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春蓮 劉潔宇 潘曉英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領導力提升之大學生的必修課
杜春蓮 劉潔宇 潘曉英
(云南民族大學 云南 昆明 650500)
在當今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如何生存這個問題,已經擺在每個大學生面前,如何在生存的競爭中取勝更是一個需要每個人包括大學生思考的問題。人生的問題,是面臨就業的每個大學生無法回避而不得不回答的問題。
大學生;領導力;社會
在當今社會,多數的人都認為大學是一個微型的社會,因為她雖說仍是學習的地方,但她交給你的并不光是課本上死板的東西。更多的是教你怎樣做好一個有用的綜合性的社會有用的人才。那樣的人才是真正的21世紀所需的人才!這樣,不僅僅需要你有好的學習能力也需要你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而這個綜合能力就包含了很多,例如:人際交往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競爭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動手能力……而我認為只要你具備了強硬的領導能力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你培養成的不光是領導能力,你的學習能力也會跟著有一個很大輔度的提高。每個人都希望有所作為,都追求成功、渴望成功。渴望當一名受人尊敬領導者,想要作一名領導者,就需要你具備領導能力。而領導能力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的具體體現,一個人的領導能力決定一個團隊是否成功。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培養,讓自己在人生中大放光彩。
在社會群體中的生存過程中,誰能成為領導者?誰事先都不清楚。圍繞這三個方面作了簡短而概括性的闡述。首先,要關注“社會生態”;第二,要提前“擺好姿態”;第三,要始終“保持狀態”。一個人要成功或成為領導,能做到這“三態”,多半能成就自己的夢想。其他方面比如領導學等一大堆的理論問題,自有教授學者去講。當然,要做到這“三態”的前提是你必須想成為領導。這個主觀意愿是非常重要的。
關于社會生態的概念,對于一些同學來說可能是一個新名詞。按一般意義解釋,社會生態是指構成社會生活形態的各方面要素組合,它包括社會發展指導原則、社會階層結構、社會生活組織方式、管理方式等。這是社會建設范疇的定義。當前,中國所面臨“社會生態”已經發生了重大調整,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時空和環境正發生著變化,無論從國家層面的體制設計與運行管理方式,還是從現實生活層面所能提供給人們的時空,都與過去完全的計劃體制時代發生了根本不同;另一方面從民眾的生活與精神狀態來說,人們的生活方式、生活質量、價值追求已呈現出日趨多元和不斷更新的變化,這不僅反映了我國當前社會生態正在走向繁榮和成熟,同時也提出了一些尖銳的問題。深刻認識我國當前社會生態領域所發生的變化,是一個成為領導者必須有的基本認識,也是成就一個領導者所要具備的政治視野和對社會認識的高度。沒有這個基礎,如果要想當領導的話,就會很就“盲目”。因為一個人如果對你生活的社會都不認識,很難談如何去實現目標。
我們從小到大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之人的。這句話說得很對。道理很簡單。一是因為機會不是隨時隨地都有的,機會不是說來就來的,它不會提前告知你。二是要確定自己的目標而做好迎接機會到來的準備。如果一名大學生,想成為領導者,就要做好領導者應有的知識儲備,以及磨煉意志、豐富思想、培養好性格等方面的特質。正如做為一位運動員,首先要選定你要與人競爭的項目,并且要盡力地滿足這個項目競賽的要求。如果一個大學生提前把心理、生理狀態調整到最好,那么成為領導者的機率變大。
一個人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成為領導者,必須有“恒久之心”、必須懂得堅持。這是很難做到的,在選定目標之后,大學生就要為你的目標實現而努力。因為很多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特別是一個大學生剛踏入社會,對于這個社會的微觀環境是陌生的,因對于你工作生活的小環境不熟悉,就會出現很多不適應的問題?,F在的大學生,他們剛到社會或單位,胸懷遠大理想,對于現實中的一些問題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對一些現象看不慣的也有。這時,就會有許多情況出現:或抵觸,或觀望,或脫離,或被動接受,等等。給這些大學生提出忠告,看到一種現象,發現一個問題,遇到一些怪事,你不要輕意下結論,要多思考。因為現在一些大學生心理脆弱,經不起風吹雨打,一遇事就打退堂鼓,這樣的話,要成功談何容易。
領導能力是一個成功者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大學時期,身邊的人來自五湖四海,地域文化的不同,交往溝通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平常的人際交往中,是鍛煉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的最好方式。同時,好的人際關系,會讓人信心十足,激情四射。同時,大學是實現理想的搖籃,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如何制定實現理想的計劃、等等,這些都是領導者應該具備的素質。大學生需要培養領導能力,首先要成為一名聰明的追隨者,然后要學習擁有熬不動搖的勇氣、良好的自制力、強烈的正義感、堅定的決心,做事要有具體的計劃并且付的出比常人多,生活中還要擁有迷人的個性、充滿魅力的人格,工作上要有極強的責任感和協作精神,并且善于溝通、有創意敢于冒險。
領導能力可以分為兩個層面:一是組織的領導能力,即組織作為一個整體,對其他組織和個人的影響力。二是個體領導能力,對于大學生來講,就是在班級或其他集體中的領導能力。領導能力并不是從權利中獲得的,一個只會在自己位置的狹窄范圍內指揮別人的人,不能算作真正的領導人物。相反領導能力與職位毫無關系,它應該是一種感染力、一種影響力,這種力量能夠使他的追隨者跟著他的步伐,朝著他的目標和成就邁進。衡量一個領導人物的成就大小,要看他的信念的深度、雄心的高度、理想的廣度和他對下屬的愛的程度。如今有很多大學生萎靡不振、終日與游戲為伴,也有些學生整日只知情愛,還有些大學生只知單打獨斗,沒有團結的精神。他們失去了拼搏的精神、失去了遠大的志向,因此培養大學生的領導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杜春蓮(1991.01-),女,四川,云南民族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劉潔宇(1992.12-),女,湖北,云南民族大學,財務管理方向。潘曉英(1992.01-),女,云南,云南民族大學,人力資源管理方向。
G645
A
1672-5832(2016)05-00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