底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是更有利還是更有弊?近些年來在圖書館界,大多數人都把“淺閱讀”視為閱讀的弊端而加以批判。有學者將“淺閱讀”讀者群體的消費特征概括為“三快”:快速(即時性)、快感(娛樂性)、快扔(淺顯性),即迅速享用、迅速愉悅之后迅速拋棄。他們將這種“三快和三性”的特征,稱為“快餐化、大眾化和低俗化”[2]。更有學者指出,淺閱讀有它的負面影響,如囫圇吞棗、不求甚解的閱讀過程,又使人很難在閱讀時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不利于大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此外,淺閱讀停留在娛樂消遣的層面,難以深刻領悟語言的精妙之處和深刻魅力,這等同于放棄了學習語言的機會,這樣也不利于大學生文學素質及文化素養的提高。
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些將淺閱讀視為洪水猛獸、一概否定的看法和認識,忽視了淺閱讀的特殊性。他們認為,在如今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淺閱讀”是讀者應對海量豐富信息所采取的有效閱讀方式。當今的時代,網絡閱讀與聲像閱讀日益流行,而傳統的紙本閱讀方式則日漸式微,人們的閱讀習慣已發生巨大改變,閱讀范圍也得到極大拓展。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長,加大了人們有目的收集和選擇信息等工作的難度。而應運而生的淺閱讀,正適應了人們應對海量信息的客觀需求,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讀者獲取信息的有效閱讀方式[3]。同時,現代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使得人們壓力大增,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和太大意愿靜下心來進行深度閱讀;而淺閱讀能放松人們的心情,有效的增強讀者的閱讀愉悅感,使讀者不至于徹底放棄閱讀活動,可算是能將讀者引向“深閱讀”的有效途徑之一。
總之,雖然淺閱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的存在也有多方面的必然性,它的出現適應了時代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有價值的閱讀形式。簡單否定與排斥淺閱讀,對提高全民閱讀率是不利的。正視淺閱讀的存在,挖掘其價值,引導其發展,才是最值得學術界深思的問題。
面對著淺閱讀時代的來臨,高校圖書館應當認真研究讀者的閱讀行為、閱讀心理及閱讀習慣,應該對淺閱讀這種最為常見、最為普遍的閱讀方式,進行深入而科學的研究。圖書館應以“讀者第一”為宗旨,及時向大學生提供他們需要的優質服務;同時也應承擔起自身教育的職能,注意迎合與引導并重,提高學生對深度閱讀重要性的認識。在具體措施上,高校圖書館應做到以下幾點。
3.1 合理采購圖書,滿足讀者需求
高校圖書館在采購圖書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閱讀和學習的現實需要,同時又不能只針對學生的興趣來購置暢銷書。圖書館采購新書,必須要有整體的、合理的規劃。對于各種市面上流行又廣受大學生歡迎的暢銷書,如各類考試輔導書和網絡小說等,圖書館可以考慮進行采購,但要注意進行甄別,不能良莠不分,一味追求數量。而對于那些傳統的經典名著,圖書館則要注意經常維護和更新,要根據讀者需求及時采購最新版本,避免因書籍購置已久、過于陳舊而使讀者喪失閱讀的興趣。
3.2 改善閱覽環境,營造閱讀氛圍
閱讀雖說是一種主觀活動,但閱讀環境對人們閱讀心理的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圖書館有責任通過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來吸引讀者。首先,在環境布置和資源配置上,高校圖書館要呈現出溫馨的閱讀環境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吸引讀者來圖書館做深層次的閱讀和體驗。其次,圖書館還可以適當對環境進行一些創新性的更新打造,不一味的追求莊嚴肅穆的讀書氛圍,而是給讀者營造更為輕松和方便的讀書環境,從而吸引讀者到館閱讀。部分高校圖書館在這方面做得較好,如暨南大學新館,根據書庫的布局,因地制宜分隔成不同的閱覽區域,讀者可以按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閱覽環境,館內還設有自動販售機、咖啡機等自助式服務,方便長時間逗留的讀者使用。這些創新性的環境改變,營造出了更為輕松愉悅的讀書氛圍,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讀者到館讀書。
3.3 加強宣傳工作,開展讀書活動
高校圖書館應主動開展各種宣傳教育工作和讀書活動,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其讀書的興趣。圖書館可在高校新生入學時,與學校其他部門配合開展入學教育工作,安排學科館員對新生進行圖書館借閱規程、資源分布等各方面的教育培訓,以幫助新生盡快熟悉和利用圖書館;定期舉辦多樣化的專題講座,邀請圖書館學界資深人員前來為學生開展講座,增強讀者與圖書館的交流互動;在每年的世界讀書日、法定節假日等舉辦一些讀書活動,專門討論學生感興趣的熱點話題,拉近讀者與書籍的距離;開展圖書館“宣傳服務月”活動,進行“優秀讀者”的評選等,提高大家對圖書館的興趣。這些宣傳活動的開展,都能吸引大學生重新走入圖書館,達到使其多讀書、讀好書的目的。
3.4 開展閱讀輔導,促進導讀工作
導讀是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高校圖書館可在自己的官網上和圖書館櫥窗內做一般性書目的導讀及新書的推薦工作,還可借助自己網站的網上咨詢平臺,通過電子郵件、實時在線服務、常見問題庫等形式,對讀者進行有針對性的閱讀輔導。此外,書評也是一種重要的導讀方式。高校圖書館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報刊、互聯網上現有的書評外,還可以組織圖書館員進行書評寫作,向讀者推薦新書、引導讀者品味經典著作。同時還可由圖書館出面組織,面向大學生舉辦專題的書評比賽。這些活動的開展,都能有效地促進讀者的閱讀興趣[4]。
3.5 舉辦專題活動,啟發讀者思考
既然淺閱讀的出現有其時代必然性,單純的批判或漠視都于事無補。作為高校圖書館,除了應該在引導學生進行深層閱讀方面多下功夫外,也應該主動順應學生的淺閱讀趨勢,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淺閱讀時進行深入的思考,幫助學生從淺閱讀逐步過渡到深閱讀。比如,可以專門面向學生舉辦“淺閱讀時代的閱讀方法”之類的專題講座,引導學生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淺閱讀,以科學的方法挖掘淺閱讀信息背后的深層意涵;或者專門組織學生,對淺閱讀中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與爭辯。在此過程中,學生就會自動地對淺閱讀片段進行邏輯連接,并對其淺層信息進行深層加工,由此可以有效達到幫助學生在淺閱讀中進行深層思考的目的。
作為文化知識和信息傳遞中心的高校圖書館,在主動迎合大學生淺閱讀傾向的同時,要注意力爭將其導向企求內涵和品味、追求思想和精神的深閱讀。在此過程中,命令強迫顯然是不行的,簡單說教也不一定有效。最持久有效的辦法還是在吸引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并對之進行有效的指導。在這個淺閱讀的時代,高校圖書館有責任采取各種必要措施,強化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功能,進一步深化其信息服務,幫助學生在海量信息中獲取有益信息,并進行深層加工。
[1] 孫凌云.高校學生讀者的淺閱讀傾向及圖書館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3):86.
[2] 董一凡.對近兩年圖書館界關于“淺閱讀”問題研究的述評[J].圖書館論壇,2009,26(3):11.
[3] 董一凡.為“淺閱讀”與“功利性閱讀”再辯[J].圖書館建設,2010(2):94~95.
[4] 曾雪蓮.論淺閱讀時代圖書館的應對策略[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9(7):88.
鄧朝艷(1988-),女,漢族,湖南武岡人,六盤水師范學院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管理。
G24
A
1672-5832(2016)05-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