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泉
“企業+學校”新型合作應用型教學模式對商務類英語教學改革新啟示
——阿里巴巴“跨境電商人才培育項目”與云南工商學院合作
孫 泉
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在中國的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目前已經成為了中國對外貿易的支柱,也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企業+學校 應用型教學模式 商務 英語教學 改革
據商務部預測,2016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額將達6.5萬億元,2017年還將增長至8萬億元規模水平,未來幾年跨境電商占中國進出口貿易比例將會提高到20%,年增長率將超過30%。據商務部統計,中國各類跨境平臺企業已超過5000家,通過平臺開展跨境電商的外貿企業超過20萬家。2015年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總額已突破2萬億元,同比增長42.8%,其中進口占15.2%,出口占84.8%。目前中國主要跨境電商平均年增長率在40%左右,其中跨境零售增長率達40%-50%。電子商務行業發展勢頭強勁, 對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擴大, 據淘寶大學負責人倪亮透露,2014-2016 年三年整個電商行業的人才缺口將達到445.7萬。國內電子商務蓬勃發展, 人才供不應求, 而跨境電子商務缺口更是巨大, 電商企業對人才的追逐逐漸白熱化[1]。
面對電子商務的爆炸式發展, 對于我們大學的尤其是國際貿易、商務英語等專畢業生在外語技能方面也提出了很多的新要求,即“上學即上班”,“畢業即就業”,對于在跨境商務中的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亦是如此。
跨境電子商務是最近10年內興起的新興商務模式,結合互聯網技術開展對外貿易的模式,然而我們大學在關于對外貿易的英語教學課程對這種新的模式在教學改革上是滯后的,傳統的商務英語課程教學存在以下不足:
(一)教材內容理論性太強,實戰性不足
傳統的教學內容, 以進出口貿易的跟單,即從建立商務聯系、詢盤、還盤、談價、裝運、支付等環節作為教學的主線, 內容主要是國際貿易中常用到的詞匯,句型,公函的模板等傳統知識。然而,跨境電商是一種新型的商務模式,雖然與傳統國際貿易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電子商務的專業性和應用性,在教學中,師生往往對新型商務模式知識儲備不足,認識不足,造成對外使用語言溝通無法達到企業的要求,實用性嚴重不足。
(二)關于跨境電商的教學機制還未完全建立
目前在很多的大學院校對跨境電商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但是針對專業英語在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商務英語專業中的教學,如何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學機制,目前來說還有一定的距離。主要表現在語言教學的內容上針對性不強,不夠實用,與跨境電商實際操作用語脫節, 偏重于學習語言的技巧,例如,側重學習語法、詞匯的構成等,忽略了語言在企業跟單背景下的實用性。此外,目前的商務英語類的學習,在教學內容上更加側重讓學生掌握相應的商務知識,卻忽視了跨境電商如何運作、以及跨境電商在溝通方面的新的語言構成。
(三)授課的英語教師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們的高校的英語教師多數是從各大高校應用英語或者英語教育專業畢業,接觸電商企業機會較少,缺乏相關的從業經驗,導致在英語教師在教學上更加側重語言技能的教學,忽視了商務知識和商務技能的培養,導致專業商務英語課程變為了通用英語課程。另外如果該課程由具備從業經驗但又缺乏英語知識系統教育過的教師擔當,又會造成過于教師在授課中側重商務知識和商務經驗的運用,學生習得的語言的準確性嚴重不足。
在課程屬性上,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專業英語屬于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知識性和實踐性。如何將商務業務知識與英語知識融為一體,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的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當務之急。教學設計必須同時考慮崗位或職業的需求,以及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術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創新能力的需求,實踐教學既要訓練學生滿足工作過程中應知應會的職業崗位要求,又要體現作為高職教育中“高”的屬性,必須同時處理好“基于工作的學習”和“基于學習的工作”的關系[2]。
