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珂
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劉 珂
興趣是教學的最佳工具,在教學當中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升美術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時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最佳手段之一。在美術教學中,大多數教學內容都是較為抽象,學生無法直接想象到的物品形狀、特點,如果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進行單一的理論性講解,不僅無法實現想要的教學效果,還極有可能導致學生厭煩美術教學。對此,為了優化美術教學堂教學質量,本文詳細分析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 美術教學 應用
在美術的教學過程當中,將多媒體技術當作是課堂開展的手段,把繪聲繪色的圖片、視頻當作教學中達成教學目的的工具。近些年,多媒體教學方法在各類型、各年級課堂當中的應用越發廣泛,這不僅僅是因為這一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效果,更是因為這樣的教學方法更加有趣,學生更加容易接受,所以教師的教學難度也就更低,收獲的教學效果也非常理想。對此,研究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對于美術教學而言有顯著意義。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同樣需要技巧,教師必須先依據相應的知識給課堂設定教學目標,通過當前課堂中的美術教學目標,按照學生具體掌握的知識、技巧和美術方法等方面內容來思考多媒體的實際應用方式。筆者認為,通過多媒體創建教學情景的方式是優化課堂氛圍,提升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之一。在設計情境時不得過于偏離課堂的教學重點,要讓情景的重點和教學的目的貼近。與此同時,還應當盡量簡化情景,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的理解情景所表達的環境、人物等背景,以免學生無法理解,導致教學質量反而下降。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在美術關于眼睛描繪的課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關于人眼睛的圖片或視頻,然后讓學生想象,你們心中的眼睛結構是怎樣的,眼睛的運動規律等是怎樣的,并創建情境想象家人的眼睛,特別是父母的眼睛。在此時教師便可以借助一個小視頻,一個關于父母的愛的小視頻,,讓學生更加容易想象到自己的父母。然后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對小視頻的理解,畫出自己父母的眼睛,并說出自己畫出的這一對眼睛是想要表露什么?是在什么環境背景下進行描繪的。通過這樣的情境式教學方式必然能夠將美術的對象形象化,從而優化美術學習質量。
美術教學的大多數教學內容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更加具體、更加抽象,借助多媒體技術,其教學最終目的是借助多媒體所具備的形象化、真實化作用提升學生對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一方面提高學生對美術對象本身特點的理解和結構的掌握,另一方面則是提高教師表達繪畫內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從而不斷優化教學方式,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借助將現實生活中的事情或案例投入到課堂當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再現出來,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進行描繪,對教材的內容提供更加全面的補充。在美術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單一的講解美術對象的軌跡、形體以及結構等內容,學生不僅不容易理解,還會對枯燥的內容失去學習情緒,失去對美術的學習熱情,最終形成抵觸情緒。對此,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例如,在教學時,教師想要描述某個關于農民種地的圖畫,如果只是簡單的講解,最終呈現的效果肯定會顯得很空洞。但是,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就可以有效的生動性描述背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個關于農民辛苦種地的小視頻,通過該視頻強化學生對農民形象的認識,然后讓學生說出農民的特點以及視頻某幀的畫面結構,并讓學生進行逐步模仿,從而學習美術的技巧,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美術家借助塑造作品形象,在體現生活或事物的同時寄托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術作品所描繪的內容不僅提升創作者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還能直接展現作者的思維方式。但是,在理論性的美術課堂中,教師無論怎樣講解都很難實現情感方面的引導學習。對此,針對美術作品當中的所呈現的情節性內容,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講解教學,能夠從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講解美術作品。在網絡環境之下開展美術教學,為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方式都有明顯的創新和改革。網絡環境下,美術教學有了更加明確的現代化科技教學方向,并將抽象的內容轉變得更加具體,枯燥變得更加生動,從而激發教師的教學激情和學習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優化教學質量。
例如,在欣賞《最后的晚餐》這一作品時,如果只是單一從畫面上進行理解很難知道作者的思維和想法,畫面中的人物既有憤怒、驚恐的表情,還有剖白、懷疑等神態,其延伸、行為以及手勢均各式各樣,如果只是給予抽象的講解很難保障學生真正理解。對此,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關于耶穌的圖片和視頻,并在圖片和視頻的襯托之下講解這一畫面是耶穌說出自己即將被畫面中其中一個人出賣時的場景。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也就很容易理解《最后的晚餐》。
在美術課堂中,良好的學習情緒是學生主動、樂意接受知識的關鍵,同樣也是提升整體教學質量的有效策略。學生對于感興趣的課堂必然會投入充足的學習積極性,在美術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實現這一目的。多媒體技術在美術課堂當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播放視頻、圖片,還可以播放音樂。音樂和美術之間本質上就有一定的藝術聯系,從古至今,美術家因為音樂作畫、音樂家因為畫作音樂的案例層出不窮。由此可見,在美術課堂中,借助多媒體技術的能力,根據音樂與美術有密切關聯性這一特點將其形象的應用到課堂當中,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還能優化學生的學習情緒。情感本質上就有一定的傳染力和感染力,相對于美術繪畫而言,音樂能夠更加快速、全面的融入到人的思維當中,從而引發情感共鳴。對此,借助多媒體技術將音樂引入到美術課堂中,能夠顯著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和欣賞。
例如,在關于“山水畫”的美術課程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借助音樂來優化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先給學生一張關于山水畫的圖片,這一圖片可以是學習任務,然后播放相應的音樂,并讓學生通過音樂來表達自己對山水圖片的理解,并根據自己所描繪的理解進行繪畫,在繪畫過程中音樂可以繼續,讓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背景下繪畫,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質量,還能顯著提升學生的美術修養。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應用,在我國美術教學當中已經收到了初步的成效。在美術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對整個課堂的優化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提升美術的整體教學水平,還能幫助學生更有思路的學習美術知識,更加生動的進行美術模仿,培養更好的美術修養。借助多媒體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喜歡上美術教學,愛上美術教學。總而言之,美術教學堂中應用多媒體有益廣泛,值得推廣。
[1]宗世英.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04):105~107.
[2]羅靜.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教育信息化,2008(06):38~39.
[3]馬翠萍,馬卓識.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美術教育研究,2013(04):106~107.
[4]金美淑.淺談多媒體技術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十卷[C].2015:2.
[5]陸小波.淺談多媒體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1(06):172.
(作者單位:阿壩師范學院)
劉珂(1982-),女,四川綿竹人,講師,美術學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