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恬
加強高校學生干部素質能力培養的措施
唐曉恬
在大學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不僅要注重第一課堂的教育,更應該注重對第二課堂的開發,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大學生。而學生干部是高校第二課堂教育活動的主要力量,在組織課余活動,輔助學生管理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干部的價值,高校應該加強對學生干部素質能力的培養,從而推進高校育人與樹人的教學宗旨。
高校 學生干部 素質 能力 培養 措施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了更好地促進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得到學生干部的密切配合,這就要求學生干部要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為開展學生管理的各項工作創造有利的條件。加強學生干部素質能力的培養,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從而可以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優秀人才。
(一)思想政治素質
高校學生干部需要充當組織者,領導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因此需要高校學生干部要具備過硬的思想品質及政治覺悟,在工作中能夠以身作則,成為學生的領路人,在具備較強的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全局意識,腳踏實地工作,充當學校與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更好地團結學生。
(二)心理健康素質
作為一名優秀的高校學生干部,需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在工作中從容面對各種問題,做到臨危不懼。擁有廣泛的興趣愛好,能夠與學生有效的溝通,得到更多學生的擁護。而且在工作中,即使遇到各種打擊和挫折都能夠有效面對,并對自己的負面情緒進行仍然控制,始終保持自信,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
(三)綜合、創新能力
首先,交際能力。學生干部在工作中不僅要面對不同個性的學生,同時還要與學校各個部門和組織進行接觸,因此要求高校學生干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交際能力,與學校各團體及組織做好交流、溝通和協調工作,這樣不僅能夠擴大學生干部的視野,而且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
其次,分析、判斷能力。由于學生工作不僅具有全面性,而且十分復雜,因此需要學生干部要具有較強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在面對問題時能夠準確分析并做出正確的決策,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領導能力。
再次,決策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學生干部在完成學校交付的各項工作時,需要與實際情況有效結合,并能夠針對具體問題做出正確的決策,從而更好地突顯出自身的決策能力,出色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最后,組織能力。高校學生干部要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有效的協調不同性格的學生,并制定出具有獨特見解和創新的方案,確保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
(四)團隊精神
團隊精神是當前高校學生干部必然具備的綜合素質,學生干部之間通過有效的協作,取長補短,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強集體凝聚力,減少學生團體內部的消耗,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精神。
(一)建立監督考核機制
為了保證學生干部隊伍始終具有較好的綜合素質,能夠更好地開展工作,需要對其工作進行監督與考核,從而有利于發現問題能夠及時得到糾正,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所以應該建立完善的監督考核機制,通過各種指標對學生干部的工作進行量化考核,通過考核能夠不斷地提升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干部自身的成長,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干部隊伍的管理。
(二)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干部開展培訓
針對于學生干部隊伍的梯次結構現象,應該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以便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干部都能夠得到相應的培訓,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干部的綜合素質水平。對于新入選以及候選的學生干部,可以選擇以老帶新的方式對其進行崗前培訓,指導其學生干部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工作方式以及每個崗位的相應職責,以便于上任后能夠快速地進入角色。在崗前培訓期間,對于每個人的表現進行考核,并且記入干部檔案中。對于相對比較成熟的學生干部可以安排定期培訓,組織黨校、團校等專家為學生干部講授工作技巧和方法,使其具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能夠更好地開展工作。
(三)拓展學生干部培養工作的有效途徑
組織學生干部間的經驗交流,實現朋輩培養。相對于老師和專家的講授和說教,高年級學生干部經過親身經歷而得的經驗以及心得體會更容易被學生干部接受。利用互聯網和刊物的教育陣地,對學生干部進行教育和引導。在學生干部隊伍建設中,可以通過網絡對優秀學生干部和優秀學生干部隊伍的先進事跡進行深入的挖掘和報道。組織學生干部深入參加社會實踐,在實踐中鍛煉能力。
在當前高校發展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干部隊伍建設,在實際工作中,要抓好高校學生干部選拔、培訓、指導等工作,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干部隊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使高校學生干部素質能力的培養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和規范化。
[1]劉顯忠.論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干部基本能力的培養[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2).
[2]吳曉華.高校學生干部必備素質和能力的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5).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