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鴿 錢 一
獨立學院英語教師認知風格及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王 鴿 錢 一
獨立學院近幾年蓬勃發展,英語教師隊伍不斷壯大。英語教學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英語教師的認知風格。英語教師只有了解影響認知風格的種種因素,才能很好的進行教學反思,有效開展教學工作。
獨立學院 英語教師 認知風格 啟示
隨著科技的不斷提高,整個社會對教師職業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獨立學院為順應社會發展,提高師資力量也勢在必行。而當前教師認知研究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教學研究模式。該模式改變了傳統的從學生出發的研究模式,而從教師出發,更多的關注施教者。這種研究方式對獨立學院的大學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對教師認知的理解,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見解。夏效剛(2013)認為,教師認知可概括為教師內在的專業素養、專業知識和專業心理的不斷提高、發展和完善的動態過程。而葉友珍(2014)則認為,教師認知是教師對外在世界,包括自然、人、社會,以及教育教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是教師內在的一種精神狀態。而具體到英語教師的認知,我們認為,英語教師根據自身的學習經歷和掌握的基本知識對學生進行語言點的講授,同時建構一個學習者可理解和接受的知識框架,并將教學理念貫穿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并不時進行反思加以調整,以幫助學生最終獲得英語技能。
從教師認知研究的歷史來看,其研究的內容主要包含教師知識、教師信念和教師反思三個方面。教師專業知識是教師認知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師走上工作崗位站穩講臺的基石。Shulman(1987)將教師知識分為七大類,其中學科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對教師認知的影響最大,同時將價值觀、教育目標等也列入了教師的專業知識范疇。Elbaz(1983)則在更早提出了教師實踐知識的重要性,認為,教師不是一個簡單的專業知識傳授者,在教學實踐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的知識是實踐性的,從實踐中來又回到實踐中去。
教師信念被認為是教師認知中重要的心理結構。教師信念是教師對教與學的態度、教學原理、價值觀和設想。教師知識和教師信念不可分割。教師信念指導教師把專業知識和實踐知識恰當運用到教學中。
教師反思是教師認知中另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可減少教學行為的主觀性,有效的調整教學過程,使學生更有效的學,達到教與學的互促互進,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實踐者和決策者,英語教師的教學認知關系到大學英語教學的成敗和教學質量的好壞。我國獨立學院中的英語教師的認知發展總體不錯,但由于英語教師隊伍龐大及多樣化,教師認知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大學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認知。只有了解教育對象的心理、興趣愛好、特長以及時代特點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英語教學。目前獨立學院的學生基本上都是90后甚至95后,獨立學院的學生并不像一本的學生,大多英語基礎較差,學習自覺性欠缺,但獨立學院的學生也有自身特色,思想更加活躍,有創造性,對很多事物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很多學生也樂于參與到英語課堂中。而英語教師多是80后或者70后,年齡差距會導致認知上的差異。就目前大學英語教師對學生的認知來看,由于英語教學實施大班上課,大部分英語教師還停留在對全班學生的總體把握上,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質知之甚少,很難做到因材施教,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很多教師基本上都是上課出現,下課走人,在課下與學生很少溝通和交流,對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個性特點了解不多。
其次,大學英語教師對自身認知上的偏差。這種認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學生時代所接受的教育風格的影響。這種認知不僅會影響到教師的長足發展也會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師都是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專業知識都很過硬。不過,由于獨立學院科研壓力不大,所以很多英語教師只專注于課堂教學,忽略了個人科研能力的提高,這必將影響到英語教師的長遠發展。另外,許多大學英語教師并非師范類的英語專業畢業生,未接受過正規系統的師范教育,故對大學英語教學的相關理論缺乏基本的認識和理解,這必定會影響到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為更好地提高大學英語教師的認知水平,使教師自身的長足發展和學生的成長形成良好的互動模式,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獨立學院英語教師的認知水平。
第一,英語教師在學校的大環境下進行教學工作,因此,學校方面可以在提高英語教師的認知水平上起極大的促進作用。首先,學校可以大力鼓勵和扶持大學英語教師參加校內外各種形式的教學培訓。比如,我們學校每年暑期都會組織大學英語教師參加各個教材出版社舉辦的各種形式的研討會和研修班,可以使英語教師對英語教材的改革和教育思路有最新的認識。同時,我們學校每年可以有不少的英語教師申請到本校的教學改革項目,并對這些項目進行一定的資金扶持。另外,我們學校還設立了“百人工程”和“三個層次”,對具有科研能力的教師進行相當數額的額外的資金幫助,解除了英語教師進行科研資金不足的后顧之憂,這對英語教師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起到很大的促進和幫助作用。
第二,英語教師要自覺從多個層面上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主要從提高對教育對象的認知和提高對自我的認知這兩方面進行探討。
首先,在對教育對象的認知水平上,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爭取使自己的認知水平能滿足這些90后或者95后學習者的學習要求。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也要熟悉學生。了解不同專業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爭取在課堂上做到因材施教。而提高對教育對象的認知方面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多接觸,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就要求英語教師不能只是上課出現下課走人,在課間或者課外與學生進行更深入溝通。比如,我們學校有不少英語教師建立了自己的班級群,方便學生線上線下隨時請教教師。有不少學生加英語教師的微信,這為英語教師了解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提供了很好的途徑,也讓學生覺得教師不是高高在上的施教者,更像生活中的朋友。這樣,英語教師對教育對象有一個全方位的認知,這對英語教學的展開是百益而無一害。
其次,大學英語教師應及時提高對自身的認知水平。雖然學校會為英語教師提供各種形式的研討會和進修班,但因為不是強制性學習,有些英語教師就偷懶,以忙為借口沒能參加,是很大的一個遺憾。大學英語教師要認識到教育是一個終身職業,只要不斷學習才能滿足時代和學生的需求,才能真正地站穩講臺。觀察和反思也是提高英語教師認知水平的一個良好途徑。不僅包括了自我教學反思也包括了對其他教師的教學反思。我們學校每學期都會組織英語教師進行教學觀摩,這就對教師自我反思和其他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了很好的途徑。
關于教師認知的研究已從對學生的研究轉向對教師本人進行研究,已經引起了國內外很多學者的關注,這不僅關系到教師自身的長足發展也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目前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比如缺乏教師認知與聽說讀寫譯英語技能的相關實證研究,而在獨立學院中開展此類研究的更是幾乎沒有。本文對此展開了探討,希望能對以后獨立學院的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啟示。
[1]Elbaz,F.教師的思考:實際知識的研究[M].紐約:尼科爾斯出版,1983.
[2]Shulman. l. Knowledge-base and teaching: 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87.
[3]夏效剛.后大學英語時代高校外語教師認知發展內涵與課堂決策研究[J].外國語文,2013(03).
[4]葉友珍.教師認知研究與師范教育的發展[J].西昌學院學報,2014(03).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王鴿(1982-),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英語教學;錢一(1981-),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