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青 周永生
“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背景下“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引導
劉 青 周永生
作為黨的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90后”大學生黨員,其入黨動機功利化傾向日益凸顯,為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高校黨建工作要結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背景,深化宗旨教育和全程教育,進一步端正“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
“兩學一做” 入黨動機 大學生黨員
為切實踐行“兩學一做”,“90后”大學生黨員作為黨的事業的建設者和繼承者,其入黨動機的引導和端正對于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和發揮大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都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高校黨建工作要結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背景,深化宗旨教育和全程教育,進一步端正“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
大學生入黨動機決不應該是將具備黨員身份視為個人榮譽和社會地位的象征,更不應該是隨“大流”,獻身共產主義事業、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是唯一正確的入黨動機,共產主義信念是激勵大學生入黨的內在動力。當前高校在黨建工作中應強化黨的宗旨教育,使“90后”大學生樹立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形成正確的入黨動機。
一些“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出現功利化傾向,其根源是對黨的性質、綱領和宗旨缺乏深刻的認識。高校在對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和黨員的教育培養及考察中,要堅持以入黨的嚴肅性、黨的信仰的非功利性、黨的宗旨的高尚性、黨章黨史內容的實質性來教育影響大學生,結合新形勢和新內容,結合歷史與現實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歷程,深刻領會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對其進行人生觀、價值觀教育,不斷明確與強化入黨動機中的正確價值觀與價值取向;在大力加強理論教育基礎上要注重政治理論學習形式的多樣性,可以通過讀書會、沙龍、辯論、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激發大學生對政治理論學習的興趣,真正理解馬列主義,不斷增強其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性。
(一)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培養階段:引導“90后”大學生正確認識入黨動機
一些“90后”大學生入黨需求功利化傾向明顯,他們認為入黨的政治需求雖然不一定適合自己,但是很享受入黨帶來的附加利益,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需求認識,高校要引導“90后”大學生對照入黨要求和自身條件,明確自身的政治需要。
在對入黨積極分子考察培養的過程中,高校黨建可以結合學校和學生實際,通過理論教育、主題演講、個別談話和社會實踐的形式,讓學生深刻理解和把握黨的基本知識,提高自身思想素質,進一步明確個人是否有入黨需求;同時真正發現那些思想覺悟高、政治素質好的大學生,將他們納入到入黨積極分子隊伍。
(二)預備黨員培養教育階段:健全大學生入黨動機考評機制
高校黨員發展事關緊要。高校黨建工作中要設立嚴格的入黨積極分子考核評價體系,吸收優秀的“90后”大學生到黨組織中來。入黨是嚴肅的,摻不得半點虛假,從入黨積極分子到黨員發展,在考察大學生入黨動機時要堅持走群眾路線。一是講民主評議與黨員發展和評優相掛鉤,評議不合格的推遲下一步的發展,充分調動黨組織和普通同學來監督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的行為,二是在黨員發展的各個環節健全公示制度,保證對入黨積極分子和預備黨員考察評價的公開性,接受全校師生監督,通過群眾信息反饋,甄別其真實入黨動機,有效杜絕入黨動機不純現象。
(三)正式黨員繼續教育階段:深化大學生入黨動機糾偏機制
(1)繼續加強理論學習。預備黨員轉為正式黨員后不能放松要求,高校黨組織要繼續加強對正式黨員的理論學習和教育,把黨章黨規與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通起來,強化問題導向,突出經常性教育特點,通過“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讀書會、報告講座等形式,多次重溫黨章黨規,深刻領會系列講話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結合民主評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堅持黨員先進性教育,為正式黨員的入黨動機糾偏提供保證。
(2)強化社會實踐鍛煉。大學生的入黨動機引導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實踐問題。高校要結合入黨動機教育,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切感受到社會的需要,深化對黨的宗旨和性質的理解,提高思想覺悟,在服務和奉獻中克服虛榮和功利思想,矯正入黨動機。可結合學校實際開展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勞動、設立黨員義務崗等多種形式的實踐平臺,讓“90后”大學生黨員達到知行合一,鞏固正確的入黨動機,杜絕功利性入黨動機。
[1]范潔梅.高職院校學生黨員全程培養教育模式的構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2).
(作者單位:西南交通大學力學學院)
本文系西南交通大學2015-2016年度黨建基金課題《“90后”大學生入黨動機現狀及其引導》:項目編號:201516007。
劉青(1979-),女,漢族,四川成都人,輔導員,博士在讀,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