筆者所在的云南工商學院為一家民辦的應用型本科大學,隨著阿里巴巴于2015年年末將“跨境電商人才培育項目”設立在了云南工商學院,一種“企業+學校”新型合作應用型教學模式開始在校園隆重開展。模式主要是由學校提供場地、技術、人員,雙方以共建、共用、共管的方式,通過運營中心開展真實的跨境電子商務運營、網上支付、市場營銷等業務開展,使學生們真實、全方位的參與跨境電商企業運作,體會運作的真實流程,真正實現了“上學即上班”的應用型大學最終要求,學生們不僅能通過實戰真正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能通過真實環境訓練自身的外語技能,做到快速成長、企業培訓人才需要的時間大大縮短。此外學生還能通過勞動賺取報酬,學習積極性高漲,同時企業從高校中直接選拔人才,減少培訓人才所需要的成本,該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了將語言技能與電子商務技能訓練相結合,并同時滿足崗位職業需求和技術過四、“企業+學校”新型合作應用型教學模式在專業英語教學中設計過程
程需求,真正做到了一個多贏的結果。
如何在新型的教學模式下開展專業英語的教學,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條新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該新型模式下專業英語教學體系,應遵從以下步驟:
(1)從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商務英語等相關專業選拔優秀的學員,選拔過程嚴格,具體說來要經過用人單位代表、商務課程專業教師、語言課程專業教師共同制定相關的選拔條件,嚴格選拔。被選拔出的教師參加企業培訓,熏陶企業文化,了解企業構成,以及熟悉和掌握跨境電商的運營過程。
(2)授課教師實行頂崗實習,即以企業的要求讓英語教師進入企業,按照企業的標準要求教師,同時選拔教師也要具備以下素質:
教師應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和基本的教學技能,能用英語熟練地講解行業知識 ;
教師要具備扎實的行業理論功底掌握基本的行業概貌,了解本行業發展的最新動態 ;
教師還要具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志愿到企業實踐、鍛煉,積累從業經驗 ;
(3)將按照企業薪酬標準對授課教師和學生的薪酬進行調整,從而解決師生在薪酬方面的后顧之憂,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4)教師授課方式將以慕課和“學徒制”相結合進行。具體說來就是教師將授課資源通過網絡以慕課或者微課方式提供給學生,學生在慕課學習完成以后,進入跨境電商實戰,教師將對學員以“學徒制”方式進行語言教導。
(5)企業代表、商務課程專業教師、語言課程專業教師以及學院管理人員組成共同的教學管理機構,由企業代表和學院管理人員作為領導,其他教師根據實訓大綱和語言課程對工作中的學生進行指導,同時將隨時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過程,組織并撰寫形成文字化制度化的文件,為新型的教學模式留下理論基礎。
首先,教師找到了自身專業發展的新方向。長期以來,我們的英語教學偏重于考試,以及語言技能的灌輸,導致英語教學效果低下,教師的教學手段單一,方法不夠靈活,無法滿足國家要求高校教育向“職業化”,“應用型”轉變,在此過程中“企業+學校”新型合作應用型教學模式為英語教師在未來發展提供了廣大空間,也提供新方向,讓英語教學得到了可持續發展。
其次,合作辦學對學生的語言能力提高作用巨大。正如前面提到的,新型“企業+學校”合作應用型教學模式,讓學生擺脫了傳統的“ 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模式,真正體現了體現出“基于工作需求學習”、“基于企業需求”,以任務型教學為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中心。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教學角色更加豐富,從單一的講解者成為了真正的指揮者、組織者、策劃者,真正從“學術研究型”教師向“教學應用型”教師轉變。
此外,“輪崗制”讓學生和老師都能通過阿里巴巴這種最優秀的大型跨境電商平臺,充分鍛煉了教師和學生的能力,做到了和企業的優勢互補。
最后,新的應用型教學模式為學生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就業方式,即不需要再像傳統的理論+實習+就業的模式,學生們通過阿里巴巴平臺一步到位,經過培訓和參與實戰,在專業英語應用上直接與跨境電商形成了無縫連接。
[1]跨境電商“逆”生長:貿易額2016年破6.5萬億元[N].網易財經.http://money.163.com/.
[2]湯小莉,慕會麗.英文原版短劇輔助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法研究[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
(作者單位:云南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